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血纸灯笼》
YoyoGo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0章 《血纸灯笼》,1000章短篇民间灵异故事,YoyoGo,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民国十六年霜降夜,湘西龙潭镇可出了件大事儿!灯笼匠陈三槐,突然就封了祖传三代的“瑞福斋”。这事儿怪就怪在,第二天镇民跑到作坊一看,好家伙,陈三槐的尸体扭曲地挂在梁上,脖子上缠着整整七圈浸血的麻绳,脚下还散落着几百张没点睛的纸人。再瞧那墙面,用血红的字写着:“莫制血纸灯,莫画活人睛”。这血渗进青砖,还形成了婴孩的掌印,拿石灰刷了三次,那掌印还是会冒出来,可把大伙吓得够呛!
时光一晃,到了民国二十五年春天。省城来了个铁路工程师,叫周明远。这人啊,推开了瑞福斋那扇尘封已久的木门。嘿,这门一推开,一股腐臭味儿裹着朱砂的气息扑面而来。抬头一瞧,横梁上挂满了二十八盏破破烂烂的灯笼。那灯骨啊,有人手指那么粗,竟然是槐木做的;灯面是桑皮纸裱糊的,上面还有一块块暗红斑块,看着就渗人。
这时候,镇长急急忙忙跑过来,一把拽住周明远量尺的手,说:“周工啊,这老宅可拆不得!陈师傅死后第七天,镇西的刘铁匠不信邪,偷了盏灯笼回去,结果当晚全家七口……”话还没说完呢,就听“啪”的一声,屋檐上突然掉下一盏灯笼,灯面“嗤啦”一下就自燃起来,火苗“噌”地窜出三尺多高。等火灭了,灰烬里竟显出血手印,那指节一看就是孩童的尺寸,可把在场的人吓得不轻。
当天夜里,勘测队的帐篷外传来一阵“沙沙”的纸页摩挲声。周明远觉得奇怪,就掀开门帘去看。这一看,可不得了!月光下,竟然有上百个纸人排着队往前走,领头的纸人手里还举着一盏猩红灯笼。透过灯影,隐隐约约能看到陈三槐那佝偻的背影。这些纸人走过的地方,新铺的铁轨竟然生出了铜绿,枕木的缝隙里还钻出带齿的藤蔓,这也太邪乎了!
周明远心里犯起了嘀咕,就跑到镇志馆查找线索。嘿,还真让他翻到了光绪年间的《异事录》。上面写着:“龙潭河每逢甲子年就会起黑雾,得选七岁的童女制作成‘人烛灯笼’去镇河妖。制作方法可残忍了,得取童女的喉骨做灯架,剥了皮做灯面,再用心头血拌着朱砂写符文……”这书页里还夹着一张发黄的照片,照片上是瑞福斋的地窖,里面整齐地码着二十八具小棺材,棺盖上刻着天干地支。
这事儿越来越邪门儿了!铁路局派来的五十名工匠,三天内就失踪了十九人。周明远在地基坑底发现了半截铁锹,锹头上还沾着新鲜的槐花,可这方圆十里根本就没有槐树啊!这时候,随行的警员突然浑身抽搐,“扑通”一声倒在地上,眼球凸得像灯笼一样,还大声嘶吼着:“灯笼要七盏!七盏才够!”可把大家吓坏了。
这时候,有个留洋归来的女学生,叫苏婉。这姑娘胆子可大了,非要重开瑞福斋。她进了屋,点燃了陈三槐遗留下来的犀角灯。嘿,就在灯下,她竟然复原出了半张符咒,还说:“这可不是镇邪符,是招魂引!”话音刚落,那二十八盏破灯笼竟然无风自动,转了起来。灯面上还浮现出二十八张女童哭脸,每张脸都在不停地重复口型:“疼……”这一幕,可把在场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周明远赶紧用洋相机拍下符咒。等照片显影的时候,他惊得下巴都快掉了,照片的角落里竟然站着一个穿着肚兜的女童,手里的灯笼还滴着黏液。这时候,暗房里突然传来一阵“嘶啦”的裂帛声,二十八卷灯笼纸竟然凌空飞旋起来,最后拼成了一张完整的符咒——竟然是倒写的《往生咒》!更奇怪的是,苏婉的钢笔突然自己动了起来,在纸上写着:“甲子将至,借尔等皮囊续灯!”这可真是太诡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