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帽衣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刚正名臣:潘濬、陆凯列传,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带帽衣服,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献帝建安三年(198 年)孟夏,江夏郡署的蝉鸣撕扯着暑气,二十岁的潘濬捏着沙羡县的粮册,指腹在 \"月支官粮三千斛\" 的记录上碾出深深的凹痕。主簿陈膺弓着背凑近,袖中飘出一缕若有若无的香气 —— 那是刘表后族蔡氏惯用的沉水香:\"明府,沙羡长蔡宏乃蔡夫人族弟,前日还托人送来荆州名绣......\"

\"住口!\" 潘濬猛然拍案,竹简在案上跳起三寸,\"去岁荆州大旱,沙羡报灾却私扣赈粮,竟拿绣品堵嘴?\" 他霍然起身,青衿下摆扫过烛台,火苗剧烈摇晃,将他棱角分明的下颌投在幕布上,像一柄出鞘的剑。陈膺的喉结滚动两下,终究没敢说出蔡宏昨夜送来的黄金。

次日辰时,江夏郡衙外挤满了百姓。潘濬端坐在朱漆公案后,看着蔡宏被衙役拖进来时仍梗着脖子:\"我乃蔡氏宗亲,从事敢动我?\" 他冷笑一声,将账册甩在蔡宏面前:\"去岁十月,你以修堤之名征发民夫三百,却将官粮转卖南阳商队,往来文书俱在,当街杖毙的王老汉之妻,此刻正跪在堂下!\"

剑光闪过的瞬间,蔡宏的首级滚落在青砖上,眼球还圆睁着。潘濬掏出手帕擦拭剑柄,对僵立的陈膺说:\"明日出榜,蔡氏族人凡涉贪墨者,一体连坐。\" 衙外忽然传来山呼 \"青天大老爷\",他抬头望去,见百姓们捧着香烛跪成一片,阳光穿过飞檐,在他衣袂上镀了层金边。

刘表在襄阳接到急报时,正在后园与蔡夫人品茗。竹简 \"啪嗒\" 落在青石上,震得茶盏里的水纹紊乱:\"竖子!\" 他抓起案头的玉镇纸欲砸,却在看到 \"湘乡令\" 的拟任命时顿住 —— 荆州士人皆传潘濬治沙羡三月,道不拾遗,若杀之,恐寒天下士子心。最终,笔尖在任命状上重重一顿,墨迹晕开如血。

黄武二年(223 年)秋,五溪的晨雾还未散尽,潘濬的战马已踏过沅水浅滩。他勒住缰绳,望着对岸层叠如螺的吊脚楼,对身边的武陵太守说:\"蛮夷据险而居,若强攻,十万人马也填不满山沟。\" 马鞍左侧的皮囊里,装着他连夜绘制的五溪地形图,每处关隘都标着 \"可伏兵宜火攻 \"。

七日后,巴丘大寨的篝火映红了潘濬的铠甲。他故意让被俘的蛮兵看到堆积如山的粮草,又在押解时 \"不慎\" 让降卒逃脱 —— 三日后,蛮王沙柯果然率五千精壮来劫粮。伏兵从两侧山壁杀出时,潘濬的大纛在山风中招展,他按剑而立:\"降者免死,粮尽者死!\" 沙柯的铜刀 \"当啷\" 落地时,身后已跪满弃械的蛮兵。

战后论功,孙权送来的百镒黄金在帐中堆成小山。潘濬却命人将金饼熔铸成甲胄,在每副甲胄内侧刻上士卒姓名:\"此甲随尔等出生入死,胜却万两黄金。\" 五溪的老巫师在祭典上望着他的背影,对族人称:\"汉人将军的甲胄会说话,比我们的铜鼓还响。\"

赤乌元年(238 年)冬,建业宫的铜漏滴着冰水,潘濬盯着吕壹呈给孙权的弹劾奏章,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 顾雍的名字赫然在列,罪名是 \"私通蜀汉\"。他突然想起三年前朱据被诬时,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只有朱据在狱中咬断舌头以示清白。

腊月廿三,潘濬在府邸遍撒请帖,声称庆贺五溪捷报。正午时分,公卿们刚入席,他已按剑立于堂前:\"今日不为庆功,为除国贼!\" 袖中匕首寒光一闪,却见家仆匆匆来报:\"吕中书称病不至。\" 他仰天大笑,笑声中带着悲凉:\"竖子敢躲?\" 转身对众人一揖,\"诸君且散,濬自去请。\"

太极殿上,孙权正在与吕壹商议校事府扩建。潘濬闯入时,冠带已乱,眼中布满血丝:\"陛下可知,吕壹已将校事府爪牙遍插州郡?\" 吕壹刚要呵斥,却见他突然伏地痛哭:\"朱据死时,血溅校事府门槛;顾雍入狱,三朝老臣免冠徒跣......\" 话未说完,已以头撞柱,鲜血顺着蟠龙柱流淌,在汉白玉地面蜿蜒成河。

孙权惊起扶住他,见他额头伤口翻卷,却仍强睁双眼:\"陛下难道要学汉桓帝,让十常侍乱政重演?\" 吕壹的冷汗浸透重纱,终于在孙权冰冷的目光中瘫倒在地。三日后,校事府被查抄,吕壹伏诛,潘濬额上的疤痕却再未褪去,成为朝堂上最醒目的忠勇印记。

黄武五年(226 年)春,永兴县的油菜花染黄了田野,陆凯蹲在田埂上,听着老农用木棍在泥土上划界:\"这亩田原是我家祖上三辈的......\" 他突然抬头,望见远处有豪仆驱赶百姓,车辙碾过刚播种的秧苗,腰间的佩玉随步伐晃动,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县衙后堂,被押来的豪族子弟还在叫嚣:\"我父乃吴郡都尉!\" 陆凯展开地契,借着火光仔细辨认,突然冷笑:\"咸康三年的地契,却用建兴元年的官印,当我不识新莽时期的蝌蚪文?\" 他掷出地契,对衙役说:\"按律,伪造官契者,断指充军。\" 堂下哗然,唯有那老农用袖口擦拭浑浊的眼睛。

诸暨大旱那年,陆凯的布鞋磨穿三双。他沿着枯涸的溪流走了三天,终于在源头发现被巨石堵住的水口 —— 石上刻着 \"私渠\" 二字,青苔下隐约可见陆家的族徽。他挽起裤腿跳入刺骨的溪水中,带领百姓撬石开渠,手掌磨出血泡,却笑对百姓:\"当年大禹治水,难道怕过水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灵籁

御前带团子侍卫

天照岛

墨笔点缀繁星

量子异变带我闯清朝

墨逸尘风

腹黑小萝莉,穿越80带飞我妈

弦音之下

这个修仙过于日常

寒兮帝

是谁炸了地球?你们一个也跑不了

霄霄鱼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