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对抗秦军,首战定胜负
小皇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对抗秦军,首战定胜负,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小皇龙,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真正的决战,还在后面。”
“但我们已经证明——我们,不是注定失败的人。”
他知道:
这场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
【胜仗之后:表面团结,暗流涌动】
蕲水一役后,赵信的义军不仅站稳脚跟,更成为抗秦阵营中最具实力的一支力量。然而,胜利的喜悦尚未散尽,新的危机已悄然逼近。来自江东的使者再次抵达铚县——这次是项梁亲笔书信:
“赵将军英勇善战,功勋卓着。”
“今楚地诸将皆愿共举义旗,合兵一处,共击暴秦。”
“愿以将军为左翼,我为右翼,直取咸阳。”
“共复楚国旧制。”
赵信看完信件,沉默良久。他并非不愿合作,但心中明白:
“项梁所言‘共复楚国’,实则是重建旧贵族统治。”
“而我所要的,是一场真正的变革。”
“不是换一个王,而是换一种天下。”
与此同时,濮阳豪族也送来厚礼,并提出:
愿意提供粮草与战马;
希望赵信承认其地方自治权;
并承诺支持赵信为“楚北盟主”。
赵信意识到:
“他们想利用我来对抗秦军。”
“却不希望我真正掌控全局。”
一场关于权力与未来的较量,在看似和平的谈判桌上悄然展开。
【联盟的本质:利益驱动,而非信仰统一】
赵信召集幕僚与将领们,在议事厅召开紧急会议。陈平率先发言:
“我们不能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
“所谓的联盟,不过是暂时的利益结合。”
“项梁想借我们的兵力扩张自己的影响力。”
“濮阳豪族则希望我们替他们挡住秦军,保全自身。”
“我们若不自立,终将成为棋子。”
吴广皱眉道:
“可如果我们现在就与他们翻脸,岂非四面树敌?”
“更何况,我们刚经历大战,元气未复。”
赵信缓缓说道:
“正因为刚打完仗,才更要果断决策。”
“犹豫只会让别人掌握主动。”
“我们要做的,不是依附谁。”
“而是让人不得不尊重我们。”
他决定采取三项措施:
拒绝加入项梁的联军体系,保持独立指挥权;
削减濮阳豪族的物资供应渠道,削弱其影响力;
加强情报部署,监视各方动态,防止背刺。
他还秘密召见影卫司负责人:
“从今天起,重点策反项梁部下的中层将领。”
“只要动摇他们的忠诚,就能瓦解他的号召力。”
【分道扬镳:正式宣布独立】
数日后,赵信发布《告将士书》,全文如下:
“诸位将士:”“我们曾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暴秦。”“但如今,有人欲以旧秩序取代新希望。”“有人欲以私利驱使正义之师。”“我们不愿做旧贵族的工具,也不愿沦为地方豪强的护院。”“我们只愿为天下苍生而战!”“因此,我在此宣布——”“赵信所部,自此独立成军!”“不再受任何一方节制!”“凡愿追随者,皆可为我军之士!”“凡愿归附者,皆可为我治下之民!”“此战,为自由而战!”“此路,为新生而行!”
全场肃然,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呼喊:
“赵将军万岁!”
“独立军必胜!”
“新天下,新秩序!”
这一宣言,震动整个中原。
【应对分裂:稳定内部,强化体制】
面对联盟破裂带来的动荡,赵信迅速采取多项举措稳固局势:
军事方面:
设立“中央军政署”,统管军队与政务;
成立“监察营”,严查内奸与叛徒;
加强虎豹营训练,提升战斗力。
政治方面:
发布《独立纲领》,明确新政方向;
设立“百姓议会”,吸纳基层代表参与治理;
推行“军政一体”,确保政策执行效率。
经济方面:
实施“土地均分令”,废除豪族特权;
鼓励民间工坊发展,制造武器与农具;
开通商路,恢复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
他还亲自巡视各地,与民众对话,倾听民意。一位老农激动地说:
“自从你来了,我们才有饭吃,有地种。”
“以前我们怕官府,现在我们敬将军。”
赵信微笑回应:
“我不是将军,我是你们的守护者。”
“我要的,是一个没有压迫的世界。”
【尾声:独立之路,虽远必行】
短短月余,赵信完成了从“起义军首领”到“独立政权缔造者”的蜕变。他的军队更加精锐,他的制度更加完善,他的信念更加坚定。而这一切,也让曾经的盟友感到不安。
项梁怒斥赵信“背信弃义”,宣称与其势不两立;
濮阳豪族停止支援,试图封锁补给线;
秦廷趁机挑拨离间,派出密使拉拢地方武装。
然而,赵信并未退缩。他站在铚县城头,望着远方的山河,低声说道:
“真正的强者,不是靠别人扶持。”
“而是靠自己站起来。”
“这条路,或许孤独。”
“但我相信——它值得走。”
他知道:
这场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