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名琪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章 紫宸炊烟,穿书之谋凰,墨名琪妙,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晨光熹微,淡青色的天幕边缘晕染开一抹暖金。孤城废墟之上,炊烟袅袅,与尚未散尽的薄雾交融,织成一片朦胧的纱幕,笼罩着城西那片新绿初绽的坡地。湿润的泥土气息混合着草木灰烬的余味,还有远处临时灶棚里飘来的、朱嬷嬷那标志性的豆豉香气,构成了这片新生之地独特的晨曲。坡地边缘,那小小的土堆上,几株忍冬藤芽已悄然舒展出两片嫩绿的叶子,细细的藤蔓缠绕着泥土,缠绕着顶端那枚温润的骨笛。骨笛在晨风中发出极细微的嗡鸣,清越悠扬,与坡地另一端传来的、人群合力牵引新式曲辕犁试耕的号子声遥遥相和。
“嘿——哟!加把劲——哟!”
“稳住——走——哟!”
黝黑巨大的新犁,如同沉默而坚定的巨兽,在十数条结实的麻绳牵引下,被十几名精壮汉子奋力拉着,缓缓破开沉睡了一冬的板结土地。深褐色的泥土如同波浪般向两侧翻卷,露出底下湿润肥沃的深色土层,散发出浓烈而清新的土腥气。巨大的犁铧闪烁着沉甸甸的乌光,流畅饱满的弧线切割着大地,牵引横梁上缠绕的三色穗带——玄色的磁石粉线、赤红的天蚕丝、灿金的狐裘金线——随着犁铧的前进而轻轻摇曳,在晨光下流溢着奇异的光彩。
白宸站在田垄高处,竹青长袍的下摆被晨露沾湿,留下深色的水痕。他静静看着下方热火朝天的景象。人群的号子声、泥土被破开的沉闷声响、汉子们粗重的喘息与汗水的咸腥气扑面而来。他腰间悬着的九连环早已解开,只剩下几枚冰冷的金属环安静地贴着衣料。目光掠过那翻涌的泥土波浪,掠过犁铧上缠绕的穗带,最终落在牵引的人群中一个异常魁梧的身影上——铁鹰。他赤裸着古铜色的上身,肌肉块块坟起,汗水如同小溪般在油亮的皮肤上流淌,汇入腰间那条嵌满金珠的宽厚腰带。每一次奋力拉绳,他口中发出的低吼都带着西秦葬歌特有的苍凉调子,沉重而充满力量。他左肩那片模糊的、象征着消失国土的刺青,在汗水的浸润下仿佛也鲜活了几分。
“主上,”叶承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兴奋,从白宸身后传来。他青衫的袖口沾满了泥点和草屑,那缕永不消散的槐花蜜香被浓重的泥土气息彻底掩盖。他左手托着黄铜小算盘,右手手指正飞快地拨动算珠,发出细密如雨点的“噼啪”声。“深达一尺二寸!省力近半!按此推算,今秋亩产……”他拨算盘时,第三指习惯性地翘起,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翻倍有望!翻倍有望啊!”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精光,那是对丰收最直接的渴望。
白宸的目光却越过欢腾的人群,投向坡地另一侧。崔璃正站在一架改良过的巨大水车旁。水车低沉的呜咽声与竹筒分流的哗哗水声是这片土地的背景音。她依旧是一身玄色襦裙,裙摆上沾染的磁石粉末在晨光下如同散落的星尘。她专注地调试着水车齿轮组连接处的一个小型棘轮装置,纤细的手指灵巧地拨弄着青铜齿牙,指尖昨夜被竹刺划破的细小伤口结了一层薄薄的血痂。几缕被水雾打湿的乌黑发丝贴在光洁的额角,她似乎毫无察觉,冷冽的侧脸在晨光中透出一种近乎雕塑般的专注。调试间,她左耳悬着的那枚精巧青铜齿轮耳坠微微晃动,齿尖闪烁着幽冷的微光。
“崔姑娘昨夜送来的齿轮组,解决了深浅调节的卡涩。”叶承云顺着白宸的目光望去,语气带着由衷的钦佩,“若非此物,这巨犁也难以如此顺畅深耕。”
白宸微微颔首,未置一词。他的视线转向更远处田埂的尽头。燕无霜独自一人站在那里,靛蓝粗布短打在晨风中勾勒出挺拔的身形。她怀中依旧抱着那枚骨笛,目光却并未落在喧闹的耕田上,而是投向更广阔的、尚待开垦的荒芜坡地。蜜色的脸庞迎着晨光,眉宇间少了几分往日的暴戾,多了几分沉静的思索。她脚边,散落着几根被丢弃的、用来驱赶偶尔靠近田垄的山羊的细长竹鞭。晨风吹动她束在脑后的长发,发辫中,几缕坚韧异常、色泽暗红的天蚕丝若隐若现。
而萧明凰,则如同飘忽的云彩,不知何时已从耕田边缘移步到了坡地高处临时搭建的草棚下。那里支着一口大锅,钟离正佝偻着背,用他仅存的几根手指,极其专注地撇着锅里翻滚米粥的浮沫。动作一丝不苟,带着前朝宫廷的刻板痕迹。萧明凰裹着雪白的狐裘,在这烟火气十足的草棚里显得格格不入。她微微蹙着秀眉,小心地提着狐裘下摆,以免沾上地上的泥污。雪玉般的脸颊上,一点被晨风吹起的草木灰烬落在鼻尖,她立刻嫌恶地侧过脸,用一方素白的丝帕轻轻擦拭,染着鲜红豆蔻的指甲在晨光下闪着润泽的光。她看着钟离撇浮沫的动作,那双天生含情的眼眸里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随即又恢复了惯有的慵懒,目光投向远方耕作的景象,红唇边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
白宸收回目光,转身走向废墟深处。那里,曾是侯府最核心的书库所在,如今虽只剩断壁残垣,但一间用厚实木料和泥灰临时加固出的密室尚算完好。空气中弥漫着陈年书卷的淡淡霉味、新木的清香,还有一种特殊的、微带辛辣的草木气息——那是为了防蛀而撒下的花椒和芸草粉的味道。
密室中央,一张宽大的、由拆下的厚重门板临时拼成的木案上,静静放置着那个名动天下的九转玲珑匣。匣体由深紫檀木打造,表面布满繁复玄奥的榫卯接缝,在从高窗斜射进来的晨光中,泛着温润内敛的幽光。这便是昔日象征无上权柄的玉玺之匣,其内暗藏的机巧曾困锁虎符,搅动风云。
叶承云跟着白宸走进密室,目光落在紫檀木匣上,呼吸下意识地放轻了。他袖中的算盘也停止了拨动。
白宸走到案前,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匣盖冰冷的表面。指尖触碰到那些精密榫卯的接缝处,感受到其下蕴含的千钧之重。他右手的小指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源自旧伤的隐痛——那是现代车祸遗留的痕迹,此刻却仿佛与这匣子承载的古老秘密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共鸣。他没有立刻开启,而是转身走向密室一侧高大的书架。
书架上并非古籍,而是堆积如山的、各式各样的竹简、木牍、麻纸、甚至还有鞣制过的兽皮。这些都是孤城重建以来,由白宸口述指导,崔璃绘图注解,叶承云组织人手抄录编纂,汇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农业、水利、匠作、商贸乃至基础算学、简易医术的实用典籍。空气里弥漫着新墨的松烟香气、竹木的清新、以及兽皮特有的微腥。
白宸的目光扫过这些承载着“生民之重”的简牍,最终停留在一摞用厚实桑皮纸仔细包裹、以蜡封口的书册上。这便是他与崔璃、叶承云等人耗费无数日夜,融汇古今智慧,结合孤城实际,呕心沥血编纂而成的《农政全书》手稿。他伸出手,指尖拂过那层光滑微凉的蜡封,仿佛能感受到其下文字蕴含的滚烫力量。他小心地捧起这摞书册,转身,将其郑重地放回到紫檀木匣旁。
“主上,真要……”叶承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艰涩,他看着那象征着至尊权柄的匣子,又看看那摞朴实的农书,“将此匣,永藏此书?”
白宸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案上一支饱蘸浓墨的紫毫笔,笔尖悬在《农政全书》最上面一册空白的扉页上方。晨光透过高窗,在他挺拔的身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脑海中瞬间掠过无数画面:现代金融市场的瞬息万变,穿书而来时原身被凌迟的剧痛与绝望,孤城断壁残垣间的饿殍,水车转动时带起的水花,新犁破开泥土的深沉力量,三位女主或冷冽、或暴烈、或妩媚却都蕴含着生机的脸庞……最终,千头万绪归于笔尖。他手腕沉稳落下,铁画银钩,四个大字力透纸背:
**授民以生**
墨迹淋漓,带着一种破开混沌的决然与沉甸甸的期许。
“权柄之匣,当藏生民之书。”白宸放下笔,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敲击在紫檀木上,“玉玺虎符,可定一时疆域;此中之策,方为立世根基。”他拿起那摞蜡封的《农政全书》,小心地、一册册放入深邃的九转玲珑匣中。书册与匣内精密的榫卯结构严丝合缝,仿佛这本就是它们应有的归宿。最后,他拿起一块早已准备好的、融入了特殊防蛀草药和崔璃提供的磁石粉末的特制蜡块,在烛火上烘烤软化。
就在这时,密室的木门被轻轻推开。
崔璃当先走了进来。她玄色的裙摆拂过门槛,带进一丝外面田野的湿润气息和草木灰烬的味道。她似乎刚从水车旁离开,指尖还残留着调试齿轮时沾染的些许油污,昨夜划破的伤口被衬得更加显眼。她目光扫过案上敞开的紫檀木匣,看到匣中整齐码放的《农政全书》,冷冽的眼眸深处,那点映照过炉火的微光似乎闪烁了一下。
紧接着是燕无霜。她抱着骨笛,靛蓝粗布短打上沾着清晨草叶的露水。蜜色的脸庞在密室略显昏暗的光线下显得轮廓分明。她看了一眼匣子,又看了看白宸手中那块融化的蜡,抱着骨笛的手臂紧了紧,没有言语。
最后是萧明凰。她袅袅娜娜地步入,雪白的狐裘在幽暗的室内如同自带光晕,瞬间驱散了书卷的沉闷。她依旧小心地提着下摆,染着豆蔻的指尖轻轻拂过门框,仿佛嫌弃上面的灰尘。她目光落在白宸刚写下的“授民以生”四个大字上,红唇边那抹惯有的笑意似乎凝滞了一瞬,随即化作更深邃的、难以捉摸的弧度。她走到案前,目光扫过匣子,又落在白宸烘烤蜡块的手上。
白宸将融化的、散发着淡淡草药清香的蜡液,均匀地浇淋在匣内书册的蜡封口上,进行最后的密封加固。滚烫的蜡液流淌,覆盖了“授民以生”的墨迹,也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窥探与侵蚀。做完这一切,他放下烛火,看向案前的三位女子。
无需言语。一种奇异的默契在四人之间流转。
崔璃第一个伸出手。她动作干脆利落,毫无犹豫。左手挽起右臂玄色的宽大袖口,露出半截欺霜赛雪的小臂。右手则从发髻间拔下了那支从不离身的、尾端镶嵌着青铜齿轮的乌木发簪。簪尖幽蓝,曾饮血无数。她看也未看,反手握住簪身,锋利的簪尖对着自己鬓边一缕垂落的青丝,轻轻一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