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水军之议,初献良策 (技术交流)
猫啃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9章 水军之议,初献良策 (技术交流),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猫啃月亮,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利用地形打伏击。
“此二策,皆在以巧破拙,避实击虚。”
我总结道,
“核心在于发挥我军熟悉水文、船只灵活、单兵战技娴熟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消耗、疲惫、扰乱敌人。”
周瑜的眼睛亮了起来,看向程普:“德谋以为如何?”
程普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子明先生所言,确有道理。
袭扰与伏击,乃水战常用之法,然针对曹军不习水性之弱点,如此运用,或有奇效。”
我见火候差不多了,便抛出了一个更深入、也更接近我“私货”的建议:
“此外,昭斗胆,还有一不成熟之想法。
曹军楼船高大,利于远射,若我军小型战船靠近强攻,恐伤亡不小。
然楼船高大,重心亦高,转动不便。
若能……改进我军部分主力战船,使其更为坚固,或更为灵活,或能……”
我故意说得有些含糊,没有直接提出具体的改造方案,只是点到为止。
“哦?如何改进?” 周瑜追问道,显然对技术层面的东西更感兴趣。
“譬如,”
我斟酌着用词,
“可在船舷关键部位,加装特制的硬木或蒙上多层浸油生牛皮,以增强对箭矢、小型石弹的防护。
或可……优化船桨布局、改进帆索设计,提升船只在狭窄水域的转向和逆风航行能力?”
这些建议,一部分是基于我对船舶知识的浅薄了解,另一部分,则是有意无意地,朝着未来锦帆卫那种更注重防护、速度和灵活性的特种舟船方向引导。
特别是“浸油生牛皮”的提法,看似普通,但若结合我之前构思的“强效引火剂”……
周瑜眼中精光一闪,陷入了沉思。
他本就是精通水军之人,对船只构造、战法运用了然于胸。
我提出的这些点,虽然有些听起来寻常,有些则略显新奇,但都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可行性。
“加固船舷,优化帆桨……”
周瑜喃喃自语,似乎在快速评估这些建议的价值,
“子明先生此言,倒是提醒了瑜。我江东工匠,亦不乏能人异士,或许真可在现有船只基础上,有所精进。”
他没有立刻表示采纳,也没有深入追问细节,这很符合他的性格。
但我知道,我的话,已经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鲁肃在一旁适时地笑道:
“子明先生果然见识不凡,此番见解,实为金玉良言,于我江东水师,大有裨益啊!”
孔明也微笑着点头附和:“子明之见,切中肯綮,亮亦深以为然。”
我谦虚地拱手道:
“些许浅见,贻笑大方了。具体如何施为,还需都督与诸位将军运筹帷幄。”
这次谈话,虽然没有直接敲定联盟的细节,也没有讨论最终的决战方案,但对我个人而言,意义重大。
我成功地在周瑜这位江东军事核心人物面前,展现了自己在军事技术和战术层面的价值,而且是以一种务实、可行、不显突兀的方式。
这不仅为我后续争取“参军”身份,更深入地介入赤壁之战的筹备增加了砝码,也为我那些“秘密武器”和“科技伏笔”的登场,悄然打开了一扇门。
我知道,周瑜这样的人,绝不会轻易相信他人,但他对有真才实学、能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的人,一定会另眼相看。
离开周瑜府邸时,江风拂面,带着水汽的微凉。
我的心中,却比来时更多了几分笃定。
江东这盘棋,我落下的子,已经开始悄然发挥作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