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丙辰之秋(中),明渣的逆袭,浮沉的命运,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叛军攻城,这二人带旗兵及家眷出逃,被叛军追杀,死伤大半,丢了镇江城。
他们怎么不像镇江水师总兵施琅,以及江南提督王之鼎一样,战死沙场啊?
“皇上饶命啊!”
“皇上开恩啊!”
江苏巡抚桂良殷鉴在前,李煦与塞楞额不敢辩解,只是猛磕头,“咚咚”作响。
“李煦塞楞额失陷镇江、败绩遁走,二人免死,革职,鞭一百,发包衣下辛者库为奴。俱籍没家产!”
玄烨说完,嫌恶地摆摆手,李煦与塞楞额面如土色,赶紧谢恩,随即被押了下去。
“江南总督总督阿席熙,与其他法固达、巴尔哈等,俱革职,免死,鞭一百,籍没为奴!”
又是一阵雷霆雨露,罪臣纷纷被压了下去。
“江宁将军额楚不幸战死,赠其为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赐谥忠贞。”
“江南提督王之鼎,父子忠于王命,俱奋勇战死,赠王之鼎太子少保,谥忠毅。其子王毓贤袭爵。”
“镇江水师总兵施琅,父子俱战死,赠施琅兵部尚书、太子太傅,谥文毅,其子施世骝袭爵。”
处置了战事不力的罪臣,又嘉奖了忠勇之士,群臣肃然,玄烨又不得不回到了战事上来。
“都不要藏着掖着,装聋作哑了。大清到了危机存亡时刻,群策群力。多事之秋,江南失陷,事关天下根本,如何攻略江南,都说说吧。”
玄烨嘴里说着,心里又岂不知道,如今的朝廷几乎无兵可派。
京城虽然还有数万旗兵,可他们能打仗吗?
皇上的目光在众臣身上游荡,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硬着头皮上奏。
“皇上,浙江叛军兵强马壮,数万之众,其战力不可小觑。江南为漕运要地,京师所需供养,大都来自于东南。如今之计,我军必要夺回江南。或可从江西调兵,先夺回江宁,再一一恢复镇江苏州杭州等地。”
索额图的话在大殿上飘荡,群臣中有人站起身来,却是裕亲王福全。
“索额图,从江西调兵,江西怎么办?湖广江西互为犄角,江西一旦缺兵少将,湖广大军,能抵住吴三桂的叛军吗?万一吴三桂过江,却该如何?”
福全的话,引起一片叽叽喳喳,明珠立刻奏道:“皇上,以奴才所见,吴三桂垂垂老矣,妄图划江而治,必不会过江。漕运为国之根本,如索额图所说,可从江西调兵入江南,尽快破了江宁,恢复江南半壁。”
“皇上,天下供应,半数来自江南。请皇上下旨,速速调兵平叛,剿灭浙江叛军……”
“皇上,吴三桂兵强马壮,湖广江西战事胶着,不可轻易调兵。皇上可从草原各部征调兵马……”
“皇上,以奴才所见,不如征发京城八旗子弟,挥兵南下,剿灭叛逆……”
群臣纷纷禁言,年轻的皇帝胸中热血沸腾,他看着那些禁口不言的臣子们,尤其是那些汉臣,眉头一皱。
“黄锡衮,陈廷敬,朕要御驾亲征,你们觉得如何?”
浙江叛军凶猛,杭州黄家是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已经懒得追究了。
“皇上圣明!漕运关乎国之根本,天下安宁,皇上御驾亲征,定会三军用命,一举平定江南!”
“皇上英明神武,臣愿为马前卒,为皇上冲锋陷阵,以死报于君王!”
黄锡衮与陈廷敬赶紧走出列班,跪倒在殿上,慨然回话。
“好!”
玄烨面红耳赤,猛然自御座上站起身来,奋然道:“太祖太宗打下的江山,岂能断送在朕的手里。为大清江山计,朕要御驾亲征,一举荡平江南贼寇!”
“御驾亲征?”
看着大殿上神色慨然的皇上,许多臣子,一时都被吓到。
皇上年轻气盛,黄锡衮和陈廷敬两个王八蛋,怎么还给怂恿蛊惑上了?
“皇上身系大清江山,不可轻易涉险。皇上三思。”
“皇上,臣愿领兵南下,为皇上分忧!”
“奴才愿代皇上南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群臣纷纷出来劝说,倔强的皇帝心头战意熊熊,却是不为所动。
“朕意已决,休再再劝。从草原各部征调兵马,尽发京城旗兵,再从民间募兵,朕要御驾亲征,平了江南叛军!”
太祖太宗戎马倥偬,闯下泼天一般的功业,都是经历了重重考验。
这也是他必须经历的一番磨砺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