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八城十五路
三寸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9章 八城十五路,史上最年轻的道门大真人,三寸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哦?徐公子这话是从何而来,我难道……不像是儒修吗?”
被徐年质疑儒修身份,司马彦却笑了笑,反问道。
司马彦当然是很像儒修。
青衫老儒生的外貌扮相,在这千松城立下的规矩之力,还有泼墨成河的技法,以及曾经教李夷吾读书三年……如此种种,无一不能彰显出卧虎老先生的儒修身份。
但是徐先生竟然说卧虎老先生不是儒修?
这是……为何?
李夷吾不怀疑徐先生的判断,他只是好奇促使徐先生下次判断的原因,以及……卧虎老先生如果不是儒修,那是什么?
武修?
不。
这首先就能排除掉。
武修最多是泼墨可伤人,但断然没有泼墨成河的能耐。
佛修?
李夷吾在卧虎老先生的私塾里学的三年,不曾看到过一本佛门典籍。
八竿子打不着。
道修?
道修的神通道法无穷无量。
未必不能是以他山之石来攻玉。
巫修?
巫修技法诡谲多变。
除了已经成为巫道招牌的诅咒、阴影、魂魄这类之外,因为有着驾驭精魂残魄的能耐,同样也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譬如。
一个巫修只要驾驭了一个儒修的残魂。
自然就能通过这个残魂来施展出些许儒道技法。
只是……
残魂定然不可能有生前全部的力量,如果出自隠家司马的卧虎其实是个巫修,那他得是驾驭了生前有何等强大的儒家强者的残魂,才能够以言出法随立下这诸多规矩,笼罩了千松城?
莫非……
儒家哪位先贤的残魂在卧虎的手里吗?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但是你既不浩然光明,也无快哉洒脱,从你的一字一句里我听出来的只有怨气,对儒家圣人的怨气,对这天下众生的怨气。”
“你怨他们为何没有顺着你的规矩行事。”
“你觉得只要按着你的规矩来,天下太平万难可解,这是何等的……狂妄自大。”
徐年抬手挥出的霞光不仅没有散去。
那些道韵交织出一股股截然不同的神通之力,但这些神通之力无一例外都散发着毁灭性的强大气息,令高家的五品境武夫高阳奉感受到了心惊肉跳的气息,仿佛有天劫降世。
自己不过是天劫之下的一只蝼蚁而已。
“徐公子一张嘴,便要否了我的规矩,这何尝又不是狂妄自大呢?”
司马彦手中握着一支笔。
笔锋如刀。
挥出了数道墨痕,从容抵消了霞光中的毁灭气息。
“徐公子,我最后再问你一次,你……当真要与为敌吗?”
徐年没有吭声。
只是霞光继续弥漫,神通仍在衍化。
司马彦感受到了这无尽霞光里的万千道韵又在交织纠缠,一个个神通又在衍化,他神情逐渐凝重,质问道:“徐公子,想必是看过千松城的规矩吧?”
“你这废话可真多啊。”
徐年弹指之间,一道凝练至极的纯阳天光自霞光中衍化而出射向了司马彦。
面临这已经不仅仅是道韵,而是纯阳大道的威力,司马彦眉头皱得更深了,他手中笔锋接连挥舞,泼洒而出的墨痕虽然打碎了天光,但是笔尖也有点被烧焦了。
司马彦看了眼笔尖上被纯阳之力浸染,发黄蜷曲起来的一撮毛,他露出了心疼之色。
不过刚刚问这一句,可不是废话。
重点不在于为敌。
而是后面那句看过规矩。
“木匠为救女儿,坏了千松城里的规矩,虽然情有可原,但规矩就是规矩,高家人维护公正伸张规矩,却遭镇魔司金衣和李大先生阻挠,再到徐公子当街出手。”
“知规矩而犯规矩,甚至打伤维护规矩的高家人……”
“你们这是,罪加二等!”
司马彦这是在审判坏了规矩的徐年三人。
笼罩着千松城的沉重规矩,在此刻响应了司马彦的审判,从锁链变作枷锁,压制住徐年三人。
只是……
“罪加二等,就只是这样吗?”
徐年淡淡地说道。
霞光高涨,这些枷锁都还没落到徐年三人的身上,便已经在霞光的消磨之下,化作无形了。
“呵呵,徐公子……你真觉得就只是这样吗?”
司马彦还在笑。
千松城的规矩之力化作的枷锁被霞光照破了,但仍然有更多的锁链从四面八方而来缠向三人,徐年能够察觉到,化作枷锁的规矩之力有个源头。
就在千松城内的高家大宅内。
有一块石碑。
但其余这些锁链的来源,虽然还不如千松城高家大宅石碑里的浑厚,但却并不在千松城内,而且占据着数量上的优势。
“徐公子,你猜猜看,现在这是几座城的规则之力,压在你身上了呢?”
“一座千松城……呵,这既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诱饵,你真以为我如此目中无人,不把大焱朝廷放在眼里?借此机会,我看看我这些规矩要如何更改,也看看现如今的正统王朝是什么成色。”
“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了。”
司马彦胸有成竹,徐徐说教。
几座城?
徐年仔细分辨了一下,除了千松城,应当还有七处来源,也就是……还有七座城?
只是这些城里的规矩。
没有千松城这么厚重,是因为……规矩没立那么多吗?
“猜到了?”
“没错,我在千松城里立了上千条规矩,让高家强行推行下来,这自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只要这大焱天子不是瞎了眼,想不看到都难。”
“但如果……我一步步来,一口气不立下这么多规矩呢?”
“先从简单的开始。”
“比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再比如买卖公道钱货两清……”
司马彦在千松城之外的七座城里也竖起了石碑。
只是这些石碑里刻上去的规矩。
都很基础。
都是一些无论是大焱律法还是儒家道德都同样有约束和劝教的方面。
所以。
这七座城就不需要像千松城一样,需要刻意地推行规矩,因为这七座城里的百姓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遵从了司马彦的规矩。
而他们所遵循的规矩同样能够化作司马彦手中锁链。
用来压制在千松城里破坏了规矩的徐年三人。
千松城在司马彦的布局里面是很重要的一环,但这重要之处可不仅仅在于高家强行推出了多少司马彦立下的规矩落地,更在于这是司马彦推到明处的一个诱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