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0章 赈济灾民,明风再起,浮世蒹葭,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十年,朝鲜,汉江口。

二十艘安南粮船缓缓驶入港口,船帆上绣着大明的日月旗,在烈风中猎猎作响。岸边早已挤满了饥民,他们瘦骨嶙峋,眼窝深陷,却死死盯着那些装满稻米的船舱,仿佛那是最后的生机。

李长风站在码头高台上,身旁是济州岛总兵李忠和侍妾沈初盈。沈初盈一身素白襦裙,腰间却配着一柄短刀,眼神冷冽如霜。

“侯爷,这批粮食怎么分?”李忠低声问道。

李长风眯起眼,目光扫过那些饿得发疯的灾民,淡淡道:“先放三成赈灾,剩下的……运往天津、登州。”

李忠一愣:“不全部赈济?”

李长风冷笑:“全给他们?那他们吃饱了,还会跟我们走吗?”

沈初盈在一旁轻笑,声音柔媚却透着寒意:“侯爷的意思是——让他们饿不死,但也活不好,这样才会乖乖听话,上船去南洋帮咱们干活。”

李忠恍然大悟,连忙点头:“末将明白了!”

崇祯十年,山东,青州府。

烈日炙烤着龟裂的田垄,干涸的河床上散落着几具瘦骨嶙峋的尸体。一个妇人跪在枯井旁,用瓦片刮着井壁上最后一点湿泥,手指磨得鲜血淋漓,却只抠出半把带着土腥味的泥浆。她颤抖着捧到嘴边,还没咽下,就被身后冲来的流民撞翻在地。

“滚开!这是老子的!”

破锣般的吼声从官道方向传来。沈初盈勒住缰绳,眯眼望向远处——十几个面黄肌瘦的汉子正围着一辆翻倒的粮车厮打,车辕上还挂着半截孩童的胳膊。

“啧。”她轻巧地翻身下马,鹿皮靴踩过焦黑的麦茬,“李总兵,看来咱们来得正是时候。”

济州岛总兵李忠擦了把汗,铁甲下的中衣早已被汗水浸透。他望着官道两侧或跪或卧的灾民,低声道:“夫人,侯爷真要收这些人为己用?怕是半路就得死一半……”

沈初盈没答话,只是从马鞍旁取下一个锦囊。素手轻扬,雪白的米粒如雨点般洒落在尘土里。

刹那间,无数双充血的眼睛从四面八方盯了过来。

沈初盈站在临时搭建的粥棚前,手持长勺,亲自为灾民施粥。她的动作轻柔,声音更是温婉:“慢慢来,都有份。”

可她的眼神却冰冷如刀,扫过每一个领粥的灾民,仿佛在挑选牲口。

“大娘,您家里几口人?”她问一个老妇人。

老妇人颤巍巍地伸出三根手指:“就剩老身和两个孙子了……儿子和媳妇都饿死了……”

沈初盈叹息一声,从袖中摸出一块糖,塞进老妇人手里:“真可怜……您想不想去个有饭吃的地方?”

老妇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夫人是说……”

沈初盈凑近她耳边,轻声道:“大明在南洋有良田万顷,缺的就是您这样的勤快人。只要肯上船,包吃包住,还能分地。”

老妇人激动得直哆嗦:“真的?那、那我的孙子……”

“当然可以一起。”沈初盈微笑,随即抬手指向不远处的一艘大船,“您看,那就是去南洋的船。”

老妇人千恩万谢,领着孙子踉踉跄跄地向大船走去。

三日后,登州港。

“都听好了!”李忠站在栈桥上,声如洪钟,“上了船,顿顿管饱!到了南洋,每人先发三亩熟田!”

黑压压的人群在岸边蠕动。有人低声啜泣,有人麻木地拖着家小登船,更多人则死死盯着港口堆积如山的粮袋——那是他们卖身为奴的价钱。

沈初盈斜倚在船舷边,指尖把玩着一枚孔雀石耳坠。这是临行前李长风亲手为她戴上的,石头上细细刻着“长风”二字。

“夫人。”李忠凑过来低声道,“这批人里混进了几个锦衣卫的探子,要不要……”

“留着。”沈初盈红唇微启,“正愁没人给崇祯报信呢。”

她突然直起身子,绣着金线的裙裾在咸腥的海风里翻飞。纤指遥指南方,声音陡然拔高:“开船!去吕宋!”

同一时刻,汉城行辕。

李长风将塘报掷入火盆,羊皮纸在火焰中蜷曲成灰。

“山东饥民易子而食,河南蝗灾赤地千里……”他望着跳动的火苗冷笑,“崇祯还在令群臣斋戒祈雨?”

姜氏捧着冰镇梅汤从屏风后转出,孕肚已颇显轮廓。她将琉璃碗放在案头,忽然蹙眉掩住口鼻。

“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虞荼错梦

红尘散人

盗墓:仙墓养出永恒族

香菜器灵

星之舞

眉目兮

小塔仙缘

七二零零

冰封末世:从攻略邻家太太开始

疯狂的蛙掘机

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

熬夜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