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辞别
白喵赴捋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0章 辞别,开会桌下把荫蒂添的好多水,白喵赴捋谁,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要抓住那直上九霄的机遇,他们便可完成鲤鱼跃龙门的跨越。</p>
可直到现在为止,永元帝还没有收到任何的情报,说是有分量的世家下场。</p>
这就足以证明,这些叛军成不了气候。</p>
至少现在是如此。</p>
李玄也有些想不明白,郑王为什么要留下这样的后手。</p>
他在临死前,做出了所有的解释,让李玄和永元帝都明白了,他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图谋为何。</p>
可最后在自己身死之后,却留下了这样的麻烦给他们。</p>
李玄着实是想不通。</p>
不甘心吗?</p>
倒也不太像。</p>
郑王当时怨恨老天爷,比怨恨他们更多一些。</p>
他恨命运不公,让李玄直到现在才出现。</p>
可最后还是把龙脉和邪龙的难题交给了他们。</p>
李玄能够感受得出来,郑王是希望他们能够解决的。</p>
李玄摇摇头,了解的情况越多,让他感到困惑的问题却不曾减少。</p>
三小只跟莎朗回到了驿馆,一起吃过了晚饭之后,李玄便溜达着来找永元帝。</p>
他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结果却跟永元帝不谋而合。</p>
“阿玄,其实朕已经派人去寻找周边最成气候的叛军,也陆续收到了一些线报。”</p>
永元帝说着拿出了几张写有叛军情报的信。</p>
上面记录了距离他们最近的三大叛军势力。</p>
这三股叛军都拥兵数万,并且还有高手坐镇。</p>
有的甚至已经夺取了城池,打下了地盘,打得官兵节节败退,拿他们束手无策。</p>
只是这三股叛军,在各自的三个方向。</p>
而且距离江南道,都有不短的距离。</p>
李玄看了看情报上的内容,眉头不禁皱了起来。</p>
他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p>
随着时间的推移,散乱的叛军也经历了一场场优胜劣汰。</p>
现在已经有叛军隐隐成了气候,其威胁已经越发让人无法忽视。</p>
“从这三个里面先选一个下手吗?”</p>
李玄对永元帝问道。</p>
看起来永元帝早就有跟他一样的想法了,想抓一个典型,然后狠狠严打,以此打击天下叛军的士气。</p>
等到他们发现最强大的叛军,也抵不过官府时,必然能够慢慢看清现实,放弃这场终究会走向绝路的起义。</p>
到时候,永元帝只要颁布政令,不追究自行解散的叛军罪责,必然会更加动摇他们的决心。</p>
等到那时,他们只需要对付那些顽固分子。</p>
如此一来,这场叛乱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镇压。</p>
看来永元帝这几天也不是在这里干呆着。</p>
“这件事情不好让外人去做。”</p>
永元帝语气凝重地说道。</p>
李玄明白永元帝口中的外人,指的是那些从江湖上找来的外援。</p>
和对付郑王时不同,叛军中大多数还是平民老百姓。</p>
他们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才会被蛊惑着揭竿起义。</p>
但凡日子过得下去,这些在土里刨食的老实人,又怎么会挥舞农具作乱。</p>
“那我们何时动手?”</p>
李玄对永元帝问道。</p>
永元帝摇了摇头:“这三股叛军距离我们都不近,而且分量也都差了一些。”</p>
“即便剿灭其中一股,只怕也很难对其他叛军形成足够的打击,搞不好反倒会激发他们的斗志。”</p>
永元帝之前没有将这件事拿出来跟李玄商量,显然还是有不少的顾虑,认为时机不够成熟。</p>
至少这三股叛军在永元帝看来并不是最合适的目标。</p>
可一直等待合适的目标出现也并不是一个办法。</p>
因此永元帝之前才答应李玄,向着跟大漠接壤的方向,进行叛军的镇压。</p>
至于北方,则是交给京城的禁军,以及坐镇洛东城的蒋国公苏定安去解决。</p>
以这两边的力量,解决周边的叛军应该不难。</p>
等到永元帝一路解了前线之危,并且返回京城,那么这些叛军的日子也差不多到头了。</p>
其他的国公也不是吃干饭的,不说坐镇京城的那几位。</p>
那些轮换在前线的国公手中,就有能够使用的现成战力。</p>
前些日子,永元帝已经将自己的密函发送了出去,由内务府的花衣太监亲自去送,由国公们动用手上的战力,直接开始对叛军的镇压。</p>
只要他们能够各自镇压住自己周边的叛军,那么这场叛乱就绝对不会动摇到大兴王朝。</p>
可这才是最恶心的地方。</p>
郑王最后的手段,不是为了给他们最后一击,而只是为了在他们手忙脚乱之际,火上添油。</p>
可郑王人都死了,也不知道如此造孽又是为了什么。</p>
毕竟,这么一场叛乱下来,可是要死不知多少人的。</p>
李玄将三份情报来来回回地看了好几遍,最后才对永元帝提议道:</p>
“既然如此,不如由我再去跑一趟吧。”</p>
“阿玄,你要去独自杀散这三股叛军?”永元帝皱眉问道。</p>
“我脚程快,也有能力去做此事。”</p>
“不然的话,单靠这些地方的官兵,只怕根本奈何不了他们,到时候遭殃的还不是无辜百姓。”</p>
李玄在情报上看到,这些叛军竟然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官兵组成。</p>
率领他们的,要么本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将领,要么就是各地的豪强乡绅。</p>
这些人还算不上是世家大族,但在各地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p>
而且郑王在南方经营多年,很多地方都已经不认朝廷,只认郑王了。</p>
郑王已死的消息,永元帝还没有正式的对外公布。</p>
这些叛军也只是按照郑王生前留下的命令行事。</p>
郑王的死讯,需要等到他们对叛军造成足够的打击之后,才能公布出去。</p>
否则现在说出去,只怕也没有多少人信,甚至还会当做是永元帝的蛊惑之言,以此来更加诋毁永元帝的形象。</p>
这么多年,在郑王的努力下,永元帝在民间的声望一直不高。</p>
反倒是郑王,拿着朝廷的东西,出去给自己买名声。</p>
公布郑王死讯的时机不对的话,反倒会给他们一个给郑王复仇,推翻永元帝这个暴君的由头,因此一定要谨慎地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p>
对于李玄的请战,永元帝沉思了片刻,接着才说道:</p>
“阿玄,这件事情朕原本打算让赵奉和尚文福负责两路,然后由朕亲自讨伐一路,正好也不耽误我们的计划。”</p>
“而且你要知道,杀人是一件有伤天和的事情,尤其是杀很多人。”</p>
“即便你是天命者,也会对你造成影响的。”</p>
永元帝说的不是玄学,而是事实。</p>
因此,此方世界的大义名分格外的重要。</p>
但对于永元帝所说的问题,李玄只是微微一笑,显得毫不在意。</p>
永元帝以为李玄没弄清事情的严重性,可不等他继续多说什么,李玄却抢先说道:</p>
“我已经明白我的天命了。”</p>
“相信我,大兴的问题只是一个开始。”</p>
“未来还有更大的考验等待我。”</p>
李玄长长的吐出一口气。</p>
“有伤天和又算得上什么?”</p>
“我自己去,也总比带着安康一起去要好吧?”</p>
永元帝听了这番话,默默看向李玄,久久不语。</p>
“阿玄,你的天命到底是什么?”</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