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流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两军会师,龙吟三国,小川流水,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广陵,长江北岸重镇,扼淮泗入江之咽喉,控南北漕运之枢纽。城高池深,商贾云集,富甲一方。太守陈珪,老谋深算;其子陈登,字元龙,更是智计深远,有“湖海之士”美誉。这对父子犹如盘踞在广陵的卧龙,表面臣服于占据徐州的陶谦,实则心怀汉室,审时度势。

当宛陵陷落、孙策大军北上的消息如同惊雷般传到广陵,陈珪书房内的烛火彻夜未熄。老成持重的陈珪忧心忡忡:“元龙,孙策小儿,挟破丹阳之威,兵锋正锐。其志在广陵,意在锁钥江北,窥视徐州。我广陵虽有坚城,然兵微将寡,恐难久持。下邳大将军处,必须求援!”

陈登星目微凝,沉吟道:“父亲所言极是。如今徐州已归附罗业大将军,其麾下猛将如云,更有贾文和这等智囊坐镇下邳。唇亡齿寒之理,贾诩必知。当速遣心腹,星夜疾驰下邳,陈明利害,请发援兵!信中需强调,孙策若得广陵,则徐州门户洞开,大将军亦将寝食难安!”

求援信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向下邳。与此同时,陈登父子并未坐以待毙。他们一边加固城防,囤积粮草,征发民壮;一边派出大量细作,严密监视孙策大军动向及长江水道。广陵城如同一只警觉的刺猬,迅速蜷缩起身体,竖起了尖刺。

下邳,徐州州牧府。一直沉默的监军贾诩缓缓看向身旁的太史慈,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孙策新破丹阳,士气如虹,不可小觑。广陵若失,非但江北屏障尽丧,孙策更可顺淮泗而上,直逼下邳!此乃心腹之患,不可不救。”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心想:太史子义(太史慈字),忠勇无双,武艺绝伦,更兼熟稔江东地理人情。可令其率精兵两万,火速驰援广陵!一则解广陵燃眉之急;二则,亦可向陈珪父子示好,稳固徐州南翼。

“太史将军,点齐两万兵马,即刻南下广陵!务必守住城池,击退孙策!”

“末将领命”太史慈拱手道。

就在太史慈率领两万步骑混合大军,浩浩荡荡开出下邳南门,沿着泗水疾驰南下之际,另一支风尘仆仆却杀气腾腾的骑兵部队,也正从西南方向,如利箭般射向广陵地界——正是刚刚在断龙岗“送”走袁术、奉命北撤徐州的张任、赵云铁骑!两支肩负不同使命却目标地意外重合的雄师,在广陵郡西北的“三岔驿”附近,迎头相遇!

烟尘滚滚,旌旗蔽日。张任、赵云的精骑,玄甲与银甲分明,虽经长途跋涉,但那股百战余生的锋锐之气丝毫未减,如同出鞘的利刃。太史慈的大军则以步卒为主,辅以骑兵,阵型严整,透着一股沉稳厚重的力量感,为首的太史慈,身披赤铜甲,手持月牙戟,虎目含威,气势逼人。

双方前锋斥候几乎同时发现对方,紧张的气氛瞬间弥漫。张任、赵云勒马,警惕地望向这支打着“吕”字旗号的庞大军队。太史慈也挥手止住大军,凝神打量这支突然出现的精锐骑兵。

“前方可是伯岐将军、子龙将军?”太史慈声若洪钟,率先发问,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与求证。

张任策马上前,抱拳沉声道:“正是!敢问你是?”

“东莱太史慈!奉监军贾大人之命,率军驰援广陵,抵御孙策!”太史慈朗声回应,目光扫过张任、赵云身后肃杀的骑阵,“二位将军不知意欲何往?”

赵云银枪微顿,声音清朗:“太子义将军别来无恙啊。我与师兄奉大将军之命,自淮南北撤徐州,途经此地。闻孙策北上犯广陵,正欲探听军情。”他敏锐地捕捉到“抵御孙策”四字,与张任交换了一个眼神。

太史慈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脸上露出豪迈的笑容:“哈哈!原来如此!二位将军威震淮南,诛杀逆贼袁术,慈久仰大名!张任将军,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孙策狼子野心,欲夺广陵,窥视中原。二位将军既至,何不与我等同往广陵,共破孙策?集我双方之力,必叫那江东小儿铩羽而归!”

张任心念电转。他们本意是撤回下邳休整,但孙策兵锋正盛,若广陵有失,徐州南部门户洞开,对他们这支客军也非好事。太史慈其提议颇具诱惑。他看向赵云,赵云微微颔首,显然也认同联手抗敌之利。

“太史将军豪气干云!孙策确为劲敌,合则力强!”张任抱拳,果断应道,“我二人愿与将军同往广陵,会一会那‘小霸王’!”

“甚妙!”太史慈大喜,“得二位将军相助,破孙策必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间正道是沧桑之百万雄师

津青年

金主他承认爱我了吗

我最近有点穷

【石矶】,重生都市

江东逸民

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

量子叙事

秦世风云录

饺子面条火锅

修行诚可贵,师妹她要当邪修

不喝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