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啃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9章 锋芒初露,江畔观操,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猫啃月亮,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风卷着江水的湿气,穿过回廊,吹得人衣袂翻飞。

我缓步走在返回临时馆舍的路上,身后那座高耸的望楼早已隐没在浓重的夜色里,但周瑜那如炬般的目光,似乎仍旧灼烧在我的背脊之上,久久未散。

鲁肃并未同行,想必是被周瑜留下了,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密谈,或者说,是周瑜单方面需要一个倾听者和缓冲带来消化今夜的冲击。

这恰好给了我独自思考和复盘的空间。

回想方才望楼上的交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的潜台词,都在我的脑海中反复回放、拆解、分析。

周瑜最后的态度,既在意料之中,又超乎预期。

他的惊疑是真实的,那份对未知力量的探究和警惕也是真实的,但最关键的是,在那层层包裹的复杂情绪之下,我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那层原本横亘在他与联盟之间的坚冰,似乎在今夜,悄然融化了一角。

不再是单纯的基于利弊权衡的犹豫,也不再是仅仅被诸葛亮的言语所“激”。

我那些“有的放矢”的战术构想,特别是针对水战细节的“奇思妙想”,像一把精准的凿子,敲开了他作为顶尖水师统帅内心最深处的壁垒。

他或许仍在怀疑我的来历和动机,但他绝不会忽视那些构想背后所蕴含的、足以改变战局走向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对于一个骄傲而务实、正面临强敌压境的统帅来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我几乎可以肯定,他接下来会对鲁肃透露出更明确的抗曹意向,甚至可能已经开始在脑海中调整原有的军事部署,将我提到的那些“可能性”纳入考量。

他或许会命令心腹去秘密查证“琉璃透镜”和“猛火油”的传闻,甚至尝试进行初步的仿制或试验。

无论他信与不信,疑与不疑,我这颗“石子”已经投入了江东决策的核心池塘,激起的涟漪,必将扩散开去。

我成功地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个极其深刻、且与诸葛亮截然不同的印记。

不再仅仅是“刘备的说客”,而是一个拥有独特战略眼光、掌握着某些“未知知识”的、值得他认真对待的“变数”。

这为我后续更深层次地介入江东军事核心,甚至在关键时刻施加影响、引入“科技线”,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这步棋,险,但值得。

回到寂静的馆舍,屏退侍从,我坐在灯下,摊开一张空白的绢帛,提笔却久久未落。

脑海中飞速运转,将今夜的得失一一梳理。

诸葛亮的“舌战群儒”与“智激周瑜”,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是正面战场的冲锋,为联盟扫清了表面的障碍,凝聚了人心,这是“明线”的胜利。

而我的行动,则是隐秘的穿插,是侧翼的突破,直击核心人物的内心,撬动了最关键的决策杠杆,这是“暗线”的布局。

我们二人,一明一暗,一公一私,看似各自为战,实则形成了某种奇妙的互补与增效。

没有孔明在前台吸引火力、营造氛围,我的私下接触便难以顺利进行;

而没有我的“点睛之笔”,仅凭孔明的激将,周瑜或许会主战,但未必会如此快、如此坚决,更不会对我这个“外人”产生如此复杂的兴趣。

这“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正是我们此次“双使赴吴”战略的核心所在。

锋芒,已经初露。坚冰,亦见微融。

但,这仅仅是开始。

周瑜的态度转变是关键,可最终拍板的,还是那位深居简出、心思难测的江东之主——孙权。

接下来,压力将汇聚到他的身上。

我需要玄镜台立刻调整重心,全力收集关于孙权及其核心决策圈(尤其是张昭等主和派)的最新动向,以及江东内部,特别是水师开始备战的具体情报。

同时,我也必须为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准备。

周瑜的“惊疑”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意味着我将受到更严密的监控和审视。

如何在不暴露核心秘密的前提下,继续施加影响,甚至将那些“奇思妙想”转化为实际的助力,将是对我智慧和应变能力的更大考验。

灯火摇曳,窗外江涛声隐隐传来,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我放下笔,走到窗前,望着沉沉夜色笼罩下的柴桑城。

心中既有完成阶段性目标的成就感,更有对未来重重挑战的清醒认知。

自那夜与周瑜在江畔望楼一番密谈,又过了三日。这三日里,柴桑城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我与孔明虽同为刘备使者,居于驿馆,但各自的活动轨迹已悄然不同。

孔明继续周旋于江东文臣武将之间,以其雄辩之才,力促孙刘联盟的大势;

而我,则更多时候选择留在驿馆,一方面消化整理玄镜台传来的各类情报,

另一方面,也在静静等待着那个关键人物——周瑜的下一步动作。

我知道,那夜的沙盘推演和水战之议,虽然令周瑜对我刮目相看,甚至可能产生了一丝惊疑,但这绝不意味着他已完全信任我,更不代表他会轻易将我这个“外人”纳入他的核心圈层。

江东大都督的城府与警惕,远非表面那般温文尔雅。

他需要时间去消化、去验证,甚至去试探。

果然,在第四日的清晨,鲁肃便亲自来到了驿馆。

“子明先生,昨日公瑾差人传话,言及先生对水战颇有见地,非纸上谈兵之辈。”

鲁肃依旧是那副温和诚恳的模样,但眼神中却多了几分探寻的意味,

“今日恰逢水军进行日常操练,公瑾特意嘱咐肃,若先生有暇,不妨同往江畔一观,也好让先生对我江东水师的实力,有个更直观的了解。”

“都督相邀?”我故作讶异地挑了挑眉,心中却是一片了然。

这名为“邀请观摩”,实为“实地考较”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周瑜是想看看,我这个能提出些新奇水战思路的人,是否真的具备观察和理解一支庞大水军实际运作的能力,抑或是仅仅懂得些奇技淫巧的空谈之辈。

这正合我意。

与其在驿馆中枯坐,依靠玄镜台那些虽精准却终究隔了一层的文字情报来推断,不如亲身去那水军大营走一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

江东水军,这支即将在赤壁战场上扮演决定性角色的力量,它的真实面貌、训练水平、装备优劣、士气高低,乃至中下层军官的素质,都是我迫切需要掌握的关键信息。

“公瑾都督盛情,昭岂敢辞?”我微笑着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有劳子敬先生引路了。”

鲁肃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似乎对我的爽快颇为满意。

他侧身让开通路,做了个“请”的手势:“先生这边请,车马已备好。”

驿馆外,两辆朴素却坚固的马车早已等候。

我与鲁肃同乘一车,车轮缓缓启动,朝着柴桑城外的江畔水军大营驶去。

车厢内,气氛略显沉静。鲁肃并非多言之人,而我此刻的心思,也早已飞向了那即将映入眼帘的江东水师。

为了打破沉默,也为了进一步获取信息,我主动开口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零:闪婚大佬医生后被宠哭了

幸夷

远古七界

用户96719159

兽世小狐狸,靠生子系统赢麻了

洛书.

末世神农系统

山上有座山

你的意思是这个世界真能打牌

不曾有云

大唐仵作笔记

威士忌不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