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5章 周兴伏法,风云后续,医途大唐,稻谷香,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兴之死,犹如投入朝堂这汪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对朝堂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支持李显的大臣们,将此视为正义的伸张,备受鼓舞。他们认为,周兴这一武三思的得力爪牙倒台,意味着武三思的势力遭到削弱。在朝堂议事时,这些大臣愈发大胆地为李显争取太子之位,言辞间更具底气。狄仁杰等一众大臣,频繁上书武曌,列举李显的贤能与正统地位,朝堂上支持李显的声音愈发高涨。
而武三思一派,因周兴之死,内部人心惶惶。原本依附周兴的党羽们,此刻如无头苍蝇般不知所措,开始纷纷寻找新的靠山。一些人试图向武三思靠拢,以寻求庇护;另一些则暗中观望,生怕因站错队而遭受牵连。武三思本人,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中恼怒不已。他深知周兴的死对自己争夺皇太侄之位是一大打击,于是开始暗中谋划,试图重新集结势力,挽回局面。他频繁与一些手握重权的大臣私下会面,以利益诱惑,试图组建新的阵营,与支持李显的势力抗衡。
民间百姓听闻周兴被暗杀,无不拍手称快。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对武周朝廷的看法也悄然发生改变。百姓们看到了朝廷对酷吏恶行的处置,尽管周兴未被朝廷直接处死,但他最终的下场让百姓觉得正义得到了伸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间对武周统治的不满情绪,使得武周政权在百姓心中的形象稍有改善。然而,也有一些百姓心存疑虑,他们担忧周兴背后的势力未被彻底铲除,日后可能会卷土重来,再次危害朝堂与民间。
朝堂之上,关于周兴之死的余波仍在持续。周兴死后的日子里,武曌常常在深夜独坐于龙椅之上,陷入沉思。她的目光落在空荡荡的朝堂之上,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周兴的身影。对于周兴,武曌的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一日早朝,朝堂之上气氛依旧凝重,大臣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此时,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提及周兴之事,朝堂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武曌,都想听听这位女皇对周兴的最终评价。武曌微微叹了口气,缓缓开口:“周兴此人,罪行昭彰,他滥用酷刑,制造冤狱,致使朝堂动荡,百姓不安,朕又岂会不知。” 她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带着一丝无奈与叹息。众大臣听后,纷纷点头,心中对武曌的公正明断表示钦佩。但武曌话锋一转,继续说道:“然而,朕初登皇位之时,朝堂之上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朕之统治。周兴在那时,对朕忠心耿耿,为朕铲除了诸多反对势力,其手段虽狠辣,却也为朕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武曌回想起当年周兴为自己办事时的情景,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期,周兴的忠诚与狠辣,如同锋利的刀刃,为她披荆斩棘,稳固了皇位。武曌扫视着下方的大臣,接着说道:“朕判其流放,本是念及旧情,望其能在流放之地反省己过。却不想,他最终还是命丧黄泉。” 说到此处,武曌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惋惜。尽管周兴犯下诸多罪行,但毕竟曾为自己效力多年,如今落得如此下场,武曌心中难免有些不忍。“周兴的一生,有功有过。其功,朕不会忘记;其过,亦不可饶恕。” 武曌目光坚定地看着大臣们,仿佛在向众人宣告自己对周兴的最终评判,也在警示着朝堂上的每一个人。她深知,周兴的事件只是朝堂风云变幻中的一个缩影,如何平衡各方势力,稳固自己的统治,才是最为重要的。在这之后,武曌更加注重对大臣们的掌控与平衡,努力维持着朝堂的稳定,不让类似周兴这样的事件再次引发朝堂的巨大动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