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赶海
穷鬼自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赶海,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穷鬼自嗨,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阿健已经淡定了,好货太多已经咋乎不起来了,两人捡捡停停,走出去的越来越远。
“晚上看到你刚哥问一下要不要来淘海,别去码头了,到家我也问问大哥二哥来不来,码头搬货也不轻松,淘海淘到的少点就当休息了。”
赵东看着这么大一片红树林,又强调一遍,“咱们晚上退潮来吧,也许真能淘到青蟹。”
现在青蟹已经被赵东放在淘海第一位了,毕竟红树林都有了,青蟹还会远吗,在赵东心里是一点都不远。
“嗯,回去大刚哥到家就找他问。”
“淘到多少,桶满了?”赵母看着两人手中已经满的桶发问,其实是不敢相信,啥时候淘海这么容易了。
“满了,看看留下家里吃的,剩下的秀秀拿去收购点卖了吧。”
“留啥留,我们都在这淘海 家里够吃了,你能吃多少?”
赵母接过桶递给陈秀:“都拿去卖了。”
陈秀心里是高兴的,脸上还不能表露出来,那样显得舍不得给家里吃一样,不太好,做人媳妇,妯娌的还是要装一下。
看一眼赵母他们桶里收获也不少,扇贝,海蛎子,小淡菜,还有海瓜子,看着个头还都不小,赵东觉得 海瓜子要一把一把的吃才有感觉,极好的下酒菜。
赵大嫂,赵二嫂看着陈秀拎着满满的一桶,后悔死了,早知道也不让家里男人去码头,都来赶海得了。
那么一桶也能卖上几块钱。
两个嫂子心想这两天老三也不知道走什么狗屎运了,运气好到不行,看来回去也要拜拜妈祖。
信奉都是入乡随俗的,听说的多了慢慢的也成为自己的信仰了。
看着一身沙的儿子,赵东觉得不能要了:“你这皮猴子一样的”,要改名叫吗喽了。
“吗喽,吗喽,赵俊舟叫吗喽,”阿海决定这个弟弟以后就喊他吗喽了,比赵俊舟好听,跑着和阿呆去分享了。
如果这时候赵俊舟要是大孩子一定会说:“听我说谢谢你……。”
陈秀推赵东一下瞪了一眼,走了,连要卖钱的一桶好货都没拎,他只好自己拎着追过去。
阿健没眼色的凑过来:“哥,吗喽挺好听的。”
赵东:这个安慰大可不必……。
李奶奶年纪大了也没少淘,真是太多了,个头也不小,这地方对老年人还是挺友好的,更别说大刚老婆翠花嫂子和赵家婆媳了。
一路上几个人已经商量好了,这地方谁也不能说出去,还能多淘几次,要是村里知道了都过来,那真是啥都没有了。
这时候物资匮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人都靠淘海给餐桌加菜改善伙食。
赵母她们和陈秀去收购点了,大嫂,二嫂过去就是看热闹,太好奇能卖多少钱了,李奶奶去给阿健卖,一起去热闹。
胖子没看到赵问道,“阿东呢?今天看到他了,没去码头啊。”
“这些都是阿东淘来的,秀秀过来。”
赵母接过李奶奶手里的桶递过去,喊陈秀也把桶递过去。
“这个招潮蟹3毛钱一斤,婶子,我和东子、阿健是兄弟都给实在价。”
琵琶虾 挺大的就2毛五一斤……。
大海螺5毛三一斤……。
海鳗3毛6分钱一斤……。
花螺1毛三分钱一斤……。
鲍鱼8毛一斤,今天捡的三头鲍个头挺大,鲍鱼同一个品种的放到一起称三个一斤就是三头鲍,五个一斤就是五头鲍?
海胆只有三个3毛一斤……。
大虾 2毛一斤……。
白章个头小9毛钱,章鱼有白章,黑章,红章,其中白章最贵的,口感决定了章鱼价格。
章鱼据说有6岁小孩的智商,生活在海底,栖息在陶罐,瓦罐,海螺,贝壳里,没有合适的也会自己建造。
还有不知多少钱的跳跳鱼和零零散散的杂鱼,拿回去杀了腌咸鱼,晾鱼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