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4章 杨坚:大野渊!,刷视频:震惊古人,水光山色与人亲,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朕退位当太上皇,托孤给自己,辅佐正度?”

越想,司马炎越觉得可以做。

天幕说正度痴傻,以至后宫干政,朕杀母留子,以太上皇之名把控朝政,岂不是刚刚好?

刘彻:你在内涵谁?

乾隆:你在内涵谁?

杨艳:干政的是儿媳贾南风,你杀我?

司马炎:不杀你,朕怕朕这太上皇,真成太上皇了。

正度,是司马衷的字,按照历史线,明年,即泰始三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司马炎不是没起过换太子的心思,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司马炎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但现在看来,当太上皇把持朝政,既让儿子当了皇帝,也不会闹出后宫干政、八王之乱,简直两全其美。

“安乐公,如何?”

“……”

刘禅有太多的槽点,不知从何说起。

托孤二字是这么用的?

托孤,一般是一方即将死亡,把家族、亲人或者某点事托付给另一方。

您活的好好的,去当太上皇,能用托孤二字吗?

而且,就如今之朝堂,您不怕假太上皇变成真太上皇?

说出自己的忧虑,刘禅总结道:“陛下想这样做,是可以的,但具体怎么样做,还得看陛下想怎么做,只要知道了具体怎么做,陛下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

司马炎:……

安乐公,朕也当过臣子,也会糊弄上官。

朕也和你一样能看见天幕,也见识过后人的废话文学。

不过,司马炎也理解刘禅的难处,没有过多苛责。

这事,即便是朕最亲近的人,怕是也只会用废话文学糊弄朕,何况安乐公一个亡国之君。

【东晋:司马睿-司马德文:能被掌握东晋集团35%股份的王导拿捏得死死的司马睿,让他去对付已经掌握全公司98%股份的刘裕,显然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刘宋,刘裕-刘准:如果穿刘彧,哪怕是刘昱,倒是大概率能翻盘,但是魂穿刘准的话恐怕有些难了,理由类似于上条,虽然刘裕比司马睿强得多,但也无济于事。】

【南齐,萧道成-萧宝融:南朝几个政权的命运基本类似,末代皇帝都是权臣篡位之前的过渡,所以同东晋、刘宋之事,况且个人感觉萧道成各方面能力都要比刘裕低一档。】

天幕评价自己到王朝末年不能翻盘,刘裕没有生气。

虽然不知萧道成是不是君流的后人,但大抵是兰陵萧氏,这是没错的。

就他们那家族,能出一个只比朕低一档的人才?

呵,不知是喝了多少绿蚁酒,才能说出这样的胡话。

刘裕很自信,但萧太后很苦闷。

族人未来篡位夺国,是为家族,还是为自己考虑,值得深思。

~~~~~~

【南梁,萧衍-萧方智:与刘裕、萧道成相比,萧衍后期表现更菜,所以同样不能翻盘,不想再重复解释了……理由同上……】

【南陈,陈霸先-陈叔宝:终于来了个能摆脱南朝历史周期律的了,陈霸先VS杨坚,又是一场巅峰对决,虽然不一定打得过北边,但是偏安一隅还是可以保证的。

不过如果陈霸先继续统治南陈的话,陈朝内外不会暴露出那么多问题,所以杨坚未必就敢南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可能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隋朝。

“陈武帝那样的英雄人物,怎得有个这样的后人?”

想起陈叔宝的所作所为,杨坚由衷的为陈霸先感到惋惜。

荒淫无度、不理朝政,亡国之君不仅不因为自己亡了国而感到羞愧,反而因为没有官职、品级,上朝时感到丢脸,趁着酒醉来求朕给他封官。

这样的人,全无心肝。

李渊小声开口提醒:“姨夫,陈后主是始兴昭烈王一脉。”

“大野渊!!!”

杨坚一声怒喝,半分体面不给李渊,吓的李渊连忙缩回脑袋。

“普六茹!”独孤皇后轻声唤道,“叔德好心提醒,你怎能侮辱他!”

大野是李渊家族的鲜卑姓氏,杨坚建立隋朝后李家才恢复汉姓李。

若在前朝,唤李渊一声大野渊不奇怪,是很正常的称呼。

但在隋朝,叫大野渊和指着鼻子骂娘,没区别。

杨坚的鲜卑名为:普六茹?那罗延,前面是姓,后面是字。

唤字是夫妻之间的爱称,唤名……由此可见独孤皇后有多生气。

生气是因为独孤皇后知道,杨坚不是因为李渊指出他的错误生气,而是借题发挥。

得知未来,独孤皇后退了一步,允许杨广纳妾、花天酒地,免得憋久了,将来登上皇位又和历史上一样。

独孤皇后认为自己为了国政,在原则上退了一步,已经对得起天下和杨坚了。

没想到杨坚得寸进尺,儿子都能娶,那当老子的是不是也能?

和天下大部分的母亲一样,儿子若是受女孩子喜欢,哪怕脚踏几只船,骂归骂,但母亲只会觉得儿子厉害。

但同样的事,发生在儿子的父亲,即丈夫身上,大多数女子,只想弄死丈夫。

所以,不出意外,独孤皇后拒绝了。

杨坚觉得委屈,找李渊喝酒诉苦。

结果李渊灌醉杨坚之后,就去找独孤皇后告状,把杨坚卖了个干干净净。

吵架都是其次,主要独孤皇后认为杨坚是精力太过旺盛了,居然还有心情想找其他女人。

只要让他有心无力,自然就没有这些想法。

杨坚扶着腰,对着李渊冷哼一声,又坐下了。

【北魏,拓跋珪-元修:拓跋珪晚年已经精神失常,显然不可能扳倒高欢,大概率还是重现元修的局面,投奔宇文泰。】

【东魏:……………………最难绷的一集,不予置评。】

大明,永乐年间。

应天府。

太白楼。

太白楼是座酒楼,高三层。

同时期,各地还有数百座太白楼。

他们除了名字一样,其他毫无关系,都是取“李太白”之意为名。

一楼为大厅,主要招待家境普通的客人。

穷酸儒生、码头工人、农民,只要舍得花几个大钱,就可以点一壶高沫,配两碟小菜,听先生说书。

“咦,怎么东魏不予置评?连皇帝名字都不提一下?”

“老倌儿,给咱们讲讲,这是为啥?”众人起哄,让说书先生讲讲东魏。

合上折扇,在桌上轻轻一拍,说书先生开口解释道,“好教诸位晓得,这东魏的开国皇帝叫元善见,亡国之君也叫元善见。”

码头做工的杨兴插嘴问道,“哦,听这名字像是胡人?”

被人打断,说书先生没有半分不耐烦,心里还挺感激这人。

因为东魏之事,说书先生不甚了解,能想起名字已是不易。

恰好趁着别人打断,好好回忆一下东魏之事,才能讲得下去,免得丢了颜面。

“然也,话说这东魏之主乃是大丞相高欢……”

“怪不得,怪不得。”杨兴恍然大悟道。

说书先生面露不悦,好不容易想起来能从高欢开始讲起,被人打断,差点忘了内容。

“什么怪不得?”

“胡人,蛮夷也,不读经典,不知礼节,像咱们汉人,哪怕大字不识一个,也该知晓一个道理。

若是知道祖宗名字,给儿孙取名的时候,万万不能与祖宗重名。

看这东魏,亡国之君取个和祖宗一样的名字,大不孝,连老天爷也看不下去,怪不得亡了国。”

说书先生:……

有没有可能,他们就是同一个人?

回过神来,说书先生仔细打量杨兴的面容,越看越像某个很讨厌的杨姓“故人”。

“你他娘的找茬!”说书先生一声怒喝,就要呼唤在后堂休息的打手。

“博士勿怪,俺这兄弟不识几个大字,一根筋。”

有宋以来,博士一词流落民间,卖茶的叫茶博士,说书的也可以叫说书博士,甚至连妓,也可以叫姬博士。

“不知者不怪。”

说书先生通情达理,绝对不是因为连续站起数人,尽皆膀大腰圆,手里还提溜着板凳,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吞噬神王

刀剑峥嵘

云升仙记

sbanjvko

史上第一贱修

dub

纯阳神体:仙魔双修

凤凰翔舞

人间武圣

酸宝

谍云重重

尘中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