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知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相继报道(第五更,求首订),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紫苏叶知道,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相继报道(第五更,求首订)

次日,清晨。</p>

整个江城被大雪覆盖,银装素裹,白雪皑皑。</p>

气温低的直教人发抖,一大清早,播音员曾云山兜里揣着一瓶点滴瓶装好热水放兜里取暖。</p>

早上在粮道街吃了碗三鲜豆皮,喝了杯豆浆悠闲自得,哼着昨天新听的小芳,往单位走去。</p>

走到单位门口,被警卫员拦住:“老曾有你们音乐电台的信,几大袋子呢!”</p>

嗯?有我们的信,还几大袋子?</p>

曾云山第一反应就是不信。</p>

新闻台,说书台的听众写信一写就是一大堆,他们音乐台的基本上可以用门口罗雀来形容了,最多就是某位听众寄信来点歌。</p>

“对,就是你们音乐台的信,你看看吧,这么多!”</p>

警卫员拉着两个大袋子出来。</p>

“还真是!”</p>

曾云山咽了咽唾沫,这两大袋子,保守估计得有好几百封信。</p>

这是怎么回事?</p>

“老曾你们昨天台里放的那首歌叫啥名儿?怪好听的。”</p>

“哪首?一天下来放的歌可太多了。”</p>

“就那个谢谢哩,给卧滴哎,今僧今似卧不忘怀。”</p>

“你是说小芳是吧?”</p>

“对对对!你不知道,我昨天下班路上。听到不少人都在唱这首歌呢!”</p>

一句话让曾云山心里浮想联翩,没和警卫员多聊,拖着两大袋子信往办公室跑去了。</p>

回到昏暗的办公室,曾云山迫不及待的打开袋子里的信,果不其然,一连拆了五六封,全是让他继续播小芳的,这时他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p>

“小芳这首歌真的火了!”</p>

……</p>

可真正将小芳这首歌引爆的却是长江日报的一则报道。</p>

《长江日报》是一份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报纸,创刊于1949年5月23日,亲自题写刊名。</p>

作为江城市委机关报,它是江城第一家经国家批准的报业单位和文化产业单位,也是中部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城市综合性党报之一。</p>

江城日报:《能歌善舞的人民艺术家——刘晓莉同志》</p>

副标题《从纯洁无瑕的白天鹅,到质朴纯真的农村姑娘!》</p>

“昨日,江城市第一届春节文艺联欢汇演于晚上十一点结束,今年的春节联会汇演,无论是从节目的编排、演员的表演,还是舞台的布置和灯光的效果,都体现了高水平的艺术追求和专业精神。</p>

节目内容丰富多样,从小品戏剧,舞蹈,音乐再到话剧应有尽有!</p>

特别是这位刘晓莉同志的所代表的天鹅之死舞蹈团,惊艳了在场的所有观众!一首歌曲小芳更是感动观众,在场观众无不落泪……”</p>

报纸一经刊登,很快出现在街头的报刊亭,书店里,几乎随处可见。</p>

作为江城本地报纸,《长江日报》在江城非常受欢迎的,发行量极大,最高时每日发行量可达四十万之巨。</p>

如今经历了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报纸作为当时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自然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和知识的重要渠道。</p>

报纸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文化生活的反映者。</p>

《长江日报》不仅报道国内外的重大新闻,还关注本地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文化活动,深受读者的喜爱。</p>

许多单位,工厂,学校都会专门订购,因此这篇报道一经刊登,江城的市民,各大单位职工,各大工厂的工人看到新闻报纸后,纷纷在单位里讨论起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顾七七的散装人生

雪花霜叶

末日重生,我在空间当农场主

坚挺的向日葵

前妻一心搞科研,厉总又又又追妻了

贝小暧

吞神塔

至臻藏龙

我都重生了,老婆你离什么婚?

不语浪人

重生后,我成了派出所锦鲤

刹车很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