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4章 惊雷夜,明渣的逆袭,浮沉的命运,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位于仪凤门外的静海寺,北倚狮子山、西临护城河,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寺名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规模宏大,殿宇林立,占地三十余亩,为金陵律寺之冠。

月色下,大雄宝殿后,寺内后院,堆满了挖掘出来的黄土。而一筐筐的黄土仍从地道里面不停地移出,一根根木桩不断传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古树下,朱和垚靠在椅子上,看着工兵们忙活,听着外面的江水声和昆虫鸣叫声,静静地躺着,一动不动。

静海寺,他后世有幸来过两次,都是团体出游,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只知道这里曾是清末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议约地,其他一概不知。

四殿、六堂、四亭,方丈室、楼、阁、画廊等,如此大的规模,眼花缭乱,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可惜,他此刻是来救人的,并没有心情游览此处,不过匆匆一过客而已。

“大人,你说我们现在在这里忙活,要死要活的,百年后,还有人记得我们吗?”

李行中忽然说道,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他身上,让他的神情看起来有些迷离。

“百年之后的事,还在乎他做甚?”

赵国豪摇摇头,轻声道:“现在只要想着好好杀敌,其它的事情,救完人再说!”

陈遘低声道:“也不知道,李大小姐在里面怎么样了?”

郑明珠兴致勃勃,轻轻捅了桶赵国豪胳膊,小声道:“赵国豪,那个李若男与大人的事情,你再给我说说。”

赵国豪看了看朱和垚,后者闭目养神,并没有什么反应。

“你不是什么都知道了吗,还想知道什么?”

赵国豪淡淡一句。

李仲麟把郑明珠拉到一旁,低声道:“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

李仲麟与郑明珠窃窃私语,院中几人的议论声,慢慢弱了下去。

院中没有亮灯,朱和垚借着月色端起茶杯,慢慢喝了起来。树影婆娑,院墙周围影影绰绰,都是守卫的将士。地道已经快挖通,全军开始戒备,随时准备攻城。

鉴于南京城墙的坚固程度,朱和垚只有按照历史上太平军攻破南京城墙的经验,整整三大棺材的火药用量。

以他对火药配方的掌握和改进,不至于比太平军的火药质量差。而用药量上丝毫不少,应该效果不比太平军差,而静海寺有大量的殿宇房屋作为掩饰,可以保证挖掘地道不被城头的清军发觉。

不过,用药量的加大,使得挖掘的地道也大,宽了不少,同样,工作量也大了不少。工兵们一个个赤裸着上身,满身泥汗,奋力挖掘。

工兵们都是矿工出身,有着丰富的挖掘经验,如何打木桩,加固地道,防止坍塌;如何留气孔,保证通气,通风;如何排水,使地道方便前行,工兵们手到擒来,不用朱和垚担心。

为了掩护地道的挖掘,迷惑守城的清军,义军水师,以及仪凤门清凉门一线的炮兵,不断发炮迷惑清军,使得城头的清军疲于应付,不知对方何时攻城。

隆隆的炮声不但让城上的清军仓皇躲避,也掩盖了工兵们挖掘地道的声音。清军大概也没有想到,义军会用爆破的方式来破城。

在他们的印象中,南京城墙固若金汤,无法正面摧毁,只能硬攻。

城墙底下,空气并不新鲜,还有些发闷,不过,随着城砖一块块被挖了出来,混浊似乎消失了许多。一块块城砖被传了出去,大约有三米深的样子,工兵们停止了挖掘。

城墙厚约八米,还没有挖到城墙中间,再向里面挖,恐怕会被城里的清军发现,功亏一篑。

“抬棺材!”

蒋忠轻声下令,

三个棺材被抬了进去,上层已经用薄木板钉好。三个棺材依次摆好,刚好填满深洞。

“检查导火绳!”

蒋忠再次吩咐下去。

导火索用干燥的油纸包裹,装在一个个中空的竹竿里,架在墙上留下的小槽里,然后固定和,以确免与地面接触被打湿。方虎逐一检查,确信没有问差漏。但为了安全,导火绳也只有三十多米,只不过燃烧速度慢些,足够点燃者跑出地道。

“去向大人禀报!”

蒋忠精疲力尽,擦了擦满脸的泥水。

方虎摇摇头:“还是你去吧。我比你年纪小,跑的快。就交给我吧。”

蒋忠点点头,肃然道:“方虎兄弟,那就拜托了。”

“放心吧!军令如山,我自然晓得!”

方虎一本正经回道。

蒋忠出来禀报,朱和垚点点头,看了看夜色,这恐怕是黎明前的黑暗吧。

“现在什么时辰?”

“回将军,刚过五更,时辰刚刚好。”

“再等等,再过半个时辰,全军开始攻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

我有五百块

重回前夫校草时,跪求我十年后别离

乱步非鱼

权途:从乡镇科员开始

超级老王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天命傀相

唐腊八

穿越异世:皇帝太无情

鎏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