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五回 九宫山解粮遇盗 樊家庄争鹿招亲,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诗叹曰:
不思昔日萧何律,且效当年盗跖能。
蜂屯蚁聚施威武,积草囤粮待战争。
且说谢昆总兵押运粮草,行至一座名为九宫山的地方。山上盘踞着一伙强人,为首的大王名叫董先,他手下还有四位兄弟,分别是陶进、贾俊、王信和王义。这五人招揽了五千多喽啰,占山为王,平日里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
当听闻岳元帅军前的粮草从山下经过,董先不禁放声大笑,转头对四位兄弟说道:“我早就想夺了宋朝天下,自己做皇帝,总好过在这里当草寇!那宋朝全靠着岳飞一人撑着,要是能拿下岳飞,还怕大事不成?如今他的粮草从这儿过,哪能轻易放过!”
说罢,董先点齐一千喽啰,在半山腰扎下营寨。待粮车渐渐靠近,他便率领喽兵冲下山来,一字排开,声如洪钟地喝道:“呔!识相的就把粮草留下,饶你们狗命!敢说半个‘不’字,叫你们有来无回!”
押运粮草的军士惊慌失措,连忙将消息禀报给谢昆。谢昆暗自懊恼:“原来是我走错了路,失策失策!” 无奈之下,他硬着头皮拍马上前查看。只见那董先身高九尺,面色漆黑如锅底,两道黄眉直竖,颔下染红的胡须根根倒竖;头戴镔铁盔,身披乌油铠,骑着一匹点子青马,手中握着一柄虎头月牙铲,威风凛凛。
董先一见谢昆,便怒声喝道:“你是何人,竟敢擅闯此地?速速将粮草送上山,饶你不死!” 谢昆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欠身行礼,苦苦哀求道:“大王息怒!小官是湖口总兵谢昆,奉岳元帅之命押运粮草从此经过。小官年事已高,实在不是大王的对手。要是粮草被夺,元帅定会将我全家治罪。还望大王开恩,放我们过去,小官定当感恩戴德!”
董先上下打量了一番谢昆,见他胡须斑白,倒也不像是在说谎,便道:“谢昆,看你是个老实人,我不抢你的粮草。你且扎下营寨,速速派人去禀报岳飞,就说我九宫山铁面董先拦住粮草,非要他亲自来会战!若敢拖延,休怪我不客气!” 谢昆连连称是,匆忙退下。董先则率领喽兵返回山寨。
谢昆安顿好营寨后,急忙写好文书,派旗牌官快马加鞭赶往茶陵关报信。此时,岳元帅正在升堂议事,传宣官上前禀道:“谢总兵有紧急文书送达!” 岳元帅接过文书,拆开一看,顿时怒不可遏:“好大胆的强盗!竟敢欺负谢昆年老,抢夺粮草!” 随即问道:“哪位将军愿去夺回粮草?”
施全挺身而出,大声应道:“末将愿往!” 岳元帅当即命他带领五百人马,随旗牌官速速出发。施全领命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九宫山粮草营前,见过谢昆,行了礼。谢昆关切地问:“施将军,还有其他将领同来吗?” 施全自信满满地说:“只有末将一人。谢总爷放心,看我拿下那强盗!”
谢昆留施全吃过午饭,待士兵们吃饱喝足后,施全提戟上马,带着人马来到山前,高声叫阵:“强盗快下山受死!” 喽啰急忙将消息禀报给董先。董先抄起月牙铲,翻身上马,领着喽啰冲下山来。他望见施全,大声喝道:“来者可是岳飞?” 施全大声回应:“休得胡言!你这小小草寇,怎配劳我家元帅大驾?我乃岳元帅麾下统制施全,奉令特来拿你!”
董先闻言大怒,举起月牙铲,照着施全的头便劈下。施全举戟相迎,只听 “当” 的一声巨响,铲刃重重砸在戟杆上,震得他双臂发麻。董先攻势如潮,接连几铲,施全招架不住,拨转马头落荒而逃。董先紧追不舍,追出四五里路,见施全跑远了,才勒马回山。
施全被董先这几铲打得丢魂落魄,不敢回粮草营,只顾拼命奔逃。一路上,他听到马蹄声和銮铃声,还以为董先在后面紧追,吓得没命地狂奔。一口气跑出二十多里,他回头见董先没有追来,才停下马,气喘吁吁,心有余悸。
就在这时,施全忽见前方走来一位少年,生得面容俊朗,前发齐眉,后发披肩,面如满月;头戴虎头三叉金冠,额间二龙抢珠抹额;身穿大红团花战袄,软金带束腰,骑着一匹浑红马。少年身后跟着十四五个家将,各自骑着马,手持兵器,一行人正向前行进。
施全心想:“这少年看着像是富家子弟,在此游玩。要是前面遇上董先那强盗,岂不是白白送命?我且提醒他一声。” 于是高声喊道:“前面的少年!快回来,莫要白白送命!” 少年闻声勒马回头,问道:“将军唤我何事?” 施全便将董先拦路、自己战败的事如实相告,劝少年赶紧返回。
少年听后,说道:“原来如此,多谢将军好意。” 随即吩咐家将:“取我的铠甲来!” 家将赶忙取来包袱,少年下马,披上一副合身的黄金甲,系紧狮蛮带,翻身上马。两个家将抬来一杆虎头錾金枪,少年接过握在手中,对施全说:“施将军,带我去会会那强盗!”
施全见那枪杆比自己的戟杆还粗,心想这少年或许有些本事,但还是提醒道:“小将军,那强盗十分厉害,不可轻敌!不知小将军尊姓大名?” 少年笑道:“我先去战那强盗,若胜了,再告诉你姓名;若败了,也不必问了。请将军在前引路。”
施全心有余悸,哪里敢走在前头。众家将见状,纷纷笑道:“施统制老爷,遇个强盗就吓成这样,日后如何与金兵作战?一同前去便是!” 施全满脸羞愧,无奈之下,只好与众人一同前往。
快到九宫山时,施全指着半山腰的营寨说:“那就是强盗的营盘。” 少年催马来到山下,高声喊道:“叫董先出来,见识见识本小将军的手段!” 喽啰连忙报知董先,董先飞马下山。施全提醒道:“强盗来了,小将军小心!” 少年说:“看我拿他!” 纵马向前冲去,施全和家将们在后面观望。
董先见是个少年,骂道:“施全你这没用的东西,竟然叫个小孩子来送死,可笑!” 少年问道:“你就是董先?” 董先嚣张地说:“知道我名还不速速逃命,还敢多问?” 少年正色道:“我看你也是条好汉,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何不弃暗投明,博取功名?我正要去投奔岳元帅,你不如与我一同前往。若执意逞强,只怕性命难保,还请三思!”
董先大怒:“你这黄毛小儿,有何本事,竟敢口出狂言!看铲!” 说罢,一铲劈来。少年不慌不忙,用虎头枪一托,将铲柄架开,紧接着枪如游龙,连续刺出几十枪。董先顿时手忙脚乱,满头大汗,渐渐招架不住,拨马败逃,边跑边喊:“兄弟们快来相助!”
陶进等四人见董先败回,一同策马冲下山来。可一见到少年,四人齐声惊呼:“啊呀,原来是公子!” 纷纷下马跪拜。少年也下马说道:“我祖爷让你们去投奔岳元帅,为何在此落草为寇?” 原来,这四人曾是张元帅的旧部,所以认得少年。
他们解释道:“我们本要去投奔元帅,路过此地时被董哥擒住,后来结拜为兄弟,这才留在此处。不知公子为何到此?” 少年说:“我遵祖父之命去投岳元帅,路上遇见施将军,得知你们拦了粮草,特来此劝你们。你们在此为盗终非长久之计,既然与董先结义,何不劝他归顺朝廷,同我一起到岳元帅麾下效力?日后若立下功劳,也能光宗耀祖,留名青史,岂不是好?” 陶进等人领命,连忙上山劝说董先。
施全见少年轻松降伏四人,便向家将打听:“你家公子是何人?为何与这些强盗相识?” 家将张兴答道:“我家公子名叫张宪,老爷曾是金陵大元帅,现已离世。太老爷因身患疯疾,命公子去投奔岳元帅,求取功名。” 施全大喜,急忙下马拜见张宪。谢昆得知消息后,也出营迎接。
不多时,陶进等四人下山回禀:“我们提起先老爷的事,董哥佩服公子的英雄气概,愿意归降。但需要些时间收拾山寨,恳请公子等上一日,便可一同出发。” 张宪点头道:“无妨。你们去帮忙收拾,我在此等候。” 四人领命返回山寨。这边谢昆、施全与张宪相互见礼,施全还安排酒饭款待众人。
次日,董先等五位好汉收拾妥当,放火烧了山寨,率领数千喽兵下山。谢昆将他们迎入营中,众人相互见礼后,施全把队伍分成两队,朝着茶陵关进发。
却说汤怀和孟邦杰奉令押送粮草,行至三叉路口,军士请示:“老爷,走大路还是小路?” 汤怀问:“哪条路更近?” 军士答道:“小路近一二十里,但恐有草寇出没。” 汤怀豪言道:“粮草早日送到军前便是大功一件。既然小路近,就走小路!有我二人在此,还怕什么强盗!”
于是,众人沿着小路前行。不料小路崎岖难行,不仅要翻山越岭,原本想图个快,结果反而更慢了。一日,行至一片开阔之地,汤怀便吩咐军士安营做饭,准备吃饱后再赶路。汤怀对孟邦杰说:“贤弟,这几日赶路辛苦,不如我们到山前山后转转,打点野味下酒,如何?” 孟邦杰年少心性,欣然应允:“正觉烦闷,甚好!” 汤怀叮嘱家将:“严守营门,我们去去就回。”
二人骑马出营,朝着山林茂密处寻去。忽见前方有一只大鹿正在吃草,汤怀拈弓搭箭,“嗖” 的一声,正中鹿背。那鹿吃痛,带箭飞奔,汤怀和孟邦杰策马紧追。追出十来里地,前方松林旁突然转出一队女将,为首的两位女子,生得眉眼如画,面容姣好。她们发髻高挽,金钗点缀,身穿连环铠甲,红裙飘飘;一人手持青萍剑,寒光闪烁;一人挥舞日月刀,如雪片纷飞;还有一人拉着画雕弓,开弓时如满月,射箭时似流星,英姿飒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