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5章 三大谋臣,明风再起,浮世蒹葭,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十四年的深秋,决定李自成一生成败的三大谋臣终于集齐。
李自成的大营驻扎在河南境内一片开阔的平原上。营帐连绵数里,旌旗猎猎,战马嘶鸣。中军大帐内,李自成正在听取各营将领的军情汇报。他左眼上蒙着一块黑布,那是去年在开封城下被陈永福一箭射瞎的伤痕。此刻,他仅存的右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案几。
\"报——\"帐外传来亲兵的通报声,\"牛举人求见。\"
李自成眉头一挑:\"让他进来。\"
帐帘掀起,一个身着儒衫的中年男子缓步而入。牛金星约莫四十出头,面容白净,一双细长的眼睛总是微微眯着,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他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不显卑微。
\"学生牛金星,拜见闯王。\"
李自成打量着这个前明廷的小官吏。牛金星原是宝丰县举人,曾在县衙任职,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奔义军。与其他粗犷的将领不同,此人言谈举止间透着读书人特有的文雅气度。
\"牛先生不必多礼。\"李自成示意他坐下,\"听闻先生有治国良策要献?\"
牛金星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纸:\"这是学生草拟的《劝进疏》,请闯王过目。\"
李自成接过展开,只见上面用工整的楷书写着:\"臣闻天命无常,惟德是辅。今观天象,紫微移位,当有圣人出而抚万邦...\"
这篇奏疏文采斐然,将李自成比作汤武再世,字里行间暗示其有帝王之相。李自成虽识字不多,但也能领会其中深意。他独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竹纸边缘。
\"好文章!\"李自成拍案称赞,\"先生大才,我得先生如得孔明。\"
牛金星立即起身长揖:\"谢闯王,学生自当尽力辅佐闯王成就霸业。\"
牛金星加入李自成的谋士团后。他深谙官场之道,很快就摸清了李自成的脾性。每次议事,他总能恰到好处地迎合李自成的想法,又不露痕迹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渐渐地,他在军中的地位日益稳固。
寒冬腊月,义军大营飘起了鹅毛大雪。牛金星裹着厚厚的棉袍,踏雪来到李自成的寝帐。帐内炭火正旺,李自成正在与刘宗敏等将领商议军务。
\"闯王,\"牛金星恭敬地行礼,\"属下有一奇人要引荐。\"
李自成抬头:\"哦?何人?\"
\"此人姓宋名献策,江湖人称'铁口神算',精通天文历法,善卜吉凶。\"牛金星眼中闪着精光,\"更有一句谶语,专为闯王而作。\"
李自成独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带他来见。\"
三日后,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子被引入中军大帐。宋献策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瘦削,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他身着灰色道袍,手持一柄铁算盘,走起路来算盘珠子哗啦作响。
\"草民宋献策,拜见闯王!\"他的声音沙哑却洪亮。
李自成打量着这个其貌不扬的术士:\"听说你能窥测天机?\"
宋献策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不敢说窥测天机,只是略通阴阳五行之理。\"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卷发黄的帛书,\"这是草民夜观天象所得,请闯王过目。\"
李自成展开帛书,只见上面用朱砂写着六个大字:\"十八子,主神器\"。
这本是钦天监就推算出来的天象,上一次就被用在李长风身上一回了,这些李自成等人自是不知。
\"这是何意?\"李自成皱眉问道。
宋献策上前一步,铁算盘哗啦一响:\"回闯王,'十八子'合起来正是一个'李'字。'主神器'者,执掌天下也!此乃上天预示,李氏当兴!\"
帐中顿时一片哗然。刘宗敏等将领面面相觑,眼中露出惊异之色。李自成独眼圆睁,手指不自觉地抚过左眼的伤疤。
\"好!好一个'十八子,主神器'!\"李自成突然大笑,声震营帐,\"来人,赐座!\"
从那天起,宋献策的这句谶语就像野火般在军中传播开来。士兵们交头接耳,都说闯王是天命所归。李自成的威望因此更上一层楼。
随着牛金星和宋献策的加入,李自成麾下形成了以李岩、牛金星、宋献策为核心的谋士团。这三人各有所长,却也暗藏矛盾。
李岩是举人出身,精通兵法政务。他主张\"均田免赋\",在占领区推行仁政,深得民心。这日清晨,他正在自己的营帐中审阅各地送来的文书,忽听帐外传来脚步声。
\"李兄好雅兴。\"牛金星掀帘而入,脸上挂着惯常的笑容。
李岩抬头,不动声色地将文书收起:\"牛兄何事?\"
牛金星自顾自地坐下:\"听说昨日宋献策又给闯王占了一卦,说是三月内必破开封。\"
李岩眉头微皱:\"军国大事,岂能尽信术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