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章 火铳纹章,穿越宋末,海上发家,先滨,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元二十四年七月初七,琼州学宫的青铜鼎中飘着甜火艾草香,燕红叶的红金战袍在礼乐声中首次完整亮相。八名黎汉绣娘耗时三月完成的纹章绣工,正通过火铳纹的蜕变诉说着文明的升维 —— 曾经象征杀戮的枪管,如今化作沉甸甸的稻穗,扳机护圈弯成犁柄形状,枪托处的铁蚱蜢振翅托起整幅黎锦织纹,翅脉间还绣着雷生试耕时留下的稚嫩手印。

“看这扳机,” 周益指着战袍腰部的金绣,“当年火铳击发的弧度,现在刚好让耕夫握住犁把。” 他的手指划过绣线,发现每根金丝都暗藏玄机:枪管部分用硝石粉末染色,在阳光下会显形出《琼州新令》的屯田条文;稻穗的颗粒数对应着黎汉元三族的人口比例,颗颗都嵌着极小的甜火结晶。

张老的金器刻刀被供奉在学宫明伦堂的檀木架上,刀柄的 “天工” 纹旁新刻了行小字:“火不弑民,方为天工”。当新学徒铁木真握住刻刀,周益要求他在火铳模型上刻下这四字,刻痕深度必须与甜火结晶的分子间距(0.73 纳米)完全一致 —— 这是张老临终前留下的 “技术伦理测试”,确保每个掌握火器改造术的匠人,都将伦理刻进技术的 dNA。

雷火书院的火器拆解课上,十六岁的黎族少女阿莎正用柳叶刀拆解火铳扳机。她的黎锦围裙上别着 “铁蚱蜢勋章”—— 上周她将火铳弹簧改造成纺织机的提花钩,获得了书院最高荣誉。“注意看,” 她向元军后裔学徒演示,“扳机的弧形正好卡住织机的经纬线,就像当年卡住火药的击发雷汞。”

教室中央的展柜里,陈列着历代火铳的蜕变标本:1284 年的战铳刻满弹痕,1285 年的耕铳开始出现犁铧改装痕迹,如今的 “纹章火铳” 则完全褪去金属冷光,枪管表面用错金术嵌着黎汉双文的农谚,扳机护圈焊接着三角梅形状的铜片,成为名符其实的 “播种机部件”。

“记住,” 书院教习阿木举起最新改良的纺织机,其核心传动轴正是火铳枪管,“当你们重组火器零件时,不是在制造武器,而是在编织文明的经纬。” 他指向机器上的铁蚱蜢勋章,勋章的枪管部分其实是空心的,里面永远装着当季的新种子 —— 这是书院对 “技术纹章” 的终极定义:让暴力的载体,永远盛放希望的萌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上掉下个眼珠般的林妹妹

瞎爷的江湖

卧底中捡了一个假罪犯

南极港

凡人道碑

四季如春的峰峰

我在大乾当破产少爷

用户19259461

重生七零,神医娇妻的虐渣日常

梧桐羽墨

百战百胜,从晋西北到长津湖!

我懒得打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