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一回 天长县同访豪杰 赐书楼大醉高朋,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杜慎卿操办莫愁湖盛会,大把撒钱的模样让鲍廷玺暗自心惊。他心里盘算:“这人出手如此慷慨,我不如趁机借几百两银子,重新组个戏班子,也好做生意讨生活。”拿定主意后,鲍廷玺每日在杜慎卿的河房殷勤效劳,时间一长,反倒让杜慎卿过意不去。

一天夜里,两人聊得投机,眼看夜深,小厮们都已退下。杜慎卿突然问道:“鲍师父,你家里日子到底怎么过的?总该谋个正经生意才是。”鲍廷玺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杜慎卿吓了一跳,赶忙扶他起身:“这是干什么?”鲍廷玺带着哭腔说道:“老爷肯问这话,真是天高地厚的恩情!不瞒老爷说,我本就是靠教戏班子、置办行头为生,除了这个,别的也不会做。如今若蒙老爷照顾,只求借几百两银子,让我重操旧业。日后赚了钱,一定好好报答老爷!”

杜慎卿沉吟片刻:“这倒不难,你先坐下,咱们慢慢商量。要说组戏班子、置行头,没几百两银子根本下不来,少说也得一千两。实不相瞒,我家虽有几千两现银,但我一直没敢动。为啥?我琢磨着这一两年内要去参加科举,万一考中了,哪处不需要用钱?留着这些银子,就是为了这事。不过你想组班子的事,我倒想起一个人,你去找他,就跟我帮你一样。但有件事你千万记住,别说是我提的。”

鲍廷玺忙问:“除了老爷,还能有谁?”杜慎卿摆摆手:“别急,听我细说。我家一共七大房,做礼部尚书的太老爷是五房的,七房的太老爷中过状元。还有位太老爷,做过江西赣州府知府,那是我伯父。伯父的儿子是我堂弟,叫杜仪,号少卿,比我小两岁,也是个秀才。我伯父一生清廉,家里就靠着祖宗留下的几亩田地。伯父去世后,堂弟名下统共不到一万两银子的家业,可他偏偏是个实心眼,总觉得自己有十几万两银子似的,连纹银成色是九七都分不清。他还最爱充大方,听人说句日子苦,就大把大把往外掏钱。

这样吧,你先在我这儿帮些时日,等秋凉了,我给你些盘缠,你去投奔他,保管这千把两银子手到擒来。”鲍廷玺赶紧说道:“到时候求老爷写封信,我拿着去也好说话。”杜慎卿连连摇头:“使不得!这信绝对不能写!他做好事就爱独来独往,喜欢自己帮人,最讨厌别人插手。我要是写了信,他准会赌气不管你。你去了先找个人。”鲍廷玺追问:“找谁?”杜慎卿道:“他家从前有个奶公,姓邵,是府上的老管家,你应该认识吧?”

鲍廷玺回忆起来:“记得!当年我父亲在世时,他家请我们戏班子去给老太太做寿,我还见过赣州府太老爷。”杜慎卿一拍大腿:“就是他!可惜邵奶公已经过世了。现在他家有个管家叫王胡子,是个机灵过头的主儿,但我堂弟偏偏就听他的。我这堂弟有个怪脾气,只要听说谁见过他家太老爷,哪怕是条狗他都高看三分。你去了先找到王胡子,这小子贪杯,你买些好酒请他喝,让他在我堂弟跟前说你是太老爷生前最喜欢的人,保管我堂弟大把银子给你花。还有,他不喜欢别人喊他老爷,你就叫他少爷。另外,他最烦听人提谁做了官、谁有多少钱,像你受过向太老爷恩惠这些话,千万别在他面前说。你就一门心思夸他是天下第一大善人,最肯帮人。要是他问你认不认识我,你就说不认识。”

一番叮嘱,说得鲍廷玺心里乐开了花。他又在杜慎卿这儿尽心尽力干了两个月,眼看到了七月底,天气转凉,鲍廷玺向杜慎卿借了几两银子,收拾好行李,渡江往天长县而去。

第一天过江后,鲍廷玺在某个县城歇脚。第二天一早,赶了几十里路,来到一个叫四号墩的地方。他走进路边小店,刚想讨水洗脸,就见门口停下一乘轿子。轿帘掀开,走出一位老者:头戴方巾,身穿白纱长衫,脚蹬大红绸鞋,通红的酒糟鼻格外显眼,一部雪白的胡须如银丝般垂落。

老者一进店,店主人赶忙迎上去接过行李,满脸堆笑:“韦四太爷来了!快请里面坐!”韦四太爷迈步走进堂屋,鲍廷玺忙起身行礼,韦四太爷也拱手回礼。鲍廷玺请他上座,自己在下首坐下,恭敬问道:“老太爷贵姓是韦,不知府上何处?”韦四太爷爽朗答道:“我姓韦,滁州乌衣镇人。不知长兄尊姓,从哪儿来?这是要去哪儿?”鲍廷玺回道:“我姓鲍,南京人,正要去天长杜状元府,拜见杜少卿少爷。”

韦四太爷眼睛一亮:“杜家兄弟好几个,就数慎卿和少卿最爱结交朋友,你说的是哪一位?”鲍廷玺道:“是少卿少爷。”韦四太爷点点头:“他家兄弟六七十人,就这俩名气最大。慎卿虽风雅,我总觉得带着股子脂粉气;少卿才是真豪杰!巧了,我也是去他家,咱们吃了饭一道走!”鲍廷玺好奇:“太爷和杜府是亲戚?”韦四太爷哈哈一笑:“我和他家做赣州府知府的老爷子,自小同窗结拜,交情深着呢!”鲍廷玺听了,对眼前这位老者越发敬重。

两人一同吃过饭,韦四太爷上了轿子,鲍廷玺雇了头驴子,一路同行。到了天长县城门口,韦四太爷下轿说道:“鲍兄,咱们一起进府吧!”鲍廷玺却推辞道:“太爷先请,我还得先见见他家管家,再去拜见少爷。”韦四太爷也不勉强:“也好!”重新上轿,直奔杜府。

杜少卿听说韦四太爷来了,急忙迎到厅前,行礼拜见:“老伯,这都半年没去镇上给您和老伯母请安了,您一向可好?”韦四太爷笑道:“托你福,身子骨还算硬朗。入秋了没啥事,想着你家花园的桂花该开了,特意来讨杯酒喝!”杜少卿忙道:“先喝杯茶,我带您去书房坐!”小厮奉上茶后,杜少卿又吩咐:“把韦四太爷的行李搬进书房,付了轿钱,让轿子回去吧。”

他领着韦四太爷穿过厅后的小巷,七拐八绕来到一座花园。一进园门,朝东三间屋子,左边是座小楼,正是当年状元公御赐的藏书楼。楼前偌大的院落里,牡丹台、芍药台分立两侧,两株粗壮的桂花树花开正盛,香气扑鼻。对面又是三间敞亮的水榭,南边三间书房后头,是个荷花池,池上架着一座小桥,过桥还有三间幽静的屋子,是杜少卿平日里读书的地方。

韦四太爷被请到朝南的书房就座,窗外两株桂花近在咫尺。他刚坐下就问:“娄老先生还在府上?”杜少卿叹了口气:“娄老伯最近身子不好,我安排他在内书房住着,刚吃了药睡下,暂时没法出来见您。”韦四太爷关切道:“老人家既然病着,你怎么不送他回家?”杜少卿解释道:“我把他儿子、孙子都接来照顾了,这样我也能早晚探望。”

韦四太爷又问:“娄老先生在你家三十多年,多少也该有些积蓄,置些产业吧?”杜少卿摇摇头:“当年父亲去赣州赴任,把家里田产、账房都交给娄老伯打理,银钱进出全由他做主,父亲从不插手。娄老伯每年只拿四十两束修,分文不多取。收租时,他亲自去佃户家,佃户准备两盘菜,他非要退一盘才肯吃。他儿孙来看望,最多住两天就得走,临走前还要搜身,生怕管家偷偷塞钱。不过遇到我家穷困的亲戚朋友,他却会拿收来的租稻利息接济,父亲知道了也从不过问。有人欠父亲的债还不上,他就把借条全烧了。到现在,他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还是一贫如洗,我实在过意不去。”

韦四太爷感慨:“真是难得的君子啊!”又问:“慎卿近来可好?”杜少卿道:“家兄自打分别后,就去南京了。”

正说着,管家王胡子拿着个红帖子,站在窗外欲言又止。杜少卿看见他,问道:“王胡子,你有啥事?手里拿的什么?”王胡子走进书房递上帖子,回禀道:“南京来个姓鲍的,从前是领戏班的,这几年在外跑生意,刚回来。他过江来想见少爷。”杜少卿皱眉:“既然是戏班的,就说我有客人,不见,帖子收下,让他走吧。”王胡子赶忙说:“他说受过先老爷大恩,定要当面叩谢!”

杜少卿追问:“他真是父亲提拔过的?”王胡子点头:“没错!当年邵奶公带他的戏班过江,先老爷特别喜欢他,还说要关照他呢!”杜少卿这才松口:“既然这样,带他进来吧。”一旁的韦四太爷笑道:“巧了,我路上刚碰见这位鲍兄!”

王胡子转身出去,不一会儿,鲍廷玺亦步亦趋地跟了进来。他一进花园就看花了眼,只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一眼望不到头。走到书房门口,往里一瞧,见杜少卿正陪着客人说话。杜少卿头戴方巾,身着玉色夹纱长衫,脚蹬珠履,微黄的面庞上,两道剑眉英气十足,倒像是画上的关二爷。

王胡子介绍道:“这就是我家少爷,快过来见礼!”鲍廷玺赶忙上前跪地叩头,杜少卿伸手扶起:“都是旧相识,何必多礼!”两人起身作揖,鲍廷玺又见过韦四太爷,被杜少卿让到下首坐下。他一脸感激地说:“承蒙先老太爷恩典,我粉身碎骨也难报答!这几年忙着在外讨生活,一直没能来给少爷请安,还请少爷恕罪!”

杜少卿摆摆手:“方才王胡子说了,我父亲很看重你。既来了就住下,我自有安排。”王胡子这时插话:“酒席备好了,请示少爷,在哪儿开席?”韦四太爷笑道:“就在这儿挺好!”杜少卿却犹豫片刻:“还得再请个客人。”随即叫来书房小厮加爵,“去后门外把张相公请来。”加爵领命而去,一场新的相聚即将展开 。

没过多久,小厮请来了一位大眼睛、留着黄胡子的男子。此人头戴瓦楞帽,身穿宽大的粗布衣裳,举止间故作斯文,进门后便作揖行礼,随后坐下。他先是询问了韦四太爷的姓名,韦四太爷如实相告,接着反问他:“长兄贵姓?”那人回答:“晚生姓张,字俊民,长期在杜少爷府上,略懂些医道。这几天承蒙少爷相邀,在府中照看娄太爷。”说着,他转头问杜少卿:“娄太爷今日吃药后情况如何?”杜少卿便让加爵去询问,加爵回来禀报说:“娄太爷吃了药,睡了一觉,醒来后感觉清爽些了。”张俊民又指着鲍廷玺问:“这位先生贵姓?”杜少卿介绍道:“这是从南京来的鲍朋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甜撩心宠

冷亦蓝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家里蹲得住

合欢宗极品鼎炉,开局被圣女俘虏

国士无双

斩神:当恶女成为腾蛇代理人

妮妮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