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宁筹策:朱权的未雨绸缪
莲池幽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章 大宁筹策:朱权的未雨绸缪,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莲池幽月,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权接过方案仔细审阅,沉思片刻后说:“周长史,这份方案不错。兴办书院虽非绝对敏感之事,但如今朝中对藩王一举一动极为关注,且我们当下精力主要放在应对复杂局势与稳固大宁根基上。你先将这些筹备事项妥善记录,待局势稍缓,我们再详细研讨。届时,不仅要兴办书院,还要广邀各方贤才,为大宁培养栋梁,提升大宁的文化底蕴与人才储备。”周怀瑾微微有些失望,但还是应道:“是,王爷。下官明白。”
周怀瑾离去后,朱权又思考如何加强大宁军事防御。他叫来陈亨、刘真、卜万三位将军,叮嘱道:“如今陛下身体欠佳,朝中局势不明,咱们大宁的军事防御至关重要。陈亨,边境关卡的巡逻和警戒力度不可松懈,组织士兵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应变能力,但也不要轻易与北元小股部队发生冲突,避免引发大规模战事。如今虽有小股北元骑兵骚扰,但切不可主动出击,以免被朝中某些人指责为挑起事端。刘真,城防工事的修缮工作继续,优化工事布局,提升防御能力,不必过于张扬,暗中加紧进度即可。卜万,侦察部队务必小心行事,不仅要摸清北元骑兵的动向,还要关注周边潜在威胁,建立情报网络,确保消息灵通,千万不可暴露行踪。咱们大宁的安危,全系于你们身上,切不可掉以轻心。另外,挑选精锐士兵,组成秘密训练小队,在隐蔽地点进行高强度、针对性的战术训练,提升他们的单兵作战和协同作战能力,以备不时之需。
为避免朝廷察觉,秘密训练小队以日常围猎、农事劳作作为掩护。白天,士兵们分散在周边村落,参与农事,帮助百姓劳作,熟悉地形;夜晚,在山林深处的隐秘营地进行训练。对外宣称是为了保护大宁周边百姓安全,防范山林中的猛兽,如此一来,既能提升军队实力,又不易引起朝廷怀疑。不过,若朝廷有任何风吹草动,对藩王军事训练有所关注,便立刻调整训练计划,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三位将军齐声应道:“是,王爷!”
就在此时,侍卫匆匆来报,说收到一封来自朝中某位神秘大臣的密信。朱权心中一惊,屏退众人,独自拆开密信。信中暗示他,燕王朱棣与朝中几位手握重兵的将军来往密切,似在谋划大事 ,信末还提醒朱权,要早做打算,莫要被局势裹挟。朱权看完信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封信的分量,也明白自己必须尽快做出决策,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藩王们得知风声后,各自施展手段应对。燕王朱棣一边加快练兵,一边派亲信幕僚前往京城,结交朝中权贵,为自己辩解,试图影响朝廷决策。朱权则凭借自己在朝中的人脉,隐晦地表达藩王的诉求,希望朝廷能慎重考虑削藩之事,以免引发内乱。同时,朱权还在大宁秘密扩充军备,暗中招募民间的猎户、壮士,补充军队力量。他还加强与周边藩王的书信往来,互通消息,虽未达成明确的联盟,但保持着微妙的联系。此外,朱权命人在大宁周边险要之地,增设烽火台和了望哨,完善预警体系,一旦有异常情况,能迅速做出反应。
不过,考虑到缺乏历史记载支撑,朱权与其他藩王的经济军事协作,目前只是处于初步的试探性沟通阶段。朱权只是在书信中隐晦地提及,若未来局势恶化,彼此或许可以在粮食、军备等物资上互相援助,但并未有实质性的行动和明确的约定,一切都在小心翼翼地进行,避免引起朝廷的注意。
安排完军事事务,朱权又接到朝廷公文。公文里,虽表面肯定朱权在大宁军事防御和民生发展方面的工作,但也言辞委婉却态度坚决地强调藩王应恪守本分,不可有任何僭越之举。特别提及近期朝廷对藩王军队规模、军事活动的密切关注,暗示朱权不可擅自扩充军备、开展敏感军事行动,要全力配合朝廷接下来的政策调整,共同维护明朝统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藩王深深的防范之意。考虑到1398年元月并无史料表明朝廷在税收和人事任免方面对藩王有实际管控行动,所以这份公文里并未提及相关内容。
朱权看完公文,叫来幕僚顾爻和晏昭商讨如何回复。“顾爻、晏昭,你们看看这份公文,说说看法。”朱权将公文递给二人。顾爻看完后说:“王爷,朝廷对大宁事务如此关注,我们回复公文时,要详细汇报军事防御和民生发展情况,着重强调王爷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大宁一切行动皆以维护朝廷稳定为首要目标。务必言辞恳切,让陛下知晓王爷的忠心。在军事方面,详细阐述我们如何加强防御,同时表明不会擅自扩充军备,一切行动皆遵循朝廷旨意;民生上,突出王妃为百姓谋福祉的善举,以及王爷对民生的重视,展现大宁在王爷治理下的祥和景象。”晏昭也点头:“顾公所言极是。另外,对于与周边藩王的关系,我们可提及已加强联络,共同商讨防御之策,让朝廷放心,但要注意措辞,避免引起朝廷的猜忌。可列举具体的合作事项,如与燕王共同抵御北元小规模骚扰,体现我们的协同防御,而非各自为政,让朝廷看到藩王之间的合作是为了保家卫国,而非另有图谋。”
朱权听后点头:“你们说得有道理。顾爻,你负责起草回复朝廷的公文,要言辞恳切,条理清晰,突出大宁对朝廷的忠心和维护边境稳定的决心。晏昭,你协助顾爻,确保公文内容准确无误,数据详实,用词精准。”“是,王爷。”顾爻和晏昭领命道。
待二人离去,朱权又陷入对大宁未来的思索。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
此时,王妃张氏正在为施展医术、造福百姓而忙碌。她召集了王府中几个略通医术的丫鬟,在王府的偏殿教她们一些简单的医理和急救方法。“我知晓此事艰难,可大宁百姓疾苦,若你们能学有所成,便是他们的福音。哪怕只能多救一条性命,多减轻一份痛苦,都是我们的功德。”张氏语重心长地说道。
为了让这些丫鬟能够专心学习,张氏特意减少了她们的一些日常杂务,让她们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医理。她亲自示范,耐心讲解,还找来一些轻症病患,让丫鬟们在她的监督下进行实践操作,积累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丫鬟终于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症的诊治方法,能够初步为百姓提供帮助。
傍晚时分,朱权处理完政务,回到内宅。他看到小世子朱盘烒正在院子里玩耍,便走了过去。“烒儿,今天玩得开心吗?”朱权笑着问道。朱盘烒看到朱权,立刻跑了过来,说道:“爹爹,我今天可开心了!我和娘亲一起去看了小兔子,小兔子好可爱呀!”朱权抱起朱盘烒,说道:“是吗?那烒儿有没有好好照顾小兔子呀?”“我有好好照顾它,还给它喂了胡萝卜呢!”朱盘烒奶声奶气地说道。
朱权和小世子玩了一会儿后,王妃张氏也走了过来。三人一起用过晚膳,便坐在院子里聊天。“王爷,今天我去拜访了李郎中,他答应来义诊坐诊了。”张氏说道。朱权听后,心中十分高兴,说道:“太好了!有李郎中相助,义诊一定能够帮助更多的百姓。夫人,你辛苦了。”张氏微笑着说道:“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为大宁百姓做些实事,我就心满意足了。”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家常,便各自回房休息。朱权躺在床上,思绪万千。他深知,大宁的未来充满挑战,但他有信心,在他和王妃张氏的共同努力下,大宁一定能够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保持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