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珠三角
无限装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0章 珠三角,随身空间之带着萌娃诸天种田,无限装币,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室内的空调嗡嗡嗡的响着。
龙小云埋头翻看珠三角的资料,王无痕在一旁发呆,小瞳刘德桦夏洛宁昊穿越四人组出去忙活了,最近四人上蹿下跳很是活跃,不停的从其它时空倒腾各种各样的影视产品过来,一副要把位面商业做大做强的架势。
1916 年的珠三角,如同一块被时代浪潮反复冲刷的琥珀,既凝固着千年岭南文明的温润光泽,又折射出近代化进程的锐利锋芒。
当晨光穿透笼罩珠江口的薄雾,广州十三行码头的汽笛声与疍家渔娘的歌谣便交织成独特的晨曲,拉开了这片土地一天的序幕。
珠江水网如同一座天然的高速公路,将广州、佛山、香山、江门等城镇串联起来。
水面上,满载货物的红头船与蒸汽货轮并驾齐驱。
红头船承载着往昔的荣光,船身涂着朱红色的漆,船帆上绣着金色的云纹,往返于南洋与珠三角之间,运送着丝绸、陶瓷等传统货物;
而冒着黑烟的蒸汽货轮则是新兴工业文明的象征,带来了洋布、火柴、煤油等 “洋货”,也将珠三角的蔗糖、茶叶、生丝运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广州,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正经历着剧烈的蜕变。
骑楼建筑沿着长堤大马路、太平南路等街道延伸,这些融合了南洋风格与岭南特色的建筑,底层是商铺,楼上是住宅,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景观。
街道上,黄包车夫拉着客人在青石板路上穿梭,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艇仔粥,新鲜热辣的艇仔粥咯!” 河涌边,售卖艇仔粥的小艇随波摇晃,粥里有鱼片、炸花生、油条等丰富食材,香气四溢。
西堤码头一带,西装革履的商人与穿着长衫马褂的传统商人摩肩接踵,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这里的百货公司橱窗里,陈列着从欧美进口的钟表、香水,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佛山,这座以手工业闻名的古镇,依然延续着千年的繁荣。
石湾的陶窑昼夜不息,龙窑里火焰熊熊,烧制出的精美陶器远销各地。
南风古灶前,陶工们光着膀子,用熟练的手法拉坯、上釉。铁锅铸造作坊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与熔炉的轰鸣声交织,铸造出的铁锅坚固耐用,不仅供应国内,还大量出口。
然而,随着西方工业产品的涌入,传统手工业也面临着挑战。一些作坊开始尝试引进新技术,改良生产工艺,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乡村,宗族文化依然根深蒂固。
祠堂是每个村落的核心,青砖灰瓦,雕梁画栋。
每逢重要节日或家族大事,村民们便聚集在祠堂里,举行祭祀仪式,商议村务。沙田地区,农民们在水网交错的稻田里辛勤劳作,种植着水稻、甘蔗等作物。
妇女们则在家中从事刺绣、编织等副业,她们的作品精致细腻,绣品上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编织的草席柔软舒适,这些手工艺品通过水路运往城市销售。
文化领域,新旧思想激烈碰撞。
新式学堂在珠三角各地纷纷建立,教室里传来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他们学习国文、数学、英语等现代课程,接受新思想的熏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