陈恶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此去泉台招旧部,将北伐进行到底,陈恶禅,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去泉台招旧部

李显忠背着手,在大帐外的望楼上看着大江对岸的金军大营从蛰伏中渐渐苏醒,虽然长江宽达数里,可宋军这里依旧能听见隆隆鼓声。</p>

一条烟线由南向北而来,之前聚集在裕溪口的金国马步军也在向金军西采石大营汇聚。</p>

李显忠在寒风中肃然而立,仿佛回到了十九岁时,那是在延安城中,城外则是女真战神完颜娄室所率的数万大军。</p>

那是金国最为强盛的时候,当真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p>

随后征战多年,虽然也有危险,可金军毕竟不复当年之勇,随着开国一辈的渐渐老去,金国这只猛虎也进入了迟暮。</p>

而如今,恍惚间,猛虎又回来了。</p>

虞允文走出中军大帐之后,先是眯着眼仔细看了看大江对岸的金军营垒,随后也不再言语,与李显忠并肩而立。</p>

虞允文也知道,论军略,李显忠胜他一百倍。</p>

“怎样?”虞允文问道。</p>

李显忠紧了紧身上的大氅:“不是虚张声势,金贼要来了,他们不只是要在今日覆灭洞庭湖水军,而且还要顺势攻打江心洲!”</p>

“李统制。”少顷,虞允文最先反应了过来:“你说实话,若金贼前后夹击洞庭湖水军,你们有几成胜算?”</p>

“若是被堵在水寨,毫无胜算。”李道虽然知道现在事情紧急,却依旧沉稳:“若是在大江上迎敌,有两成胜算。”</p>

“两成……”李显忠低声重复了一遍。</p>

“只有两成吗?”</p>

虞允文站起来,来回踱步:“只有两成的话,那老夫还得劝你一句,千万不要浪送,今日之事,还是可以从长计议的。即便是退了,也不是逃脱,最多只是避战罢了。”</p>

“而且罪也不在洞庭湖水军。”李显忠也接口说道:“此事咱们已然棋差一招,此非你一人之过。”</p>

“逃跑?”</p>

“避战?”</p>

李道低下头冷笑几声,猛然抬头:“你们可曾见过畏战的岳家军?”</p>

岳家军。</p>

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称呼让跟出来的众将一时沉默,而虞允文与李显忠更是有些恍惚。</p>

毕竟,虽然赵构与秦桧不停的在删除岳飞军功,可如何能挡得住天下悠悠之口?更别说这两人都是从靖康年间到绍兴十年的亲历者,如何不知当日岳家军距驱逐鞑虏恢复中原只差了那么一丝丝了?</p>

可现在哪里还有岳家军?</p>

若是真的有十万岳家军在大江东岸,现在完颜亮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转身逃跑才对!</p>

“我们岳家军什么恶仗险仗没打过?死中求活之事也没有少做。”李道朗声说道:“两成胜算足够了。”</p>

“洞庭湖水军自然会战至最后,上不负家国天下,下不负黎民百姓!”</p>

掷地有声的宣告之后,李道向前一步,在冬日的寒风中再次拱手出言:“末将请出征调令!”</p>

虞允文定定的看着这员老将,终于有些慌乱了。</p>

他知道李道不会说些大话邀功,李道说有两成的胜算那就真的只有两成。</p>

这就是说,此次出征,洞庭湖水军将有八成的可能全军覆没,李道有八成的可能直接身死。</p>

可李道还是决定出征了。</p>

为什么?</p>

保存力量,以待来日不好吗?</p>

李显忠叹了一口气,无话可说。</p>

李道已经决死了,而李显忠对决死之人一贯是无话可说的。</p>

无论是父亲李永奇,还是一路走来死在金军刀下的袍泽们,李显忠都知道,在他们决死的时候,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p>

难道给他们鼓励吗?或者要劝说他们活下去吗?他们命都不要了,你跟他们说这个?</p>

李显忠转头看了一眼虞允文,虞舍人虽然也是经历靖康之变的,可在心态上与一路败退下来的武人还是有所不同的。</p>

李道为什么要决死,李显忠一瞬间就能想出很多。</p>

比如独属于岳家军的军人荣誉;见到两淮横尸狼藉的义愤;对国仇家恨此生难报的悲伤;对于无望恢复中原的痛苦。</p>

还有就是对艰难局势的绝望。</p>

更是对在这绝望局势中看到的那一点希望的激动。</p>

都已经一把年纪了,年轻时还可以说什么以图将来,现在还想活也只能算苟且偷生了。而且活着有什么意思呢?眼睁睁的看着曾经发生在河北、中原、山西、关中的一次次屠杀与毁灭发生在江南吗?</p>

与其这样还不如拼却性命,为靖难大军开辟前路,说不得这刘大郎还真的能改变淮西局势。</p>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p>

别说李道,刘锜不也要准备死在瓜州渡了?若是在采石矶挡不住金贼,李显忠也必然不会再退。</p>

见李显忠缓缓点头,虞允文也只能叹了口气说道:“去吧,是胜是败都莫要强撑。”</p>

“得令!”</p>

李道再一拱手,昂首环视四周肃然的统制官们:“诸君保重身体,老夫先行一步了!”</p>

在一旁一直不言语的刘淮也同样拱手:“诸位,愿来日在淮西以胜利见!”</p>

说罢,刘淮与李道一同离去。</p>

刘淮与李道走后,不知是不是被两人的意气所感,虞允文总算镇定下来:“无论李统制胜败,无论刘都统是否能渡江,今日都很难善了了。”</p>

“传我将令,各营各司其职,严密防守。老夫不管今日来犯的金贼究竟有多少,都给老夫统统赶下去。”</p>

“老夫帅旗与本部一万兵马严守采石矶正面,还请李太尉护住两翼。”</p>

至此为止,还是事先商议好的军阵布局,众将自然无不应诺。</p>

随后,虞允文皱了皱眉说道:“时俊!”</p>

“末将在!”</p>

“你部精骑有多少人?”</p>

“实额一千人。”</p>

“你派心腹统领,发往李太尉处听令。”</p>

“喏!”</p>

“李太尉。”虞允文对李显忠说道:“你部现在有近四千精骑,随你调用,一定要将他们用在刀刃上。”</p>

李显忠也没有想到虞允文会如此大公无私,可谁也不会嫌手中的筹码过多,所以这名老将一拱手应道:“虞舍人宽心,若是金贼不上岸还则罢了,若是他们敢来,老夫就要将他们全都拍死在河滩上!”</p>

“今日接战之时,将不顾其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进者重赏!退者重罚!”虞允文拔出剑来,说出了血淋淋的军法:“国家养军百年,今日我等就全死在此地吧!”</p>

……</p>

刘淮与李道驱马来到了水寨旁,李道刚刚要拱手离开,登上自家旗舰,刘淮就抓住了李道的马缰绳:“李将军,刚才人多,有些言语我不方便说。但此时我想要最后劝你一句,此事在现在还可以稍缓,再拖一些时日,天下将变!”</p>

刘淮所说的自然是金国内乱。</p>

这事是没有办法明说的,因为他到现在还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如果说自己能掐会算,说不得就会被当作妖言惑众的妖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亮剑金陵十三钗

千斤顶

高中毕业就出道

陶良辰

抽象派影帝

爱喝陈醋

屠龙倚天前传

金庚辛

我顶级背景,你们还敢欺负我?

开心点小狐狸

万毒天图

落叶挽不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