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2章 储君,南明义军,随笔道人,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元璋是想以儿子为屏障,拱卫京师,但他没想到,仅仅二代,就爆发了靖难之役,不止是藩王叛乱,更重要的是明朝的藩王政策,也是将明朝压垮的根由之一。

正所谓,前车之鉴,犹未远矣,这明朝的教训就在眼前,孟浚怎么可能会看不见,因此,孟浚绝对不可能走上明朝的老路,实封诸王。

如今的孟浚,有长公主孟慧,太子孟承昭,三子孟承瑾,四子孟承熙,五女,安平公主孟婉,六女,永宁公主孟娴,七子孟承璋,目前共计三女四子。

而这几个儿子里,只有次子孟承昭被立为太子,几个女儿被封为公主,儿子却仍是以皇子为称呼,并未封王。

对此,孟浚不急,老太太却急了,因此在孟浚回京不久后,老太太把孟浚叫过去,问道:“皇帝刚刚大封功臣,为何自己儿子却不封王?”

孟浚解释道:“前明藩王之制,为祸甚烈!”

周氏拿起拐杖,用力的敲了敲地砖,生气的说道:“圣人尚且说亲亲相隐,皇帝对功臣甚厚,何以如此苛待子嗣,你要是说晚几年,等孙儿大了再封,那我这老太太肯定不说话,可我听你这意思,是真不打算给儿子封王了?”

孟浚哑口无言,因为他知道,身处封建帝制之时,如果一个皇帝对自己儿子都十分苛刻,这并不会让天下百姓赞扬,反而会认为皇帝一个残暴的人,因为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又怎么会仁爱天下。

孟浚只能推脱说并没有这个想法,又以诸皇子还年幼为由,将老太太忽悠了过去。

孟浚这几年一直在南征北战,东走西跑的,很少留在家中,因此与孩子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以至于孩子对孟浚则是畏惧大于亲近。

孟浚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于是数次携带子女妻眷出城郊游,联络感情,几次下来,孟浚很快就和孩子亲近了许多。

然而,此事未久,朝中便有御史上疏:“昔圣王出游,戒奢尚俭,虑百姓之疾苦,恤民生之艰难。陛下龙驾所至,上千扈从,车马喧阗,道路为之堵塞,小民避之不及,商贾停业,乡人惊惶。且侍卫森严,沿途警戒,扰攘民间,非但不便,实增烦累。况陛下为万民之表率,一举一动,关乎国体,诚愿陛下能以天下苍生为念!”

对此,孟浚气愤不已,他都当皇帝了,带家人出城踏青怎么了,他出城已经是减少护卫了,什么叫乡人惊惶,扰攘民间,完全就是夸大其词,胡说八道。

孟浚其实脾气还算可以,至少和朱元璋比起来,那好的不是一星半点,但孟浚对这等站在道德至高点上,使劲批判自己的御史还是很生气,于是一纸诏书,就将此人贬到海南去。

经过这事后,又过了几天,杨恩上疏,请求为太子择老师。

杨恩言:“储君,国本也,自古帝王,莫不以豫教储君为国家根本,如今太子已四岁,聪慧睿智,若得名师以教导,将来定是一代明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饿肚子的狐狸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爬墙的牛

开局人在半岛整爆,国家替我兜底

小小肖肖

能力是变身镜流,但压制不住魔阴

飘渺无声

四合院:一人纵横

姒洛天

求佛记

玉全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