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回 救义仆除凶铁仙观 访疑案得线七里村,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孙策离开开封府衙门,再次前往七里村,一路上暗暗查访。他心里直犯嘀咕:“我公孙策真是时运不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考上。多亏了然和尚写了封推荐信,把我举荐到开封府,可偏偏刚来第一天就碰上这么一桩棘手的案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查出真相。说到底还是我运气太差,做什么都不顺利。”越想越心烦意乱,不知不觉就走出了七里村。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自言自语道:“公孙策啊公孙策,你可真糊涂!你来这儿是干什么的?就这么空着手瞎走,谁知道你是个医生?人家都不知道你是医生,你还怎么打听消息?真是蠢得可笑!”原来,他一路上只顾着琢磨案子,连行医的串铃都忘了摇。这会儿反应过来,连忙摇起串铃,大声吆喝:“有病早来治,莫要多延迟。养病如养虎,虎大伤人的。凡有疑难大症,管保手到病除。贫不计利。”

正吆喝着,正巧有个老婆子远远喊道:“先生,这边来,这边来!”公孙策闻声上前问道:“老人家叫我?”老婆子说:“可不是嘛!我儿媳妇生病了,想请先生给瞧瞧。”公孙策一听,忙说:“这样啊,您前头带路。”

老婆子领着他进了柴门,掀起用蒿子杆编成的帘子,请他进了屋。公孙策一看,是三间草房,中间是堂屋,两边各有一间卧室。老婆子又掀起西边卧室的单布帘子,把他让到土炕上坐下。公孙策放下药箱,靠好招牌,刚坐定,就见老婆子搬来一把没靠背、三条腿的椅子,在地下陪着他。

老婆子开口说道:“我姓尤,老伴儿早就没了。儿子叫狗儿,在大户陈应杰家做长工。我儿媳妇病了半个月了,整天没精神,吃不下饭,下午还发烧。劳烦先生给把把脉,开点药。”公孙策问:“您儿媳在哪间屋?”老婆子说:“在东屋呢,我去叫她。”说着就起身往东屋去了,只听她在屋里说:“媳妇,我给你请了个先生来,让他给你看看,吃了药保准就好。”屋里传来妇人的声音:“娘,不用看了,我也没什么大病,家里又没钱,何必浪费钱。”老婆子急道:“哎哟,傻孩子!你没听先生说‘贫不计利’吗?再说‘养病如养虎’,可不能拖着。让先生瞧瞧,你早点好了,也省得我操心。我就指望着你了,那不争气的儿子,我都不指望他!”

听老婆子这么说,妇人这才说:“娘,那就请先生过来看吧。”老婆子喜滋滋地说:“还是我这孩子懂事,真是个孝顺媳妇!”一边念叨着,一边回到西屋请公孙策。公孙策跟着她来到东屋,给妇人诊脉。

行医讲究“望、闻、问、切”,还有句话叫“医者易也,易者移也”,意思是医生得懂得灵活变通,比如给老人看病,要是脉相不好,当面得先安慰说:“不要紧,开个方子,吃不吃都行。”等出来再跟家属说实话:“老人家脉相很不好,赶紧准备后事吧。”家属要是问为什么刚才不说,医生就解释:“要是直接说病情严重,老人一着急,痰往上一涌,说不定当场就不行了。”这就是“移重就轻”的法子。闲话少叙。

公孙策给妇人看病,虽说本意是暗访查案,但他向来有真才实学,医理精通。诊完脉,心里已经有数。他站起身,又回到西屋坐下,说道:“我看您儿媳这脉象,是喜脉。”尤婆子一听,惊讶道:“哎哟,可不是嘛!她都四五个月……”公孙策接着说:“依我看,病根是气恼所致,心情郁结,这是气裹胎。要是不早点治,恐怕会发展成痨病。必须得把病根说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婆子听了,惊讶得合不拢嘴:“先生您真是神仙下凡!确实是因为生气才病的。我跟您仔细说说。我儿子在陈大户家做长工,平日里多亏大户帮衬些银钱。有一天,我儿子突然拿回来两个元宝……”正说着,东屋妇人急忙喊道:“娘,这事别说了!”公孙策赶忙说:“用药必须知道病根,说得清楚,下药才能见效。”婆子劝道:“孩子,你只管养病,这有啥不能说的?”又接着对公孙策说:“我一看元宝就起了疑心,问他哪来的。我儿子说,是因为大户和七里村张有道的媳妇不清不楚。那天陈大户去张家,正巧被张有道撞见,所以大户想害他,给了我儿子两个元宝,让他帮忙办点事。”

妇人在屋里又急着阻拦:“娘,快别说了,这事怎么能往外讲!”婆子说:“傻孩子,先生又不是外人,说清楚了好用药啊!”公孙策也在一旁附和:“正是正是,不说清楚,药肯定不管用。”婆子接着说:“给了我儿子两个元宝,让他去找什么东西。我媳妇劝他别干,还给他跪下求情。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不仅不听,还踢了媳妇几脚,揣着元宝赌气走了,到现在都没回来。后来就听说张有道死了,还听说出殡前一天晚上,棺材里连响了三声,跟炸尸似的,把和尚都吓跑了。我媳妇知道这事,心里更难受,就落下了病根。”

公孙策听完,提起笔写了个药方,递给婆子。婆子接过一看,疑惑道:“先生,我看别人开的药方写满了字,您这药方怎么就一行字?”公孙策解释说:“用药用得对,就能发挥神奇的功效。我这个是独门秘方,用红锦一张,放在阴阳瓦上焙干,用无灰老酒冲服,最能安胎活血。”婆子赶紧记在心里。

公孙策又问:“你儿子帮大户办了事,大户没给点谢礼?”他心里盘算着,等这案子真相大白,尤狗儿多半性命难保,这婆媳俩没了依靠,得想个办法安顿她们,这也是他作为文人的一番苦心。婆子说:“听我儿子说,大户答应给他六亩地。”公孙策追问:“这六亩地有字据吗?”婆子叹气:“哪有什么字据,还不知道他给不给呢。”公孙策说:“那哪行!帮他办了这么大的事,没个字据,以后你们娘俩怎么生活?这样吧,我替你写张字据,要是闹到官府,就拿这个跟他要地。”乡下人好糊弄,一听这话,婆子高兴坏了,连声道谢:“多谢先生!可家里没纸,这可怎么办?”公孙策说:“没事,我这儿有。”说着打开药箱,拿出一大张纸,当场写好字据,还假模假样画了个中保,让婆子画了押,这才交给她。

婆子千恩万谢,公孙策背起药箱,拿起招牌,起身告辞。婆子过意不去,说道:“有劳先生了!也没什么谢礼,连杯茶都没让您喝,实在对不住。”公孙策连说“客气了”,出了柴门。这会儿他精神抖擞,满心欢喜,就像科举中榜一样。之前的疲惫和饥饿全都抛到了脑后,脚步轻快,朝着开封府飞奔而去。正所谓“心欢访得希奇事,意快听来确实音”,至于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甜撩心宠

冷亦蓝

奥特,开局是个小光团

城市的套路深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家里蹲得住

合欢宗极品鼎炉,开局被圣女俘虏

国士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