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囤带牛牛吃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倭寇的侵略阴谋,若有山风向你徐来,只为来见你,囤囤带牛牛吃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反观我国,清政府内部腐败不知进取,对于外部侵犯一味求和,懦弱无能。

1890年倭寇军事力量发展起来的同时也爆发了经济危机,他们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同年,时任倭寇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议会中抛出了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将倭寇本土作为主权线,我国和朝鲜半岛视为倭寇的“利益线”,声称倭寇本“人口不足”,必须武力“保卫”利益线,加紧扩军备战。所以朝鲜问题就成了倭寇发动侵略战争的突破口。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6月,清政府应附属国朝鲜政府的请求,派兵赴朝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由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总兵聂士成率2000人陆续进驻朝鲜牙山,准备镇压起义,但是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下去了。在朝鲜向清朝乞援的同时,倭寇通过其驻朝公使馆探知清廷将要出兵朝鲜的消息后,便全力着手挑起战争。6月10日,朝鲜政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

与此同时,倭寇也借口保护侨民和使馆,不请自来,派兵登陆朝鲜仁川,与驻扎牙山的直隶提督叶志超所率的清军对峙。找寻借口发动侵略战争。全州和议达成以后,朝鲜政府要求清政府和倭两国撤兵,大鸟圭介开始和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进行撤兵谈判。大鸟虽口头上答应撤兵,甚至就要达成书面协议。但倭寇政府电令大鸟拒绝达成共同撤兵协议,然后在6月15日抛出了“倭寇和清政府两国共同协助朝鲜改革内政”的方案,从而使共同撤兵协议好一笔勾销。

此后,倭寇开始不断增兵,6月16日大岛义昌少将率领混成旅团第一批部队在仁川登陆,到6月28日混成旅团第二批部队登陆,此时侵朝倭军达到8000余人,比驻朝清军占绝对优势;而清廷决策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则希望两国共同撤兵,但他没有足够的战略思维,既没有向朝鲜继续增援军队,又未按袁世凯、聂士成等人的建议由清军先撤兵,最终倭寇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倭寇之所以提出“共同改革朝鲜案”,其目的是一面使自己的军队以“协助朝鲜改革内政”为名赖在朝鲜不走,一面又拖住了驻朝清军,完全是为发动战争而采取的挑衅手段。清政府拒绝了“共同改革朝鲜案”,并强调倭寇必须撤兵,于是倭寇在6月22日向清政府发出了“第一次绝交书”。

此后,李鸿章寄希望于美、英、俄等欧美列强调停,让倭寇撤兵。可是自古弱国无外交,西方国家根本瞧不起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加之各国利害关系,美、英、俄只是对倭寇表示“谴责”而已,并未采取强硬措施。

而且倭寇灵活的外交策略,使得列强们最后都采取了观望态度,调停均告失败。7月14日,倭寇向清政府发出了“第二次绝交书”,拒不撤兵,并反诬蔑清政府“有意滋事”,扬言“将来如果发生意外事件,倭寇政府不负其责”,至此清政府期望的谈判破裂。

倭寇向清廷发出“第一次绝交书”以后,开始单独改革朝鲜内政的策略。与朝鲜交涉期间,大鸟圭介一方面逼朝鲜否认是我国的属国,另一方面提出五项二十七条改革方案,强迫朝鲜在限期内接受。但是朝鲜政府当时是亲华的,因此朝鲜十分反感于倭寇的蛮横,敷衍倭寇的要求,并一再督促倭寇撤军。到7月17日,倭朝谈判也宣告破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痛打小妾,当好正妻

花颜花玉

都市:我是绝世高手

我自对天笑

修罗剑神

三寸寒芒

董事长和秘书的邂逅

驿站风情

原神,日月神龙

一个新人

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