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平壤和黄海之战
囤囤带牛牛吃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 平壤和黄海之战,若有山风向你徐来,只为来见你,囤囤带牛牛吃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成欢之战后倭寇加快了在朝鲜的侵略路程,倭军快速集结兵力,向平壤进发。清政府和倭寇很快迎来了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
在这场战役中,清军的占得优势更大。但在战争已经开始,敌人进攻在即的时候,清政府竟然还任命成欢之战逃将叶志超为各军总统,作为前敌主帅。叶志超贪生怕死,庸懦怯敌,既不敢驱军南下,主动歼敌,也没有保卫平壤的决心。
战争刚开始,和倭寇刚一经接触,精神崩溃,又再次率先逃跑,致使军心大乱。复又在撤退过程中多次被倭军截击,导致官兵多死伤枕籍,伤亡惨重。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五千人;进攻平壤的倭军有一万六千多人。虽然当时的朝鲜政府被强行拉到倭寇阵营,但朝鲜的平安道观察使闵丙奭积极协助清军作战,大院君李昰应也暗中给清军传递情报。但主帅叶志超并未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导致清军失败,以至于影响了整个战局。
平壤之战失败,叶志超的确应负主要责任。至于倭军方面,早将清军底牌摸清,知道我军主帅叶志超无能,“全军只一心一意困守平壤,正好替倭军方掩盖住不善于野战的短处。反而助长了倭方,唯有清军守城,才能让倭寇方按原定计划稳步推进,凭借优势火力和组织完善、训练有素的军队打败了清军。
9月15日的平壤之战与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一起,成为倭寇甲午战争的转折点,是倭寇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的决定性作战。9月初,倭军就开始向平壤推进,清政府虽从各处抽调兵马前往平壤,然除总兵吕本元率马队两营于9月13日抵义州外,其余部分皆迟迟而未入朝鲜国境,导致撤退后没有可以依托的防御支撑点,不能有力的反击倭寇。至9月24日,清军全部退回我国境内,倭军大获全胜。
自此以后,倭军军掌握战场主动权,开始在我国境内迅速推进。平壤之战中,山东平邑杰出将领左宝贵面对主帅叶志超溃逃、敌军压境的境况,毅然殊死抵抗,直至殉国。相较叶志超弃城逃跑,狂奔五百里的行为,左宝贵就是有着高山仰止的忠贞品质,有种“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孤勇。但是叶志超的懦弱窝囊直接致使倭寇军队占领朝鲜全境。
此次战役失败的原因即是清政府的腐败,也是前敌主帅叶志超昏聩无能造成的。从战略上看,清政府一直在执行消极抵抗政策,没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勇气和决心,一味坚持保守方针,致使名清军驻守平壤,坐待敌人进攻。作战指挥上,清军更是无所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