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0章 辩真伪,问九卿,姒锦,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日前卯时?”李肇打断他,眼底的讥诮几乎要溢出来,“那便是三月二十六,卯时。可对?”
“是……是!”
“孤记得……”李肇目光转向御座,一副胸有成竹的沉稳,“按大梁驿传规制,陇西至京城,昼夜兼程,换马不换人,最快也需五日方能抵达……”
驿使低下的额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语气里,有难以掩饰的慌乱。
“殿下,小人日夜兼程,马不停蹄,不敢有片刻懈怠,幸得苍天庇佑,途中跑死了五匹驿马……才,才侥幸……不负皇恩如期上京……”
“很好。”李肇颔首,双手高举过顶,朝皇帝深深一揖,声音铿锵如金石交击,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凛然。
“启禀父皇!儿臣不巧也于今晨寅时三刻,在东宫签押房,收到来自陇西按察使密奏——其上标注发出日期,也是三月二十六,卯时。所奏之事,恰好相反——”
他刻意一顿,目光如电扫过紧张的驿使,字字清晰。
“陇西节度使萧琰,罔顾圣命,悍然扣押钦命征西将军陆佑安,并其麾下亲卫三百余众,囚于沙泉堡水牢……”
“什么?”崇昭帝霍然坐直身体,浑浊的眼中爆出难以置信的惊愕。
满殿哗然。
萧氏一党交换眼神。
李肇不给任何人喘息之机,继续掷地有声。
“按察使司的密奏,速度远超寻常驿传。萧节度使指控陆佑安谋反的时间,与其扣押陆将军的时间,竟是同一日的同一时辰……”
他低低一笑,带着冷冽的讥诮。
“到底是陆佑安有分身之术,能在被囚水牢的同时,又去勾结西兹、伏杀同袍、竖旗谋反?还是说,这份八百里加急的奏报,根本就是萧节度使在扣押陆将军后,精心炮制、颠倒黑白的构陷?孰是孰非,孰真孰假,难断分明。”
略微一顿,他抬起头。
“儿臣请旨——愿领兵部、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官员,亲赴西疆,彻查此案。一月之内,必当给父皇一个水落石出!”
“你?”崇昭帝喘息稍定,眯起眼睛打量他。
“西疆局势不明,凶险万分。你身为储君,岂可轻涉险地?”
李肇看穿了皇帝的顾虑,斩钉截铁地拱手道:“为社稷计,儿臣万死不辞。若查有实据,陆佑安果然谋反,儿臣自当领兵平叛,亲手取其首级献于阙下。若有人构陷忠良……”
他目光扫过萧嵩,冷冷出声。
“儿臣亦必揪出幕后主使,以正国法!”
“陛下!”萧嵩立刻出列,声音带着急切和忧虑。
“太子殿下拳拳之心可昭日月。然则……殿下与陆佑安相交甚厚,朝野皆知。今陆贼谋反,殿下若亲赴西疆,恐……恐难以自证清白,且易落人口实。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局,先将陆家余孽一网打尽,再选派得力大将,接管军务,擒杀叛贼,以绝后患。”
他句句为国,却字字都在离间父子关系。
并且,暗示李肇有“同谋”的嫌疑。
殿中静寂了片刻。
崇昭帝的目光,在周遭来回扫视。
“诸位爱卿,可有补充?”
众臣垂首肃立,摇头不言。
谢延展出列一步,拱手开口。
“陛下!太子殿下忧国忧民,所言有理有据,然……萧相忠君体国,所虑亦非无因。西疆之事,扑朔迷离。当下之计,宜急不宜缓,在查清真相前,陆氏一族应暂行看管,再定夺处置。”
老狐狸,两头周旋。
崇昭帝沉吟半晌,揉着太阳穴,沉声决断。
“陆佑安谋反一案,疑点重重。着太子肇全权查办。未免节外生枝,陆氏满门亲族及其僚属人等一体拿下。”
稍微沉吟,他又轻咳沉声,“朕念及陆经两朝元老,功在社稷。且年高体弱,免予收监,并其家中妇孺,暂囚陆府内宅看管,候旨发落。”
这道旨意,看似给了李肇机会和信任,实则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既要查清惊天谋反案,又要保全陆家满门性命,更要面对萧嵩一党的疯狂反扑。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儿臣……”李肇深吸一口气,压下眼底翻涌的情绪,深深拜下。
“领旨谢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