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厦门炮台哑火案
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章 厦门炮台哑火案,耕种姨妈肥沃的土地精彩章节概括,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状况?\"郑国忠冷笑,\"不过是火药受潮,炮管保养不善,何劳刑部大员亲自过问?\"
\"恐怕不止如此。\"李辰浩直视郑国忠,\"炮弹内填沙土,炮管薄如蝉翼,这已不是疏忽,而是渎职重罪!\"
郑国忠猛地拍案:\"放肆!你是在指控本官吗?那些军械可是经过工部、兵部层层验收!\"
\"正因如此,\"李辰浩寸步不让,\"下官更要查个水落石出。若有人在中饱私囊,致使海防形同虚设,英夷今日敢试探,明日就敢长驱直入!\"
郑国忠脸色阴晴不定,最终冷哼一声:\"好!本官倒要看看你能查出什么!但记住,没有确凿证据前,若敢污蔑朝廷大员,休怪本官不讲情面!\"
离开衙门,李辰浩立刻前往\"福隆号\"商行,却发现大门紧闭,账房已人去楼空。邻居说,东家三天前就带着家眷乘船去了广州。
线索似乎断了。但当晚,张铁锁悄悄来见,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炮台库房里还藏着半车未使用的\"新火药\",是上次验收时特意留下的样品。
\"老汉偷了一包,\"张铁锁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大人请看。\"
李辰浩打开纸包,里面的\"火药\"呈诡异的灰白色,捻在指尖毫无爆燃性,反而有股刺鼻的石灰味。
\"这不是火药,是石灰掺了少量硝石!\"
张铁锁点头:\"还有更怪的。老汉发现这些假火药的袋子,和真火药袋子针脚不一样。真的都是双线缝边,假的是单线。\"
这个细节让李辰浩眼前一亮。他连夜带人突袭了商行仓库,在废弃的库房里找到几卷账册和一堆空袋子。比对针脚,果然与假火药袋子一致。更关键的是,在一本私账中,发现了\"银渣铁三百担,付周府\"的记录!
就在李辰浩准备深挖时,王勇匆匆来报:郑国忠突然下令,以\"整顿防务\"为名,要拆除南炮台所有旧炮,换装\"新式火炮\"!
\"这是要毁灭证据!\"李辰浩立刻带人赶往炮台,却见官兵已开始拆卸。张铁锁死死抱着他那门老炮,被几个兵丁拳打脚踢。
\"住手!\"李辰浩厉喝,\"这些炮是重要物证,谁敢动?\"
带队的千总面露难色:\"李大人,这是总督大人亲令...\"
\"本官奉皇命查案,一切防务暂由本官节制!\"李辰浩亮出尚方宝剑,\"再有擅动者,以通敌论处!\"
官兵们这才退下。张铁锁满脸是血,却仍紧抱着炮身不放:\"大人...这门炮在,厦门就在啊...\"
李辰浩扶起老人,心中怒火翻腾。郑国忠如此急切地销毁证据,背后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决定兵行险着——夜探总督行辕!
借着夜色掩护,李辰浩潜入郑国忠的书房。在翻检案卷时,他发现书架后有个暗格。里面藏着一叠信函,最上面一封竟是英文所写,落款是\"J. Elliot\"——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华代表义律!
信中虽多是商务辞令,但有一句格外刺眼:\"...阁下提供的军事情报极为珍贵,尤其关于火炮射程的细节...\"
李辰浩正欲细看,忽听门外脚步声逼近。他迅速将信藏入怀中,刚躲到屏风后,郑国忠就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一个黑衣人。
\"东西都处理干净了?\"郑国忠声音阴沉。
\"大人放心,'福隆号'的船已经沉了,死无对证。\"黑衣人答道,\"只是...那李辰浩手上有尚方宝剑,不好硬来。\"
郑国忠冷笑:\"那就让他'意外'消失。记住,做得干净些,像上次对付那个水师千总一样...\"
李辰浩屏住呼吸。水师千总?莫非是指之前银库案中\"因病\"未能执行押运任务的郑大猷?
黑衣人离开后,李辰浩正想悄悄退出,却不慎碰倒了案头的笔架。郑国忠厉喝:\"谁?!\"
李辰浩当机立断,破窗而出。身后传来郑国忠的尖叫:\"抓刺客!\"
总督府的侍卫倾巢而出,火把将夜空照得通明。李辰浩在巷陌中疾奔,身后追兵越来越近。就在危急时刻,一艘小渔船悄然靠岸,张铁锁和王勇在船上焦急招手。
李辰浩纵身跳上渔船,小船立刻划向港外。岸上,追兵的火把连成一条火龙,却终究晚了一步。
\"大人,现在去哪?\"王勇气喘吁吁地问。
李辰浩望向漆黑的海面,又摸了摸怀中的密信:\"去福州。这案子,该请巡抚大人主持公道了。\"
渔船驶入浓雾中,厦门岛的轮廓渐渐模糊。但李辰浩知道,这场关乎国家海防安危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