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四回 梁夫人击鼓战金山 金兀术败走黄天荡,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诗赞道:
腰间宝剑七星纹,臂上弯弓百战勋。
计定金山擒兀术,始知江上有将军。
韩世忠一声令下,两旁军士立刻将 “兀术” 推进帐中。韩元帅目光如炬,定睛一看,顿时脸色一沉 —— 眼前之人并非兀术!他猛地拍案而起,厉声喝道:“你是何人?竟敢假冒兀术来蒙骗本帅!” 那将领挺直腰板,毫不畏惧地回应:“我乃金国元帅黄柄奴!军师早料到你们有诈,特意命我扮作太子模样。如今既已被擒,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休得多问!” 韩元帅冷笑一声:“番人果然狡猾!你这无名小卒,杀了你不过白白污了我的宝刀。” 他随即吩咐军士:“将他囚禁在后营,等擒住真兀术,再一并处置!” 又转头告诫二公子韩彦直:“你中了他们的‘金蝉脱壳’之计,日后行事务必谨慎!” 韩彦直连忙点头称是。
因为让兀术逃脱,韩元帅退回后营,心中满是懊恼。梁夫人见状,上前劝慰并分析道:“兀术虽遭挫败,但粮草短缺,必然急于退兵。他极有可能趁着我军小胜后放松警惕,今夜前来突袭。金人狡诈,或许会兵分两路,一路与我们正面交战,一路趁机渡江,让我们首尾难顾。依我之见,不如你我分工协作:你与孩儿们统领游兵,灵活调度各营,在四周截击敌军;我则坐镇中军水营,部署防御,抵挡敌人冲击。无论敌军如何进攻,我们只需用火炮、弩箭坚守,不与他们正面交锋。敌军见我们按兵不动,必定会冒险渡江。届时,我在中军大桅上搭建楼橹,亲自击鼓指挥;竖起一面大白旗作为信号,鼓声响起,军队便出击;鼓声停止,便坚守阵地。白旗指向哪里,就说明金兵往哪个方向行动。你与两个孩儿带领八千将士,分成八队,根据桅顶鼓声与白旗指示,随时出击截杀,定叫他们有来无回,再不敢觊觎中原!”
韩元帅听罢,大喜过望:“夫人真是神机妙算,堪比古代的孙武、吴起!” 梁夫人神色严肃:“既已分工,就叫军政司立下军令状。若中军有失,是我的责任;若游兵有闪失,你也难辞其咎!” 夫妻二人商议妥当,各自着手准备。梁夫人迅速换上轻便的战甲,有条不紊地部署中军防御。她命人用绳索和铁环固定号旗,将四面游船分为八队,再细化为六十四小队,各设队长。军士们只需根据中军号旗的指示,判断金兵渡江方向,即刻扬帆出击。一切安排就绪后,梁夫人在大桅顶搭建起一座小鼓楼,遮蔽好箭眼。
到了晚上定更时分,梁夫人安排一名家将负责操控号旗,自己则踩着云梯,身姿轻盈地爬上二十多丈高的桅杆顶端。站在高处俯瞰,金营的人马如同蝼蚁般渺小,一举一动都清晰可见,江南数十里的地形也尽收眼底。与此同时,韩元帅带着两位公子,也在紧张地部署截杀敌军的战术。后人曾作诗赞颂梁夫人:
旧是平康女,新从定远侯。
戎装如月孛,佩剑更娇柔。
眉锁江山恨,心分国士忧。
江中奏敌凯,赢得姓名流。
再看兀术这边,从金山狼狈逃回后,仍心有余悸。他坐了许久,才缓过神来对军师说:“不仅没探到南军虚实,还折了黄柄奴,如今如何才能渡江?” 军师眉头紧皱:“我军粮草不足,不宜久战。今夜必须出其不意,连夜渡江。若等到粮草耗尽,就再无胜算!” 兀术当机立断,命令大元帅粘没喝率领三万大军、五百艘战船,先行攻打焦山大营;又调集小船从南岸绕行,企图抢占龙潭、仪征的旱路。他下令三更造饭,四更突袭宋营,五更渡江,让宋军首尾不能相顾。番兵番将们本就盼着早日过江,得了命令后,个个摩拳擦掌,磨刀备箭,士气高涨。
三更时分,兀术吃了烧羊烧酒,士兵们也饱餐一顿。大军悄无声息地出发,既不鸣金也不吹角,只以胡哨为信号。三万番兵驾着战船,借着南风,如离弦之箭般朝着焦山大营驶去。金山下的宋兵哨船发现敌情后,立刻向中军禀报。梁夫人早有准备,她下令:远处用火炮轰击,近处用弩箭射击,全程保持静默,不许出声呐喊。粘没喝的战船逼近焦山,突然齐声呐喊,然而宋营内却毫无动静。兀术在后船见状,正满心疑惑,只听 “轰” 的一声炮响,霎时间箭如雨下,巨大的火炮也呼啸而来,金兵战船顿时被炸得七零八落。兀术慌忙下令转船,改道向北逃窜。
梁夫人在桅杆顶上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她立即擂响战鼓,鼓声如雷鸣般响彻江面;同时命人在号旗上挂起灯球,金兵向北,白旗就指向北;金兵转南,白旗也随之转向南。韩元帅与两位公子率领游兵,按照号旗指示,对金兵展开截杀。双方激战至天明,韩尚德从东面杀来,韩彦直从西面包抄,三面夹攻之下,兀术的军队渐渐招架不住。江面上,番兵死伤无数,溺亡者不计其数。这一战,杀得兀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得狼狈逃回黄天荡。梁夫人在桅杆上望见敌军败退,擂鼓不停,即便敲得手臂酸痛,心中却满是胜利的喜悦。这段历史也被载入《宋史》,留下 “韩世忠大败兀术于金山,妻梁氏自击桴鼓” 的佳话,后人为此赋诗:
一声鼙鼓震高樯,甲兵千万下长江。
木兰忠义今还见,三挝空自说渔阳。
又诗曰:
百战功名纵敌寻,十年潇洒老湖浔。
金蕉风动江波涌,犹作夫人击鼓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