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流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偶遇郭嘉,龙吟三国,小川流水,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哈哈哈哈哈!”郭嘉突然爆发出一阵畅快淋漓的大笑,眼中那洞悉一切的冷静瞬间被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巨大惊喜所取代。他快速大步上前,一把扶住因激动而摇晃的戏忠。
“志才兄!果然是你!方才听你咳声,观你神思,我便觉眼熟!只是万没想到,万没想到会在这东海郡的尸骸堆旁、在这荒庙下重逢!你这身子?……唉!”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也夹杂着对老友病体的担忧。
“奉孝!真的是你!”戏志才反手紧紧抓住郭嘉的手臂,苍白的脸上因为激动泛起病态的潮红,眼中闪烁着泪光,“自颍川一别,音讯全无!都说你游历天下,踪迹难寻,怎会……怎会在此地?还……还弄成这般……”他目光扫过郭嘉那身沾着泥点、还带着乱葬岗气息的粗麻白衣,后面的话哽在喉中,百感交集。
太史慈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眼中警惕未消,但按着刀柄的手已悄然松了几分,浓眉紧锁,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转折感到困惑。
我心中的惊骇也迅速被巨大的惊愕和好奇所取代。颍川名士!志才的故交!眼前这白衣少年,竟是颍川郭嘉!那个传闻中放荡不羁、智计百出却又行踪飘忽的鬼才!
“此地非叙旧之所!”郭嘉迅速从重逢的喜悦中抽身,他看了一眼我们。
“志才兄,还有这位……”他目光转向我,带着了然的笑意,“……以及这位壮士,我知道附近有个去处!”
当下再无犹豫。郭嘉显然对这片荒凉之地极为熟悉,他搀扶着激动难抑、气息不稳的戏忠,在前引路。太史慈护持着我,紧随其后。我们迅速离开土地庙,借着断壁残垣和荒草丛的掩护,七拐八绕,竟在离官道不远的一个隐蔽山坡后,找到了一处半塌的土窑洞。洞口被茂密的藤蔓遮掩,若非郭嘉指引,极难发现。
借着洞口藤蔓缝隙透入的微光,戏忠紧紧握着郭嘉的手,仿佛怕他再次消失不见,声音依旧带着激动后的颤抖:“奉孝!这些年……你究竟去了何处?为何流落至此?你可知……颍川故人,多已失散……”
郭嘉背靠着冰冷的土壁,脸上重逢的喜悦淡去,重新浮现出那种惯有的、带着一丝倦怠的慵懒笑意,只是眼底深处,多了几分复杂的感慨。
“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他随意地掸了掸白衣上的尘土,仿佛掸去的是过往的烟尘,“自颍川而出,北上青州,观袁本初帐下谋士如云,却多务虚名,内斗不休;南下荆襄,刘景升坐守之犬,空谈仁义,难成大事;也曾西入关中,彼时李傕、郭汜乱政,豺狼当道,民不聊生……兜兜转转,便到了这徐州之地。
本想看看那位‘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曹孟德是何等人物,却正赶上他与吕布打得不可开交,兵连祸结,白骨盈野。一路行来,所见无非是烽烟、饥荒、流民、白骨……呵,这煌煌大汉,早已病入膏肓了。”
戏忠重重叹了口气,看向我:“主公,此乃我颍川故友,郭嘉郭奉孝!奉孝之才,胜我十倍!天文地理,兵书战策,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尤擅洞察人心,料敌先机!当年在颍川,便有‘鬼才’之称!”
我早已心中了然,此刻郑重地向郭嘉拱手:“在下罗业,罗文通。久闻颍川郭奉孝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郭嘉微微一笑,坦然受了这一礼,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带着审视与探究:“罗冀州仁义之名,嘉亦有所闻。今日一见……嗯,名不虚传。”他话锋一转,带着点促狭,“只是这徐州的担子,可不好挑啊。”
“正欲向先生请教!”我恳切地说道,“先生游历天下,洞悉时局,又深谙韬略。业新领徐州,内忧外患,如履薄冰。还请先生不吝赐教!”戏忠也急切地看着郭嘉,显然这也是他心中最大的困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