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1章 中医药调理七窍奇痒(一),每日医案,短耳的兔子,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窍奇痒(一)
[病案]叶某,女,58岁。这位患者自1982年5月15日起就诊。她自1969年底开始自感口腔上腭发痒,随后鼻腔、耳朵内以及眼睑也开始出现阵发性的瘙痒症状。到1970年上半年,这种瘙痒症状加剧,尤其是口腔上腭部位,她不得不依赖两只手轮流摩擦上腭以缓解瘙痒,同时还时常挖鼻子、擦拭眼睛,导致她白天无法安静,晚上也无法入睡,心情烦躁不安,食欲减退,身体逐渐消瘦。经过各种检查,医生仍然无法确定明确的诊断,多将其称为神经性痒症。在刻诊时,患者舌苔呈现薄白色,脉搏细而数。
[治则]滋阴泄热,凉血清窍。
[方药]丹皮10克、升麻10克、生地16克、黄芩9克、山栀10克、知母10克、防风8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4克。
患者按照原方连续服用4剂后,眼、鼻、耳内的瘙痒感基本消失,上腭的瘙痒感明显减轻。随后,原方中去掉了防风,加入了元参10克和大黄6克。患者继续服用5剂后,又去掉大黄,加入玉竹12克,并连续服用11剂。经过这些治疗,七窍的奇痒症状完全消失,其他相关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
在随访期间,患者未出现复发情况,
[评析]本病较为罕见,根据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辨证为脏腑虚热上冲孔窍导致皮肤瘙痒。此类病症往往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如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等。针对这种病状,采用纯泄热凉血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祛湿止痒等药物的合理搭配,使患者体内虚火得以降伏,皮肤瘙痒症状逐渐缓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