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章 小行星带的危险穿越,火星追光者文明觉醒,石泉居士,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浩瀚无垠的太阳系中,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一片布满碎石与尘埃的区域——小行星带,它就像一座天然的宇宙迷宫,横亘在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尹卫和火小义站在巨大的太阳系模型前,眼神紧紧锁定在那片闪烁着微光,代表小行星带的区域。
尹卫眉头紧锁,率先打破沉默:“小行星带里大约有数十万颗小行星,大小不一,轨道错综复杂。想要穿越它去探索特定小行星,难度超乎想象。” 火小义接口道:“但这也正是它的迷人之处,这些小行星保存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物质,对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他们凑近模型,仔细观察小行星带的分布情况。火小义指着一条颜色稍深的带状区域说:“根据观测数据,这里存在几个小行星密集区域,被称为‘柯克伍德空隙’,空隙的形成与木星的引力共振有关。在穿越时,我们要避开这些区域,那里的小行星分布过于密集,碰撞风险极高。” 尹卫点头表示赞同:“同时,还要考虑小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和倾角。有些小行星的轨道非常扁,而且与太阳系黄道面有较大夹角,它们的运行轨迹难以预测,很容易与飞行器发生碰撞。”
为了安全穿越小行星带,尹卫和火小义开始深入研究导航策略。尹卫提出:“我们可以利用小行星带中的一些稳定引力点,这些引力点是多个小行星引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平衡点。通过精心设计飞行轨道,让飞行器借助这些引力点来加速和改变方向,不仅能节省能源,还能增加飞行的安全性。” 火小义立刻投入到复杂的轨道计算中,他的电子眼中闪烁着数据光芒:“要精确计算每个引力点的位置和作用时间,这需要考虑到众多小行星的引力影响,以及飞行器自身的质量和速度变化。而且,在飞行过程中,小行星的轨道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发生微小变动,我们的导航系统必须具备实时调整轨道的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利用引力弹弓效应是一个关键。火小义兴奋地说:“当飞行器靠近质量较大的小行星时,可以利用其引力进行加速和转向。就像在地球上扔出的球,在弹到墙上后改变方向并获得额外速度。不过,要精确控制飞行器进入和离开引力场的时机和角度,这需要进行大量的模拟计算。” 尹卫接着说:“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小行星带的高精度引力模型,将所有已知小行星的轨道参数、质量等数据都纳入其中。通过这个模型,提前模拟飞行器在不同轨道上的飞行情况,找出最安全、最节省能源的路径。”
除了导航,应对小行星撞击风险也是他们研究的重点。火小义说:“我们必须研发一种高效的主动防御系统,在小行星靠近飞行器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将其摧毁或改变其轨道。” 尹卫表示赞同:“激光武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高能量的激光束可以在瞬间将小行星表面的物质汽化,产生反作用力,从而改变小行星的飞行方向。但要实现这一点,需要解决激光的能量供应和瞄准精度问题。”
于是,他们开始着手研发激光防御系统。尹卫负责设计激光发生器:“我们需要一种小型化、高效率的激光发生器,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足够强大的激光束。可以采用新型的量子点激光器,它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波长可调等优点。同时,要配备高效的能量存储和转换装置,确保激光发生器有稳定的能源供应。” 火小义则专注于激光的瞄准和跟踪技术:“利用先进的光学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实时监测小行星的位置和运动轨迹。通过快速计算,控制激光束的发射方向,实现对小行星的精确打击。而且,为了应对多个小行星同时来袭的情况,防御系统要具备多目标跟踪和打击能力。”
除了激光武器,他们还考虑了电磁炮技术。火小义介绍道:“电磁炮利用电磁力将弹丸加速到极高的速度,发射出去撞击小行星,改变其轨道。它的优点是发射成本低、速度快,而且可以连续发射。” 尹卫思考着电磁炮的设计细节:“要提高电磁炮的威力,需要增加其发射功率和弹丸质量。同时,要设计一种适合在太空中使用的电磁炮结构,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弹丸的材料也很关键,要选择密度大、强度高的材料,以提高撞击效果。”
在研究防御系统的过程中,他们还对飞行器的防护材料进行了升级。尹卫说:“传统的飞行器外壳材料在面对小行星撞击时,防护能力有限。我们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智能防护材料,它能够在受到撞击时自动修复微小的损伤,并且能够分散撞击能量,保护飞行器内部的设备和人员安全。” 火小义开始研究智能防护材料的原理和结构:“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将一些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纳米材料融入到飞行器外壳中。当外壳受到撞击时,纳米材料会自动聚集到损伤部位,填补裂缝,恢复材料的强度。同时,设计一种特殊的多层结构,让撞击能量在不同层之间逐步分散,减少对飞行器内部的冲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