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碳纤维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4章 碳纤维,四合院:开局60,暴打众禽,一只山竹榴莲,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阳一头扎进了图书馆,搜寻着一切与碳纤维相关的资料,从专着到期刊,从内部文件到档案资料,他几乎把所有能找到的文献都翻了个遍。
渐渐地,一个个关键词在他眼前浮现:
\"pAN 基碳纤维\"、\"高模高强\"、\"氧化预处理\"、\"碳化\"、\"表面处理\"......
这些晦涩的术语,在常人眼里也许是天书,但落在李阳眼中,却豁然开朗起来!
【叮,碳纤维制备工艺已掌握,材料工程师技能已激活!当前等级:初级!请宿主再接再厉,努力升级!】
看到系统提示,李阳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微笑。
曾几何时,他做梦也不敢想,有朝一日能触碰到这种尖端材料。
可现在,系统的助力,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竟已让他在这个领域初窥门径,成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材料工程师!
可他深知,这不过是个开始,要真正掌握碳纤维的核心技术,将其规模化应用,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于是乎,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阳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了碳纤维的研究中。
白天,他泡在实验室里,亲自动手,反复试验,琢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黑夜,他伏案疾书,撰写各种配方,改进生产流程,优化工艺参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潜心钻研,一项项碳纤维制备技术,渐次呈现在李阳面前:
首先是原丝的选择,经过反复试验和对比,李阳锁定了 pAN 基碳纤维原丝。
与粘胶基,沥青基相比,pAN 基原丝具有更高的碳含量和取向度,更有利于高性能碳纤维的制备。
为了得到高强度高模量的 pAN 基原丝,他选用了高分子量,高取向度的丙烯腈纤维,纺丝时采用了湿法工艺,再经多级拉伸和表面氧化处理,使原丝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
有了高品质的 pAN 基原丝,李阳的碳纤维梦,才终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叮,pAN 基原丝制备工艺已掌握,材料工程师等级提升至 2 级!解锁碳化工艺】看到系统提示,李阳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
没错,接下来这个碳化工艺,才是制备碳纤维的核心所在!
所谓碳化,就是在高温,真空或惰性气氛条件下,使 pAN 基原丝中的有机物分解,非碳元素逸出, 碳原子重新排列,最终得到含碳量高达 95% 以上的碳纤维。
这个过程,不仅决定了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更关系到碳得率的高低。
而要实现稳定可控的碳化,必须对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等多个工艺参数进行精准把控,这无疑对设备和操作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此,李阳没有多想,当即下达指示:必须尽快组建一支精锐的碳纤维研发团队,集中各方面的尖端人才,通力合作攻克这个难题!
在刘子良和林将军的大力支持下,一个由材料、化工、机械、电子等多学科人才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很快在新材料研究所成立?
大家各展所长,密切配合:材料专家负责优化碳化工艺,化工专家负责改进原丝制备,机械专家负责设计碳化炉,电子专家负责温控系统......
在李阳的带领下,团队开足马力,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一套先进的碳化工艺流程,渐渐成型:
预氧化的原丝先经 200-300 c低温碳化,使 pAN 脱氢环化,并在纤维表面形成致密的碳层;
再经 800-1500 c高温碳化,进一步提高碳纤维的含碳量和结晶度;
最后在 2000-3000 c超高温石墨化处理,使碳原子重排为石墨微晶,大幅提高碳纤维的模量
与此同时,一套与之匹配的碳化设备,也日臻完善:那高度智能化的控温系统,精密高效的进气装置,完善可靠的安全保护,无不凝结着攻关团队的心血
【叮,高温碳化工艺已掌握,材料工程师等级提升至 3 级!解锁表面处理技术!】
又一次的系统提示,让李阳的信心倍增
他知道,自己已经越来越接近梦想,越来越接近那个\"炎国碳纤维\"的千钧之重!
可他还不能懈怠,在碳纤维走向应用的道路上,表面处理,将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因为碳纤维这种材料,表面能低,化学性质稳定,与基体的结合力很差,若不进行表面处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将大打折扣。
为此,李阳开始潜心研究起各种表面活化技术。
电解氧化、等离子处理、气相沉积涂层......他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开展了大量的分析测试和对比试验,终于找到了最优的表面改性方案。
先用硝酸对碳纤维进行化学氧化,在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提高其活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