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六回 兀术施恩养秦桧 苗傅衔怨杀王渊,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宋时期,局势动荡不安,年逾九旬的大元帅王渊虽已白发苍苍,却依然执掌着朝廷的重要兵权,以一颗赤诚之心守护着大宋江山。这天,他如往常一样在帅帐中召集众将,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传令道:“明日便是霜降,在朝诸位将领务必前往教场举行祭旗仪式,并操练兵马,不得有任何懈怠!” 声音铿锵有力,在帅帐中回荡,众将领纷纷齐声领命,各自回去做准备。
次日凌晨,五鼓时分,夜色还未褪去,教场中早已灯火通明,众将整齐列队,等候王渊到来。王渊逐一点名查点,发现所有人都到齐了,唯独左都督苗傅和右都督刘正彦不见踪影。他眉头紧锁,心中疑虑顿生,立即派官员前去催促。没过多久,差官匆匆回报:“两位都督称奉天子旨意,前往西山打猎,无法前来参加。” 王渊听闻,虽觉蹊跷,但也不好多说,只能无奈作罢。随后,他亲自带领众将完成祭旗仪式,又组织了一场军事操练,结束后便打道回府。
当行至众安桥时,迎面撞见喝得醉醺醺的苗傅和刘正彦。二人满脸通红,眼神迷离,带着几名随从骑着马东倒西歪地走来。看到王渊的仪仗,他们躲避不及,慌乱中匆忙下马,低着头,局促不安地立在路边人家门首。王渊坐在马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他冷冷地吩咐将二人唤到跟前。苗傅和刘正彦心中忐忑,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一步一步走到王元帅马前,恭敬地打躬站立。
王渊怒目圆睁,大声斥责道:“好大胆的匹夫!口口声声说奉天子旨意去西山打猎,为何却在此处?分明是公然藐视本帅!真当我治不了你们?” 话音刚落,便毫不犹豫地吩咐:“将这厮扯下去各打二十!” 苗傅和刘正彦一听,顿时吓得脸色煞白,慌忙 “扑通” 一声跪下,声音颤抖地求饶道:“小将一时糊涂,冒犯了元帅虎威,求元帅看在平日的情分上,饶恕我们这一次吧!” 王渊余怒未消,继续喝道:“你们仗着天子宠幸,竟敢侮蔑大臣,本该重重惩处!这次姑且饶过你们,若再有无礼,定要奏明天子,斩了你们的狗头!” 一番大骂后,王渊这才带人离开。
苗傅和刘正彦满脸羞愧,心中充满怨恨,却又无处发泄。苗傅咬牙切齿地对刘正彦说道:“刘兄,没想到我们今日竟受这般羞辱!走,到我衙门去,我有话要说!” 二人上马,一同来到苗傅的衙门,下马后径直走进内衙坐下。
苗傅猛地一拍桌子,恶狠狠地说:“王渊这老贼,竟然让我们当街出丑,此仇不报非君子!如今岳飞退隐乡间,韩世忠远在镇江,满朝之中还有谁能阻拦我们?我打算集结你我部下,杀了王渊老贼,以泄心头之恨!然后再杀进宫中,擒住康王,到时候满朝文武谁敢不服?我们兄弟二人平分天下,共享荣华富贵,不知刘兄意下如何?” 刘正彦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点头赞同道:“此计甚妙!事不宜迟,我们今晚就点齐人马,在王渊府门口集合。切记不可走漏消息,以免误了大事!” 二人再三叮嘱,确保计划万无一失。
刘正彦告辞苗傅后,急忙上马回衙,暗中传令,让本部兵卒准备好兵器,饱餐战饭。三更时分,夜色如墨,万籁俱寂,苗傅和刘正彦率领一众士兵,点起灯球火把,如同汹涌的潮水般蜂拥至王渊府门口。随着一声呐喊,他们杀入府中。毫无防备的王元帅一家,九十余口人,就这样惨遭杀害,家中财物也被洗劫一空,曾经的府邸瞬间沦为人间炼狱。
杀了王渊后,二人又领兵直扑午门。守在那里的御林军奋力阻拦,却敌不过叛军的凶猛攻势,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苗傅和刘正彦一路杀到宫殿大殿,内臣太监们惊慌失措,急忙跑到宫中向高宗禀报。高宗听闻消息,吓得浑身发抖,脸色惨白,惊慌失措地躲进了深宫。
二人杀入宫来,正巧遇到刘妃带着宫娥前来。这刘妃是刘正彦的堂侄女,刚被康王纳为正妃。刘妃见状,赶忙说道:“将军不可惊吓了圣驾!” 苗傅和刘正彦喝问道:“康王在哪里?” 刘妃不慌不忙地说:“将军,王渊恃功自傲,欺蔑天子,朝中大臣多有不满。康王昏庸无能,难以主宰天下,你们此举正合我意。但如今若擒了天子,一旦四方勤王的军队赶来,我们寡不敌众,必败无疑。况且岳飞现在汤阴,他手下兵强马壮,要是得知消息赶来,我们该如何应对?依我之见,不如将康王留在宫中,逼他传位给太子。换了新君,岳飞必定会来朝贺,到时候我们先将他斩杀,以绝后患。此后天下大事,就尽在你们二位掌握之中了。”
苗傅和刘正彦听后,眼睛放光,大喜过望,苗傅兴奋地对刘正彦说:“事成之后,我与你平分天下,一定封令侄女为正宫皇后!” 刘正彦笑道:“贤侄婿先别忙着许诺,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办好要紧!” 二人走出宫殿,在大殿上坐下,吩咐手下将王渊一家的尸首处理掉,把抢来的财物分赐给众人。又安排心腹家将把守各个衙门,严禁闲人出入。随后,他们假造了一道诏书,声称康王传位太子,召岳飞还朝辅佐,企图以此骗岳飞来京。
尚书仆射朱胜非目睹了苗傅、刘正彦的叛逆行径,心急如焚。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不及时处理,国家将陷入更大的危机。于是,他悄悄写了一封信,派家人朱义连夜赶往汤阴,向岳元帅报信,请求他速速前来救驾。
此时的岳元帅,自从归乡后,派人将巩氏小姐接到家中,让她与岳云团聚,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然而,命运弄人,岳元帅的母亲年事已高,病情日益加重,虽经多方医治,却不见好转,最终不幸离世。岳元帅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为母亲尽心操办葬礼。那段时间,他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整个人瘦得形销骨立。在众兄弟的再三劝慰下,他才渐渐开始进食。此后,岳元帅在家守孝,足不出户。时光飞逝,转眼间孝服期满,众兄弟也都在汤阴成了家,生儿育女,大家时常往来,日子过得十分快活。
这一天,岳元帅正和众兄弟在郊外打猎,只见家将带着朱义来到围场。朱义见到岳元帅,赶忙呈上朱胜非的书信。岳元帅拆开一看,脸色瞬间大变,神情凝重,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结束打猎,返回府中。他仔细地写了一封回信,交给朱义,郑重地叮嘱道:“你回去多多拜谢你家老爷,让他按照信中所说行事,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可走漏消息!” 说罢,又让家人取来二十两银子,作为朱义的路费。朱义叩谢岳元帅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临安报信。
岳元帅随后写了一封信,将牛皋、吉青二人唤到跟前,神情严肃地说道:“你二人带着这封信去润州见韩元帅,然后再一同前往临安。只需如此这般行事,便可擒住苗、刘二贼。” 牛皋一听,皱着眉头,满脸不情愿地说:“大哥,我们在这儿过得舒舒服服、自由自在的不好吗?何必去管那些闲事,我可不去!” 岳元帅面色一沉,语重心长地说:“贤弟,我何尝不想安逸度日。但我们曾受朝廷俸禄,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是朝廷的臣子。如今国家有难,我们若不去救援,日后定会被人骂作不忠不义之人!你二人速速前去,若能除掉苗、刘二人,圣上要是挽留你们,就在临安保驾。” 牛皋这才不情愿地说:“既然大哥让我们去,那等事情办成了,我们就回来,和兄弟们继续快活,我可不想做官!”
二人辞别岳元帅,翻身上马,朝着润州疾驰而去,一路快马加鞭,恨不得立刻飞到目的地。不久,他们便到了润州,来到韩元帅的帅府门前。此时的韩元帅已被封为咸安郡王,府前守卫森严,威风凛凛。按照规矩,各路文书都要先到中军衙门递交身份文书,才能求见。牛皋和吉青哪里知道这些,径直走到辕门前,对旗牌官大声喊道:“快去通报,就说我牛老爷和吉老爷有事要见元帅!” 旗牌官斜睨了他们一眼,不屑地说:“好大的口气!不管你是什么羊老爷、猪老爷,我可不在乎!” 说完,扭头就走。牛皋顿时火冒三丈,怒目圆睁,大声怒吼道:“你这该死的东西!你不去通报,我就硬闯进去!” 他这一吆喝,辕门外的军士们顿时喧闹起来,一场风波似乎即将在这帅府门前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