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归胜军!
北阳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章 归胜军!,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北阳玖,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她本是宗室之后,随宗本面圣回去的路上,路过静海便在这徐府小住,因为这英娘与徐家小女曾在京城结为闺兰。于堂深知底细,就安排那王彪一路守护,王彪自然殷勤备至,时常在她面前提及谭威的种种不是。久而久之自然就先入为主,对谭威印象不佳了,可这次虽然王彪解释了一番,但这英娘又不是三岁小孩,对明军和清军的战力还是有数的。
圭圣军胜利归来,迅速回到城外校场驻地,士兵们虽然脸上还带着胜利的喜悦,但丝毫没有放松警惕,立刻开始布哨,以防清军的偷袭。谭威则与张龙、汪达拿、奚广昆等一众将领齐聚营帐,商讨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营帐内气氛严肃而凝重,谭威神色凝重地开口说道:“此次初战,我们虽取得了大胜,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不少伤亡。而且清军主力并未受损,此地已不再安全,我们不宜久留,不怕清军围城,就怕他们围点打援。” 张龙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建议道:“将军,我认为我们可以到外围去打击清军的补给线。如此一来,既能削弱清军的实力,又能避免与他们的主力正面交锋。” 汪达拿和奚广昆对视一眼,随后汪达拿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将军,我与奚校尉认为,进城与城内守军合兵一处更为稳妥。这样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共同抵御清军。”
谭威听后,陷入了沉思,他要求的军事会议,大家可以不分立场的畅所欲言,没有人会受责备,但是最终还是主将做主拿主意,而且一定定下,所有人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再有其他想法,所以谭威必须慎重。
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权衡着两种方案的利弊,最终他停下脚步,坚定地说道:“还是在外围活动吧。我们机动性强,在城外更能发挥优势,寻找机会打击清军,城内军队派系多,反而容易掣肘。” 众人听后纷纷领命,没有一人对最终命令有所保留。
次日天刚蒙蒙亮,圭圣军便悄然撤离了驻地,他们动作迅速而有序,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而清军不出所料的,匆忙赶来,却扑了个空。恼羞成怒的清军随后迅速包围了静海城,一场残酷的攻城战即将拉开帷幕。
清军临时制作各种攻城装备,气势汹汹地来到静海城西门,于堂站在城墙上,神色严峻地指挥着城内守军进行防御准备,他下令将城内所有的密道全部堵死,以防清军趁机潜入,并且城内居民结社互助,防止细作捣乱。
清军的石炮高高扬起,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朝着城墙砸去,发出沉闷的声响,至于火炮,由于绕山海关而南下,自然不便携带,与此同时清军旗丁架起云梯,呐喊着向城墙上攀爬。
城墙上守军们并未慌乱,他们用礌石、重木等武器奋力还击,一块块礌石从城墙上滚落,砸向攀爬的清军,发出阵阵惨叫,重木也被守军们用力推下,砸毁了清军的云梯。双方你来我往,激战一天,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双方都死伤众多,实话实说,于堂并非庸才,还是有些水准的。
夜晚于堂回到府衙,满脸疲惫,他心中担忧不已,清军若是围而不攻,城内的粮草迟早会耗尽,而且援军贸然前来,也会被守株待兔的清军啃食,这让他很矛盾。他决定先减少城内的粮食供应,人人定额,再采取固守策略,看看接下来的局势变化再决定。
这时王彪走进来,一脸不屑地说道:“大人,那圭圣军听闻清军主力到来,竟闻风而逃。末将愿率定安军夜袭清军,给他们一个教训!” 于堂听后思索片刻,也就点头同意,让王彪试探一番,毕竟说实话,王彪军中多年,也不是一个吃干饭的,相反他比如今大多明军将领要强。
三更时分夜色如墨,王彪率领定安军悄悄地向清军营地摸去,他们动作轻盈,尽量不发出声响,当靠近清军营地时,王彪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般冲进营地,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清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然而清军毕竟人数众多,兵士战斗素质很高,很快便组织起了反击。王彪所部并未获取实际战果,但王彪当机立断见势不妙,果断下令后撤,预备的城门掩护部队则迅速用乱箭射向追赶的清军,将他们逼退,王彪有惊无险的回了城内。
而歼灭清军前锋营后的圭圣军,此刻早已消失在静海城外的茫茫夜色之中,他们如同一群神秘的猎手,隐藏在暗处,等待着下一次出击的机会,让清军摸不着头脑,也让城内的守军对他们的去向充满了猜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