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7章 赵昀:朕信佛,死后火化,刷视频:震惊古人,水光山色与人亲,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吵到最后,中间派开始和稀泥,提出一个建议:金朝皇帝向宋朝就靖康之变请罪,西夏取消帝号、承认是宋的藩属、接受西平王的爵位,三家就可以联合。

激进派虽然觉得有妥协之嫌,但还是捏着鼻子同意了。

再吵下去,也吵不出结果,退一步,对联合派表达善意。

联合派斥责中间派首鼠两端、不知轻重、异想天开。

现在不是两国需要大宋,大宋同样需要两国。

民间老百姓尚且知道求人的时候要卖笑,给个好脸色。

国家求人,是同样的道理。

金、夏两国,怎么可能同意如此屈辱的条件?

但激进派寸步不让,表示自己已经退了一步,不可能一退再退,

让金道歉、夏称臣是最后的底线,他们不愿意,就各打各的。

无奈之下,联合派同意让中间派派人去见一下两国使臣,试探一下两国的底线。

而驿馆内,金和西夏的使者,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前来商讨联合事宜的宋国官员。

赵宋不亡,天理难容。

火都烧到眉毛了,还惦记着下身有没有穿犊鼻裈。

犊鼻(bi),就是牛的鼻子。

牛鼻子如果不算鼻孔,形状就是曲边三角形。

裈,即裆裤、内裤。

犊鼻裈连在一起,即三角形的内裤,类似现代的三角内裤。

俗称遮羞布。

国都要亡了,还惦记百年前的破事,脑中有疾乎?

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唐太宗渭水之盟,这不丢人!

怪不得后人骂你们赵宋是挫宋。

古人的优点,你们一点没学。

古人的糟粕,你们学的干干净净。

两国使者质问宋国官员:“这是你们赵官家的最终意见吗?”

这一问,官员卡了壳,不知如何回答。

再强势的君王,也不能一言而决,更何况宋理宗赵昀。

两派吵的不相上下,还有中间派扇阴风点鬼火。

赵昀很心累,改信了佛。

倒不是学祖宗信道,请天兵天将下凡阻挡敌人,而是想死后火化。

想火化的赵昀,被臣子骂了,没有一个人赞成。

古往今来,何来君王火葬?

于情、于理、于礼,都没这个说法。

无奈之下,赵昀拜大相国寺南渡之后的高僧为师,取了个佛号,穿上了僧衣。

除了没剃度、没戒色、没戒荤腥之外,和佛家弟子也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赵昀要求火化,合情合理。

但群臣再次拒绝,三派都不吵架了,齐齐上书。

逼的赵官家扬言,不同意朕火葬,朕就学梁武帝,群臣才无奈接受。

虽然同意,但三派私下颇有微词。

历史上,赵昀的头盖骨被妖僧杨琏真伽做成法器,当酒碗用。

官家现在一再要求火葬,是不是不相信我们能挡住蒙古铁蹄?

大敌当前,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赵昀:不然呢?

瞧瞧你们说的话,先灭金、后灭夏、横扫蒙古,大宋若能做到,何至于沦落到今日这个地步?

联金、联夏,倒是有些许希望,但你们激进派又要求两国先道歉、称臣……

与其相信两国会道歉、称臣,还不如指望蒙古自己退兵。

而且,即使因为蒙古之故,三国暂时联合,但只要抵挡住了,三国的联盟比琉璃还脆弱,转瞬破裂,又要互相攻伐。

即便不破裂,长久阻挡住蒙古,朕不了解军事,还能不了解大宋?

自太宗开始,大宋就像民间抱着小富即安观念的短视商人。

外部有威胁的时候,内斗都没停过。

更何况外部没威胁的时候。

蒙古占据中原,会慢慢腐化。

但蒙古没占据中原,一直被挡在塞外,如果不能彻底剿灭,他们就会像秦时的匈奴一样,越战越强。

秦汉才隔了多久,匈奴就变得强不可敌,更何况是铁木真领导下的蒙古。

到那时,大宋还是只有一种可能性——被灭国。

朕不想像原本的历史上一样,被人挖坟掘墓,头盖骨被做成法器。

索性火化,一把火烧了,骨灰直接扬了。

选择火化,皇陵的修建就可以停下了,留给下一任君王。

四舍五入,朕为国家省了两笔钱。

~~~~~~

【元的开国君主有争议,分两种情况。

忽必烈-妥懽帖睦尔:在所有的末代皇帝中,妥懽帖睦尔的操作时间是最充足的(35年),换上忽必烈,必然是有救的,甚至能够继续对外扩张不少地盘。

铁木真-妥懽帖睦尔:元神,启动!不光没朱元璋什么事了,就是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可能都得往后稍稍,这已经不是挽救覆亡王朝的问题了,这是要改写整个人类世界的文明发展史。】

大明,洪武年间。

“夸张!”

朱元璋抬眼望去,“老四,你什么眼神?”

“咱不否认元太祖、元世宗能打,但能打有个屁用?”

“军事胜利固然可以掩盖内部矛盾,但如果这个矛盾大到无法掩盖呢?”

“元末是个什么情况?天灾、旱灾、水灾,他们是能变出粮食、还是能一言而定天象?”

“光一条黄河泛滥,就够他们受得了。”

“除非有足够的粮食,否则谁来也没用。”

“你可别告诉咱,让他们学建奴,屠戮中原?”

朱棣下意识的还嘴,“可以重启西征,用其他地方的粮食补给中原,实在不行,中原丢了就丢了,往西打,起码不会比现在更差。”

“呵,老四,咱有个问题请教一下你,蒙古贵族也好、中原士绅也罢,谁愿意放弃中原的花花天地去吃沙子?”

“西征?往哪儿征?四周都是曾经蒙古帝国下辖的汗国,他们凭什么让元朝的皇帝路过他们的国土去西征?”

朱棣不服气的辩解道:“元末帝自然不行,但铁木真和忽必烈附身,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老四!”朱元璋打断朱棣的赘述,不阴不阳的问道:“咱就只问你一个问题,假如咱附身在朱允炆身上,咱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建文年间的你会怎么做?”

朱棣张了张嘴巴,却半个字也说不出口。

有心想说,当然是听您的话,您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但这话属于,拿根稻草当香烧——糊弄鬼、闭着眼睛卖布——瞎扯。

自己都骗不了自己。

假如真有这种情况,只能是:“深呼吸,深呼吸,头晕是正常的。”

朱元璋问道:“所以,咱说的有错吗?”

朱棣默默的点点头,又退回柱子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吞噬神王

刀剑峥嵘

云升仙记

sbanjvko

史上第一贱修

dub

纯阳神体:仙魔双修

凤凰翔舞

人间武圣

酸宝

谍云重重

尘中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