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 战前准备,明风再起,浮世蒹葭,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一月十三日,天色微明,凛冽的寒风如同一头猛兽,在京城郊外肆意咆哮,卷起漫天的尘土与霜雾。李长风站在临时搭建的营帐前,望着那密密麻麻、衣衫褴褛的流民队伍,眉头紧锁,心中迅速盘算着应对之策。他深知,这些流民既是亟待救助的百姓,也是他可以借助的力量,于是,一项“想吃粥就得干活”的政策应运而生。他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不出片刻,原本嘈杂无序的流民群中爆发出一阵议论声,但在生存的压力与粥食的诱惑下,大量流民纷纷响应,主动投身到招募民夫的队伍中。

十一月十三的寅时三刻,西直门瓮城飘起带着冰碴的炊烟。李长风踩着结霜的城砖,看流民们在粥棚前排成蜿蜒长龙。\"领了粥的汉子都去王把总处画押!\"亲兵敲着铜锣喊,\"搬三百块城砖换张烙饼,凿五十桶冰水赏碗肉汤!\"有个瘸腿老汉刚摸到粥碗,就被独臂什长拽去捆扎拒马——他腰间别着的,正是前日镶白旗斥候的牛角号。

很快,这些新招募的民夫便忙碌起来。他们穿梭在各处,有的几人一组,费力地搬运着沉重的砖石和粗壮的木头,脚步踉跄却不敢停歇,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木头都承载着他们对安稳生活的期盼;有的则手持简陋的工具,在城壕中艰难地敲冰取水,冰层坚硬,每一下敲击都震得手臂发麻,但他们咬紧牙关,全然不顾刺骨的寒冷,为即将到来的防御战准备着必要的物资。

干活的青壮有烙饼吃有肉汤喝,不能干活的老弱还是只能喝粥。等打发完干活的青壮,李家军着手煮粥,炊烟腾起的刹那,人群爆发出欢呼。捧着粗陶碗的孩子们挤在队伍前头,热气模糊了睫毛上的霜花。有个脸颊冻得通红的小姑娘不小心打翻了粥碗,米粥泼在青石板上,倒映着伙夫心疼的眼神,伸手就要打:\"老子说过,敢糟蹋军粮的...\"话音未落就被李长风按住手腕,后者转身对着人群朗声道:\"老少爷们听好了,明天就要和建奴接阵了,今天呐,这粥可劲喝,管饱!\"故意拖长的尾音惊起一群乌鸦,\"等建奴的箭雨来了,咱们可得躲好了,不要伤了分毫!\"

流民听见感动异常,在这乱世,居然还有人惦记他们,一时间纷纷跪倒,口称菩萨转世。

与此同时,城外的局势愈发紧张。镶蓝旗的旗哨如同鬼魅般在周边出没,白天里已经与李家军的斥候遭遇了两次。李家军的骑兵,虽个个奋勇,但在面对建奴那骁勇善战的骑军时,实力稍显逊色。每次交锋,李家军的斥候在放完三眼铳后,便迅速吹着哨子边报警边往回奔逃。一个三眼铳骑兵刚放出第二轮齐射,建奴的披甲箭便穿透皮甲。有个十七岁的斥候被钉在马鞍上,喉头汩汩冒着血泡还在吹响警哨——直到济尔哈朗的亲兵割下他头颅,那支镶银铜哨还死死咬在齿间。

李长风得知此事后,深知斥候防线的重要性,当即重新布置战略。他将斥候交由乌兰率领,分为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设在十里开外,第二道防线则在五里开外,每一道防线都由六队骑兵组成,每队十二人。这些骑兵,身披简易的铠甲,手持长刀与弓箭。同时,他还安排了一队步兵,迅速占领了那个方向三里左右的区域,寻找了一些坚固的房屋作为据点。步兵们在屋内设置障碍,储备武器,为骑兵撤退时提供有力的掩护,确保情报传递的安全与及时。

在城防的布置上,李长风紧贴西直门的城墙下,安扎了一个长方形的营寨。这个营寨巧妙地利用城墙作为一边,正面宽阔,两面狭窄,形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布局。从左至右,三个方队依次排开,整齐有序。此次,李长风决心修建一个更为牢固的营房,以抵御建奴的猛烈攻击。但冬季的土地,冻得如同钢铁一般坚硬,挖土变得十分困难。无奈之下,他只能派人拆去城墙周边逃难百姓的无主房屋,取来土石木材,开始在营地外围修筑胸墙。

修筑胸墙的过程并不轻松,民夫们在寒风中挥汗如雨,一筐筐的土石被堆砌起来,一根根的木材被打入地下。胸墙虽不连贯,每间隔十一步便有一个缺口,但这正是李长风精心设计的陷阱。每个缺口处,都安排了火铳小队和弓箭小队严阵以待,由李长火管理。一旦建奴来袭,必然会在这些缺口处挤成一团,成为火铳与弓箭的活靶子,遭受密集的火力打击。而长枪兵们全部交给李长林管理,他们整齐地排列在胸墙之下,手持长枪,枪尖斜指上方,时刻准备着,只要鞑子妄图跳墙而入,便会被长枪扎成刺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虞荼错梦

红尘散人

盗墓:仙墓养出永恒族

香菜器灵

星之舞

眉目兮

小塔仙缘

七二零零

冰封末世:从攻略邻家太太开始

疯狂的蛙掘机

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

熬夜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