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恶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自古平乱皆不易,将北伐进行到底,陈恶禅,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古平乱皆不易

金军击破了一座州城,并且将其中大户杀个干净,就连知县都杀了,按说无论何时,都是个天大的事情。</p>

但在张浚惹出的乱子面前,这事就算是毛毛雨了。</p>

二月二十七日,大乱蔓延开来,不只是楚州与盱眙军,就连滁州与更远的濠州、庐州都爆发了零星的民乱。</p>

消息传到朝中,别说什么高邮县死了个知县,就连赵构给他那不争气的父兄讨论陵寝的重大议题都暂时搁置了。</p>

原本已经惰政到极点的赵构再次发了脾气。</p>

这张浚到底行不行啊,如何能在这种大好的局面中闹出这么大的乱子?</p>

熟知两淮局面,并且隐隐有宋国第一帅臣地位的虞允文也被唤去参加了朝会,而散了之后,这厮干脆再次直奔都亭驿。</p>

沉着脸将所有人都撵走之后,虞允文有些恼怒的质问刘淮:“刘大郎,老夫如此相信你,允许你在两淮闹出一些事端来,可如何能闹得这么大?如何收场不说,现在要死多少人?!”</p>

“你问我,我又如何知道?!我这里的手段还没有发动!”刘淮当即冷笑出声:“虞相公,你与其来质问与我,还不如问问张相公是如何做的这般大事,只是外放区区一个月,就能将数州之地逼反,当真是宋国的好相公!”</p>

虞允文听到前面几句时就已经怔住,听到后来更是立即羞恼难当,直接坐在了位子上,抬头望着房梁,喃喃自语:“怎会如此?”</p>

刘淮没好气的说道:“我怎么知道?!原本我想着闹出一点不大不小的军乱,让一两个不在乎宋国赏赐的统领装作被张浚逼反,直接回山东,号称投降了金国,从而为你虞相公在朝中作个铺垫。</p>

谁想到这张相公这么能干?”</p>

见虞允文依旧是那副失神的样子,刘淮终于有些不耐烦了。</p>

“虞相公,你看看你,哪里有宰执天下的样子?以史书论,人人都说赵宋官家虽然没有能耐,但还有真相公作保的,你这般犹犹豫豫,如何让人能托付大事?!”</p>

虞允文连连摇头:“我知道,我知道,只是没想到,张相公……唉!”</p>

说到最后,虞允文重重叹气。</p>

为什么虞允文一开始不想对付张浚?因为这厮乃是硕果仅存的主战派老臣,身负天下之望,所有人都在期盼着张浚能带领主战派再次夺得大权,并且恢复失地。</p>

南渡至今已经有三十年,从北地逃亡而来的君臣皆已经老去,对于新出生的一代来说,异乡已经成了故乡,而真正的故乡已经成了父辈口中的一个符号。</p>

他们是没有刻骨仇恨,也没有充足动力去收复故土。</p>

这是南渡之人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再不把握住,宋国就真的要成为偏安的小朝廷了。</p>

时也命也,在这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十字路口上,却只剩下张浚有充足的资历。然而被推到了前台,他交上来的却是如此离谱的答卷,如何不让人悲愤交加。</p>

刘淮对此倒是无所谓。</p>

还是那句话,张浚要是真的有大本事,就凭他这个主战派的立场,早就被秦桧弄死了。</p>

而刘淮是要跟各方势力搏斗的,别说汤思退与张浚了,他对于虞允文的态度也是相互利用,互相防备的。</p>

当然,虞允文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政治同盟因利而合,这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股势力之下数百官吏军将、万千百姓的前途命运。</p>

两淮与山东相辅相成,独自坚持无论哪一方都太难了。</p>

虞允文见刘淮大有你若是还不动手,老子就要闹出些大事的态度,也只能无奈叹气:“那老夫明日就发动。只不过两淮乱局,该怎么收场?”</p>

刘淮也沉默了。</p>

因为被张浚所激发出的民乱,在历史上有个专门的名词。</p>

农民起义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亮剑金陵十三钗

千斤顶

高中毕业就出道

陶良辰

抽象派影帝

爱喝陈醋

屠龙倚天前传

金庚辛

我顶级背景,你们还敢欺负我?

开心点小狐狸

万毒天图

落叶挽不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