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一意孤行
八方来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7章:一意孤行,妻子和闺蜜相处影响到家庭,八方来才,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意孤行
“父皇可还记得,您有段时间冬季渴痒,是御膳房做的几次汤品让您舒缓好转,还特意赏赐了御膳房的宫人?”</p>
崇晟帝不语,印象中的确有过此事。</p>
“其实那汤羹是儿臣看到医书中您的症状十分相似,便琢磨着,让御膳房按照药方做了改良的食补。后来,儿臣再问父皇,父皇说果真好了很多。”</p>
“从那时起,儿臣便开始喜欢上医术,因为想让父皇、让祖母、让所有兄弟姐妹,以及儿臣在乎的人都能好好的。”</p>
上一辈子,的确如此。</p>
她赤心对待每一个人,哪怕有过任性的时候,但只要是在乎,便是将一颗心碰出去……</p>
盛知婉抬起头,“可是,儿臣又记得父皇的话,又希望能做让父皇喜欢的公主,便下意识将此事隐瞒下来。”</p>
盛芫淇听得愣住。</p>
“等等,我记得十二岁时我被马匹摔下,那时是在行宫,太医都被三皇弟高烧找去了,是你为我扯了一下,特别疼,后来太医说骨头幸好及时复位……也是你故意的吗?”</p>
盛知婉笑笑:“结果因为此事,二皇兄向丽贵妃告了一状。”</p>
盛芫淇眼红了,又感动又愧疚。</p>
崇晟帝冷漠看着这一幕,却依旧不信:“只看医书,便能比宋太医家学渊源还要厉害?庆宁,朕不是傻子。”</p>
盛知婉闭上眼,“那父皇想要什么答案?如果父皇高兴,您认为什么便是什么吧。”</p>
总归方才这番话,也不是为了说服崇晟帝的。</p>
而是为她争取人心,争取时间。</p>
“父皇,庆宁从小便很聪明,或许是真的呢?世上有很多人一点即通,焦州不是还出过一个神童,三岁便能下棋写诗,写出来的诗还能超过许多人……”盛芫淇据理力争。</p>
崇晟帝眼神阴鸷,大手一挥,依旧让人将盛知婉带了下去。</p>
盛知婉被下狱,宋家自然也不能例外。</p>
不止是宋太医,整个宋家都被押入诏狱待审,公主府被羽林卫里里外外围府查抄。</p>
消息传出,整个京城都沸腾了!</p>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p>
“凭什么?”</p>
“明明公主解了临州瘟疫,救了临州两次,陛下不嘉奖她,怎么还能将她下狱?”</p>
“听闻是因为公主私自救了北境大军,欺君罔上,插手军中事务,罔顾朝纲。”</p>
“这算什么欺君罔上?罔顾朝纲?要不是她,当初的北缅国能退走、能俯首称臣?北境十万大军都是公主救的命,难道这也有错了?”</p>
“这次临州的瘟疫也是,三殿下还写什么血书立誓治好瘟疫,结果呢?半途灰溜溜跑回来不被罚,反倒是公主这个治好瘟疫的被罚了!”</p>
“难道救人也有错?”</p>
“可是,公主会医术这事为何要瞒着?”</p>
“这也不怪公主,据说……”有知情人低声说罢,茶馆小二擦桌的手都顿住了。</p>
“原来是这样,公主也太可怜了,从小没有母妃,几位皇子还欺负她,想要得到陛下的宠爱所以才会按照陛下的话隐瞒自己的所学。”</p>
“可怜可叹!”一位青衫男子摇头叹道:“皇家规矩,在下不懂,但就事论事,公主做的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如今却被如此对待,实在是,寒了临州百姓的心。”</p>
何止临州百姓?</p>
漠北、邑州,北境大军……所有受过盛知婉恩惠的人听闻消息都坐不住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