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文臣诘难,卧龙腾挪 (舌战群儒 上)
猫啃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5章 文臣诘难,卧龙腾挪 (舌战群儒 上),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猫啃月亮,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军号称百万,实则多为收编袁绍、刘表降卒,鱼龙混杂,号令不一,貌合神离。
此其二败也。
曹军不习水战,舍鞍马而乘舟楫,此乃扬短避长。
此其三败也。
粮草补给线漫长,跨越江河,极易为我所乘。
此其四败也。
有此四败,纵有百万之众,亦何足惧哉?”
他条分缕析,将曹操的劣势一一列举,瞬间让原本看似坚不可摧的曹军形象出现了裂痕。
张昭一时语塞,脸色有些难看。
接着,他又看向顾雍:
“顾公忧名分与民生,此乃忠厚长者之言。
然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其篡逆之心,昭然若揭。
若尊奉此等国贼,则置汉室于何地?置天下大义于何地?
至于民生,若今日苟安,他日曹操一统江南,则江东士民,皆为砧上鱼肉,任其宰割!
今日一战,虽有牺牲,却是为保江东长远安宁,保百姓免遭更大涂炭!
两害相权取其轻,此理顾公岂能不知?”
他以“大义”驳斥“名分”,以“长远安宁”反驳“眼前苟安”,将顾雍置于一个难以辩驳的道德困境。
顾雍面色微变,呐呐不能言。
最后,他目光锐利地望向薛综:
“薛公言我家主公出身微末,四处托庇,此言何其浅薄!
高祖亦起于微末,终成帝业!英雄不问出处!
我家主公乃汉室宗亲,仁德布于天下,虽屡经挫折,然匡扶汉室之志,坚如磐石!
天下贤士,如云归附!
关、张、赵云,皆是熊虎之将;
亮与子明,亦愿效犬马之劳!
薛公以‘扫帚星’辱之,岂是君子所言?
至于所谓‘祸水东引’,更是无稽之谈!
曹操欲吞并天下,江东首当其冲,此乃燃眉之急!
我家主公遣使前来,乃是雪中送炭,愿与将军唇齿相依,共御强敌!
何来祸水之说?若江东不战而降,则唇亡齿寒,下一个覆亡的,便是江东自身!”
诸葛亮语速越来越快,声音也越来越洪亮,最后几句更是掷地有声,在大厅中回荡。
他不仅有力地驳斥了薛综的污蔑,更将孙刘联合提升到了生死存亡的高度,极具感染力。
薛综被驳斥得面红耳赤,张口结舌,狼狈地退回队列。
一时间,厅内鸦雀无声。
方才还群情激愤的文臣们,此刻大多低头不语,或面露思索之色。
武将席上则明显振奋了许多,看向诸葛亮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孙权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鲁肃更是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对诸葛亮的口才和急智暗自赞叹。
他确实不愧“卧龙”之名,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硬是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了舆论的颓势。
然而,我也清楚地看到,诸葛亮的辩驳虽然精彩,但更多的是在“理”和“势”上压倒了对方,却未必能真正改变那些文臣根深蒂固的立场。
他们的恐惧和利益考量,并非几句雄辩就能轻易消除。
张昭、顾雍等人虽然暂时失语,但眼神中的固执并未消散。
他们只是暂时被诸葛亮的气势所慑,一旦缓过神来,恐怕还会有新的诘难。
真正的关键,依然在于孙权,以及他身边那位始终沉默的周瑜。
这场“舌战群儒”,更像是一场必要的表演,一场为孙权最终下定决心扫清部分舆论障碍的仪式。
果然,短暂的沉默后,又有几位文臣试图从其他角度提出质疑,虽然言辞不如之前激烈,但也反映出江东内部的疑虑远未消除。
诸葛亮一一应对,虽然依旧从容,但可以看出,要彻底说服这群盘根错节的江东士族,绝非易事。
我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知道这上半场的“舌战”即将告一段落。
接下来,恐怕就轮到那些更具分量、也更难对付的人物登场了。
而我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看似平静,实则可能早已波涛汹涌的年轻人——周瑜。
他,才是这场博弈中,除了孙权之外,最重要的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