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地下水源,诸天万界革命,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吴笛刚刚回到东暖阁,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朱由检就急匆匆地迎上来,一脸焦急地说道:“先生,杞县的李岩派人来说有要事相商,恳请先生速去一趟。”
吴笛闻言,心中略一思索,便对朱由检说道:“你按我之前交代的去做,无需担忧。李定国将军已经率领大军前往陕西民乱地区,组建定国军,以平定那里的动乱。只要我们能稳住京城这个根本,大明就不会有太大的危机。若有不懂之处,你可询问文和与张万年二人,他们都是值得信赖的谋士。哦,对了,在京城的西北方,我从建奴手中救下了一批百姓和一批物资,你赶紧派人去接收一下。”
吴笛交代完这些事情后,也不停留,转身又像一阵风一样飘然而去。闻听吴笛已回的卞玉京刚准备和吴笛说会话,见吴笛如此匆忙,刚刚回来又立刻离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看着朱由检,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您可得快点成长起来啊,否则可真是辜负了我相公的一番苦心。”
卞玉京的话语中,既包含着对吴笛一心为民、为国操劳的感动,也流露出对他终日忙碌、不得片刻休息的心疼。
朱由检听了卞玉京的话,深感惭愧,连忙说道:“卞姑娘,您放心,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接过先生肩上的重担,让大明重现昔日的辉煌,也让先生不必再如此奔波劳累。”
且说吴笛一路马不停蹄,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杞县。远远望去,只见杞县城墙高耸,城池坚固,城门紧闭,显然是处于一种戒备森严的状态。。很多外地百姓听闻杞县有吃有穿还收容外地百姓。正在排队准备天亮后城门开启时好进入。吴笛来到城门前,向守城的士卒说道:“我是受城主李岩之邀前来的,请你代为禀报一声。”那士卒定睛一看,认出了吴笛,连忙说道:“吴先生,您稍等片刻,我这就去禀报李城主。”
吴笛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有劳你了。”士卒不敢怠慢,转身快步跑回城内,去向李岩禀报。
没过多久,李岩便带着红娘和江玉燕匆匆赶来。李岩远远地就喊道:“快快打开城门,吴先生,请进!”
吴笛迈步走进城门,与李岩等人会面。他边走边关切地问道:“杞县如今的情况怎样?有没有钻探到地下水呢?”
李岩赶忙回答道:“吴先生,杞县目前已经接纳了十万百姓,并且成功找到了五处井,成功钻探出了地下水。此外,我们还平整了五万顷粮田,为百姓们提供了耕种的土地。”
吴笛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接着说道:“做得很好,不过在这灾荒之年,水资源尤为珍贵,我们必须要节约用水。这可不是几年就能过去的灾荒,所以每一滴水都要充分利用起来。比如说,洗菜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洗手,洗完手后的水还可以拿去冲茅厕,而茅厕里的水则可以用来浇灌农田等等,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水资源了。”
“还可以使用滴管技术,”吴笛详细地解释道,“我们可以先用水车将水提升到高处,然后用大的罐子将水储存起来。接着,在田里铺设竹管,将每一根竹管都连接到每一颗小麦的位置,并在每个连接处留下一个细小的孔。这样,每隔一炷香的时间,就会有一滴水从孔中滴出,精准地滴落在小麦的根部。这种方法既能够保障作物得到足够的水分,又能最大程度地节约用水,可谓一举两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