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啃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3章 铜雀春深?言语机锋,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猫啃月亮,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斥为谣诼,然目光森然”——这是典型的外弛内张。

口头上否认,斥责为谣言,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不愿在诸葛亮这个“外人”面前显露真实情绪。

但那“森然”的目光,却暴露了他内心深处被触怒的杀意和决心。

他或许不全信曹操真有此言,但他绝对相信,以曹操的为人,一旦攻破江东,这种事情极有可能发生!

这已经不仅仅是个人荣辱,更是对整个江东士族,对孙氏基业的巨大威胁。

“反复诘问客来意,语带讥讽”

——这是他在情绪被扰动后,试图重新掌控对话主导权的表现。

通过诘问和讥讽,一方面是试探诸葛亮的真实目的(仅仅是挑拨离间,还是真心联盟?),另一方面也是在给自己时间,平复心情,思考对策。

“客从容应对,言辞更厉”

——孔明显然没有被周瑜的气势压倒,反而抓住机会,步步紧逼,将“降则受辱,战则存身”的逻辑链条,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周瑜面前。

高手过招,寸土不让。

“督起身踱步,面沉似水……半晌,冷言送客”

——踱步,是内心激烈挣扎和权衡的表现。

“面沉似水”,说明他已经将情绪完全压制下去,但内心的决定,恐怕已经开始形成。

“冷言送客”,既是维持着他作为主人和上位者的姿态,也可能是一种无声的表态

——他需要时间独自思考,或者说,他已经不需要再听诸葛亮多言了。

最后那句,“客离府,督未远送,立于阶前,望北久立”,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未远送”,符合他此刻复杂的心情和倨傲的性格。

“立于阶前,望北久立”,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蕴含了千言万语!

他在望什么?

望的是即将南下的曹操大军,望的是那片被战火笼罩的北方大地,望的是江东未来的命运!

这一刻,周瑜的内心,必然是抗曹的决心占据了上风!

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将手中的密信再次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

成了!

孔明的“智激”之策,虽然凶险,但效果显着。

周瑜这根最关键的支柱,已经被撬动了。

他的个人情感、家族荣誉、江东基业,都被曹操那无远弗届的野心和潜在的威胁,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周瑜会立刻、毫无保留地倒向我们。

他这样的人物,绝不会仅仅因为愤怒就做出最终决策。

愤怒,只是催化剂。

接下来,他必然会更加冷静地评估双方实力对比、战争风险、以及与我们(刘备集团)联合的利弊。

而这,恰恰就是我需要抓住的机会。

孔明用“势”和“情”打动了周瑜,接下来,就该轮到我用“利”和“实”来巩固他的决心,并为我们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了。

密报中虽然记录了关键的反应和对话片段,但终究是外围观察和推测,细节之处未必完全准确。

比如,诸葛亮具体引用了什么诗句(是不是真有铜雀台赋?还是类似的表达?),周瑜斥责谣言时具体说了什么,这些都需要等孔明回来后,再详细印证。

但核心信息已经足够清晰:周瑜心防已破,主战倾向已明。

我走到门口,轻轻拉开门。

外面的天色似乎比刚才亮了一些,但寒意依旧。

我低声吩咐守在门外的玄镜台人员:“密切关注鲁子敬动向,若他前往都督府或来寻我,立刻回报。”

鲁肃,作为孙刘联盟最坚定的推动者,此刻必然也在密切关注着局势。

周瑜的态度转变,他应该能很快察觉到。

而他,将是我下一步接触周瑜,并进一步施加影响的关键桥梁。

我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座隐藏在晨雾中的都督府,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一丝弧度。

周公瑾,你我之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零:闪婚大佬医生后被宠哭了

幸夷

远古七界

用户96719159

兽世小狐狸,靠生子系统赢麻了

洛书.

末世神农系统

山上有座山

你的意思是这个世界真能打牌

不曾有云

大唐仵作笔记

威士忌不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