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武将激愤,意气难平 (舌战群儒 下)
猫啃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6章 武将激愤,意气难平 (舌战群儒 下),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猫啃月亮,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于兵力,我家主公尚有万余精兵,加上江夏刘琦公子所部,亦有近两万之众。
虽与曹军号称百万相比,确显单薄,但兵在精而不在多。更何况……”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场的江东诸将,声音提高了几分:
“此战关键,在于水战!曹军不习水性,此乃其致命弱点!
而江东水师,冠绝天下!周公瑾都督更是深谙水战之道!
若孙刘联合,以逸待劳,扼守长江天险,诱敌深入,以我军之长,击敌军之短,何愁曹贼不破?”
他巧妙地避开了直接回答刘备军能提供多少“实质性支援”的具体数字,转而强调联合作战的战略优势,尤其是突出江东自身的水军优势和周瑜的能力,这无疑极大地迎合了江东武将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语气中充满了鼓动性:
“曹操远来疲惫,士卒厌战,一旦受挫,必然军心动摇。
此战若胜,则曹贼元气大伤,数年之内无力南下!
将军不但可保江东无虞,更可趁势夺回荆襄之地,北望中原,建不世之功!
此等良机,千载难逢!
诸位将军皆是当世豪杰,难道甘心将此等功业拱手让与他人,甚至屈膝于国贼之下吗?”
这番话,既分析了战胜的可能性,又描绘了胜利后的巨大收益和荣耀,直接戳中了武将们内心深处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方才还心存疑虑的凌统,眼神也开始变得热切起来。
程普、韩当等老将更是捋须点头,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整个武将群体的情绪,明显被调动了起来。
大厅内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文臣们或焦虑不安,或低声争辩;武将们则意气风发,跃跃欲试。双方的观点激烈碰撞,争论不休。
而我,始终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主位上的孙权,以及他身旁那个如同定海神针般稳坐的周瑜身上。
孙权年轻的脸庞上,此刻看不出明确的倾向。
他认真地倾听着每一方的发言,时而锁眉,时而颔首,眼神在诸葛亮、鲁肃、张昭以及几位核心将领之间流转,显然在进行着复杂的权衡。
他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压力,让所有人都明白,最终的决定权,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至于周瑜,从始至终,他都保持着一种近乎完美的平静。
他没有参与辩论,只是偶尔端起茶杯,轻轻啜饮一口,目光深邃,仿佛能够穿透这喧嚣的表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他似乎对诸葛亮的辩才颇为欣赏,嘴角偶尔会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但那笑意背后隐藏着什么,无人能够猜透。
当武将们群情激愤时,他也只是平静地看着,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棋手,在审视着整个棋盘的局势。
我心中愈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这场“舌战群儒”,无论多么精彩,终究只是一场公开的意见征询和舆论铺垫。
诸葛亮表现得再出色,也只能争取到部分人的支持,动摇一部分人的立场,但无法直接左右最终的决策。
江东的命运,最终还是系于孙权的一念之间,以及这位江东实际上的军事统帅——周瑜的态度。
要真正促成孙刘联盟,关键在于私下的沟通和利益的交换,在于能否拿出让孙权和周瑜都无法拒绝的筹码,以及让他们相信联合抗曹确实利大于弊。
想到这里,我不禁将目光再次投向周瑜。
这位与我年龄相仿,却已名满江东的美周郎,将会是接下来我“暗线”行动中,一个极其重要、也极其难以预测的关键人物。
他对我这个“刘备的参军”,又会是何种态度?
正思忖间,孙权终于抬起了手,示意众人安静。
喧闹的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诸位之言,孤皆已听闻。此事关乎江东兴亡,非同小可,孤需仔细思量。
今日议事,暂且到此。
孔明先生与子明先生远来是客,且先回驿馆歇息,待孤与公瑾及诸位重臣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他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答复,将最终的决定权,再次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我和诸葛亮对视一眼,都明白今日的公开辩论已经结束。
接下来,将是更为关键的幕后角力。
在鲁肃的陪同下,我们起身告辞,离开了这座充满了争执与算计的府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