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那年二十,颁奖台上站如喽啰!
紫苏叶知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那年二十,颁奖台上站如喽啰!,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紫苏叶知道,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年二十,颁奖台上站如喽啰!
人民会堂金色大厅。</p>
灯光摇曳,温暖如春。</p>
大厅喇叭里播放着这几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现在播放的《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p>
程开颜听到不远处王蒙声音,抬起眼皮看去,大厅最前方的颁奖台前,他与几个穿着中山装的作家站在一群。</p>
他们身后挂着一道红幅,上面写着:1979年——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奖颁奖典礼。</p>
此时颁奖典礼还未正式开始,大厅里人流如织,估摸着各行各业,各界人士合计起来有七八百人。</p>
人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听着美妙的歌曲,谈天论地。</p>
说说笑笑,气氛和睦。</p>
程开颜收回目光,将手中的饮品喝完放到一边,这才不急不慢的朝着王蒙那边走去。</p>
“王老师。”</p>
“这位就是我们人民社新发掘的大才子程开颜,大家的这个名字应该都不陌生吧?”</p>
程开颜走近了些,王蒙上前拉着他走到这群作家面前,热情的介绍道。</p>
“程开颜,是写芳草的那位吧?很了不起的。”</p>
“原来是他呀!没想到是个年轻人,真是后生可畏。”</p>
……</p>
“这位是蒋子龙,刘心武……”</p>
经过王蒙的介绍,程开颜认识了这十个人。</p>
他们是今年获得全国短篇奖的作者,且都是在《人民》上发表的。</p>
因此聚成了一个小团体。</p>
有写《乔厂长上任记》的蒋子龙,穿着一件灰色中山装,神色较为严肃。</p>
他是改革的先锋,也是本次获得选票最多的作者,位列本届。</p>
人们用“伤痕”来概括这一年……</p>
1979年,这一年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一年,被认为是“新时期”的深化和拓展。</p>
这一年,创作更加多样化,题材更加丰富,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和王蒙的《悠悠寸草心》。</p>
这些作品不仅延续了“伤痕”的反思精神,还开始探索社会改革和个人命运的关系。</p>
人们用“反思”来概括。</p>
今天,三月二十六日。</p>
我们在这里颁发全国优秀短篇奖,不仅是对获奖作家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发展的致敬。</p>
更是希望在座的各位作家朋友们能够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优秀作品,为中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台上矛盾老先生在万人注视下,发表讲话,声音苍老,并不大,甚至有些无力,但并不妨碍他在一众文艺工作者心中的地位。</p>
他老人家讲完话,紧接着是沙汀,张光年等人讲话,主要是对这两年以来的文坛进行概括性总结。</p>
讲话时间比较长。</p>
程开颜刚开始听得津津有味,到后面就索然无味。</p>
他打了个哈欠,被身旁的王蒙看到了。</p>
“开颜,张主编叫你呢,你快去准备准备,就快要颁奖了。”</p>
王蒙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右面通往后台的通道。</p>
“嗯嗯,我知道了。”</p>
程开颜连忙看去,张光年站在那里看着他,冲他挥了挥手。</p>
老实说半天没人喊他去准备,他都以为唱名不让自己来呢。</p>
于是台下安静聆听讲话的人群中,程开颜站起身来,微弓着腰往右边走去。</p>
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不过都只是看了一眼,就继续听着上方的讲话。</p>
“麻烦让让,谢谢。”</p>
路过文化部落在的区域时,程开颜被一个身材丰腴,气质高贵典雅,穿着一身女士西服的美妇人挡住了。</p>
坐在座位上,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东西的唐明花听到耳边传来的声音,下意识的捋了捋耳边的秀发,抬头看去。</p>
一个穿着藏青色中山装,胸口带着一只钢笔,身材颀长高大,面冠如玉的青年正弯着腰让自己让让。</p>
这张脸,让唐明花眸子闪了闪,是他?</p>
“麻烦让让,这位夫人。”</p>
这青年剑眉微皱,那对琥珀色,晶莹剔透的眸子很是好看。</p>
“不好意思,小同志,你请过。”</p>
唐明花快速起身让行,她看着远去的背影,自语道:“这不是那个程开颜吗?他怎么会在这里的?”</p>
……</p>
抵达后台,张光年给了程开颜一张发言纸,上面就是这次的获奖作品与作家名单。</p>
“只需要按照上面来就行,其他的话一概不说,知道吗?”</p>
张光年提醒道,他知道程开颜不是那样冒失的人,但还是忍不住提醒了句。</p>
毕竟这么多领导看着,容不得出半点差错,而且程开颜是他安排给茅老唱名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