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湿婆之舞(4)
潇湘溪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3章 湿婆之舞(4),龙族:我路明非不做衰仔了,潇湘溪泽,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唐和芬格尔,通过EVA同步了所有资料。
一股暴戾的怒火从老唐胸腔深处猛地窜起,混合着对眼前这绝望现实的暴怒和对幕后黑手滔天的杀意。
老唐低吼一声,一拳狠狠砸在身边的垃圾山上,腐臭的汁液四溅。“妈的!这他妈算什么线索!芬狗!我们像两条野狗一样,就为了翻出这些…这些垃圾?!” 他熔金的火焰在眼中狂燃,几乎要喷薄而出。
芬格尔没有立刻回应。他疲惫地靠在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堆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孟买灰蒙蒙的天空。
饥饿和连日的折磨榨干了他最后一丝精力,连愤怒都显得奢侈。他摸索着,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同样油腻不堪的、巴掌大的硬皮笔记本和一支短得几乎捏不住的铅笔头。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手指因为脱力而微微颤抖,但眼神却在这一刻变得异常专注和冰冷。
他翻开笔记本,无视了纸张边缘的污渍,开始在上面歪歪扭扭地书写。铅笔划过粗糙的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
老唐发泄完怒火,喘着粗气,熔金的瞳孔扫过芬格尔。“废柴,写什么呢?遗书?” 他声音依旧沙哑,带着一丝不解。
芬格尔没有抬头,铅笔依旧在纸上快速移动。“记点东西。”他的声音异常平静,甚至有些空洞,仿佛刚才的虚弱和愤怒都是错觉。“这几天看到的,听到的。”
他一边写,一边低声地、条理清晰地叙述,像是在做一份冰冷的田野调查笔记:
“孟买,达拉维贫民窟核心区。 样本观察点:A7区垃圾分拣场周边。人口密度: 极高,目测超过每平方公里三十万人。
生存状态: 极端贫困,日均收入低于1美元国际贫困线比例保守估计超过85%。卫生条件: 无市政供水及排污系统,公共水龙头数量严重不足,污水横流,蚊蝇滋生,传染病(霍乱、伤寒、登革热)高发。
精神面貌: 普遍麻木,对‘消失’事件表现出习得性无助,归因于‘神意’或‘命运’。‘彩粉’(Gulal)渗透情况: 无处不在。观察记录:小型零售点(杂货铺、流动摊贩)共计数十处,位于主要通道及庙宇周边。散装小包装(50克、100克)为主,价格低廉(5-20卢比),品牌杂乱,包装简陋。
购买者:多为妇女儿童,用于日常小型宗教仪式或节日储备。无异常能量波动报告(注:设备灵敏度有限)。‘消失’人口特征: 青壮年为主(16-45岁),男女比例约7:3。社会关系薄弱,多为无固定职业者(日结劳工、拾荒者、小贩)。失踪前无明显异常行为报告(基于有限邻里访谈)。
关联性推测(高概率): 失踪与‘彩粉’大规模流通存在时空关联。‘彩粉’作为廉价节日必需品,是底层民众唯一能负担的‘奢侈品’及精神慰藉,成为污染投放的完美载体。失踪人口或其亲属多为彩粉购买者。结论: 污染网络已深度融入底层生态,清除难度:S级。”
老唐听着芬格尔用那种毫无感情的、近乎学术报告般的腔调描述着这片人间地狱,描述着那些消失的生命,只觉得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
他熔金的瞳孔死死盯着芬格尔那张蜡黄而平静的脸,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总是嬉皮笑脸、蹭吃蹭喝的废柴师兄。
芬格尔写完最后一句,停下笔,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他抬起头,迎上老唐惊疑不定的目光。
那双总是带着惫懒和玩世不恭的蓝灰色眼睛里,此刻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以及一种老唐从未见过的、冰冷的决断。
“老唐,”芬格尔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质感,“还记得我们之前跟的那个集装箱吗?mb-ph-08734。”
老唐一愣,熔金的瞳孔微缩:“记得,纳瓦谢瓦港出来的,目的地德里,伪装成塑料颗粒。雅尼运输的船。”
“雅尼运输,”芬格尔的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像是刀锋在锈铁上刮过,“我查了,它的母公司,是阿亚尔家族基金会全资控股。”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捻着油腻的笔记本边缘,“还有班加罗尔那个污染包装厂,最终受益人穿透三层壳公司,指向塔米尔·阿亚尔。德里那几个仓储点,土地权属文件上的名字虽然绕了七八个弯,但资金链的源头,还是阿亚尔。”
他猛地将笔记本合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在死寂的垃圾堆里格外刺耳。“所有线头,都他妈缠在这个阿亚尔身上了!婆罗门的高种姓,钱多得能填平印度洋,手眼通天!我们呢?两条在垃圾堆里刨食的野狗!靠翻垃圾、抓野猪活着!拿什么去碰他们?拿头撞吗?”
老唐沉默着,熔金的火焰在眼底无声翻腾。芬格尔说得没错,绝望如同这达拉维的垃圾山,沉甸甸地压下来。
芬格尔深吸一口气,那灼热恶臭的空气似乎给了他某种力量。他再次翻开笔记本,翻到最新一页,上面潦草地写着一个标题,字迹因为用力而几乎戳破纸背:
“行动提案:恒河之火”
他看着老唐,眼神锐利得如同手术刀:“常规调查已经走进死胡同。阿亚尔家族用金钱、权力和宗教织了一张天罗地网,把整个印度都裹在里面。我们就算找到一两个仓库,甚至端掉那个包装厂,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剩下的毒粉会像沙子一样,在洒红节那天,撒遍整个次大陆!”
他舔了舔干裂渗血的嘴唇,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冷酷:
“所以,我们需要一场火。一场足够大、足够乱、足够把一切都搅得天翻地覆的火!一场能把那些藏在角落里的毒粉,提前逼出来,暴露出来,甚至…烧掉一部分的火!”
老唐的呼吸一窒:“你…什么意思?”
“印度教和穆斯林,”芬格尔的声音冰冷得像西伯利亚的冻土,“在这片土地上斗了几百年。仇恨的干柴早就堆满了每一个角落,只差一颗火星。”他指着远处贫民窟边缘,那里隐约可见印度教小庙的尖顶和一座简陋清真寺的轮廓。“阿亚尔家族是婆罗门,是印度教神权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的毒粉,主要流通渠道在印度教社区,尤其是底层和那些由他们控制的庙宇周边。如果我们…在几个关键节点,制造几起‘恰到好处’的冲突呢?”
他语速加快,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冰锥:
“比如,一座印度教小庙的祭司,‘意外’发现他们的圣物被穆斯林玷污了…或者,一个穆斯林社区的水源,被‘证实’投入了亵渎其信仰的牛骨…不需要多大规模,但要足够刺激神经,足够引爆积累了几个世纪的怨气!一旦冲突起来,打砸抢烧是必然的!愤怒的人群会冲击对方社区的商铺、仓库、庙宇…而我们的目标,就是那些储存、销售彩粉的地方!”
芬格尔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计算光芒:“混乱中,那些彩粉仓库会被愤怒的民众当成异教徒的财产砸毁、焚烧!那些藏在庙宇仓库里、杂货铺角落里的毒粉,会被混在打砸的物品中毁掉!甚至,恐慌会蔓延,一些知道内情的小分销商,可能为了自保而偷偷销毁存货!这比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个个去找,效率高一百倍!一千倍!”
他猛地抬起头,熔金的瞳孔与芬格尔冰冷的视线在空中碰撞:
“这会死很多人!芬格尔!无辜的人!那些住在冲突区的人,那些小商贩…”
“我知道!”芬格尔粗暴地打断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压抑到极致的嘶吼,“你以为我不知道?!看看这里!看看达拉维!看看那些消失的人!拉吉夫!苏妮塔!阿米尔!他们就不无辜吗?!等到洒红节那天,死的就不是几百几千!是几百万!几千万!是整个印度!甚至全世界!我们还有选择吗?!”
他喘着粗气,蜡黄的脸上因为激动而泛起病态的潮红,眼神却固执而绝望地钉着老唐:“这是唯一能打乱他们部署,大面积破坏毒粉流通,为我们争取时间的办法!代价很大,但比起整个次大陆变成死侍巢穴,这是最小的代价!老唐,你告诉我,还有别的路吗?!”
老唐沉默了。达拉维的恶臭包裹着他,远处垃圾山上拾荒者渺小的身影在热浪中扭曲。芬格尔的话像一把生锈的钝刀,在他心上来回切割。理智在咆哮,告诉他这是饮鸩止渴,是魔鬼的交易。但眼前残酷的现实,那即将吞噬亿万生命的恐怖阴影,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任何声音,最终,只是极其缓慢地、沉重地摇了摇头。
芬格尔看着老唐的反应,眼中那疯狂的光芒渐渐褪去,只剩下深不见底的疲惫和一种令人心寒的平静。
他不再说话,只是低下头,重新拿起那支短小的铅笔,在“恒河之火”的标题下,开始一笔一划地补充细节。铅笔划过粗糙的纸面,沙沙作响,如同死神的低语,在孟买灼热绝望的空气中,刻下了一条通往地狱的路径。
女娲家天机室。冰冷的蓝光从四壁无数液晶板上流淌而下,将整个空间浸染得如同深海之渊。空气过滤系统发出单调的低吟,却驱不散那份沉甸甸的、近乎凝固的压抑。中央巨大的全息投影上,印度次大陆的地图如同一个巨大的溃疡,上面密布着代表污染彩粉仓储、流通节点的刺目红光,如同扩散的癌点。
昂热校长站在主控台前,银发在冷光下显得愈发肃然。他手中握着那根沉重的狮首手杖,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那是唯一能支撑他不倒下的东西。
施耐德教授站在他身侧,金属面罩隔绝了表情,只有那双露出的眼睛,锐利如鹰隼,死死盯着投影上每一个闪烁的光点,像在审视一场注定失败的战役部署。
副校长弗拉梅尔肥胖的身体靠在冰冷的合金墙壁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复杂的管线。
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两位教授眉头紧锁,脸上是挥之不去的忧虑和疲惫。
空气粘稠得如同水银。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无形的重量。
EVA清冷空灵的声音偶尔响起,汇报着某个新发现的仓储点坐标或运输路线,每一个音节都像冰块投入死水,激不起任何希望的涟漪,只加深了那份令人窒息的绝望。
“德里仓储集群新增节点,坐标:北纬28°42',东经77°06',规模评估:大型。关联运输车队已锁定,目的地覆盖北印度七大城市…” EVA的声音毫无波澜。
施耐德教授猛地一拳砸在控制台边缘,金属发出沉闷的巨响!“该死!没完没了!他们到底准备了多少?!”
曼施坦因痛苦地闭上眼:“常规渗透、定点清除…杯水车薪。时间…时间是最致命的毒药。”
就在这时,天机室角落,一个标注着“孟买-芬格尔”的特殊通讯频道指示灯,急促地闪烁起刺眼的红光,伴随着高频的蜂鸣。
“孟买接入。” EVA的声音依旧平静,“传输类型:加密文本报告。来源:芬格尔·冯·弗林斯。标题:‘恒河之火’行动提案概要及初步风险评估。”
“恒河之火?”古德里安下意识地重复,声音里带着一丝困惑和不安。
操作员迅速操作,报告内容被解密,直接投射到中央主屏下方一个独立的窗口。
冰冷的文字,带着芬格尔特有的、略带潦草却条理清晰的笔迹,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剖析着印度的宗教伤口:
【核心策略: 利用印度教与穆斯林社群间根深蒂固的历史矛盾及现实摩擦点,在关键区域(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制造可控的、具有高度传播性的冲突事件(目标:3-5起)。冲突烈度需精确控制至引发区域性骚乱及打砸抢烧行为(Level 3-4),避免大规模武装对抗(Level 5)。】
【预期目标:
物理摧毁: 利用骚乱中民众的破坏行为,摧毁位于冲突核心区及周边(尤其印度教社区控制)的彩粉仓储点、零售节点。预计初期摧毁率:15%-25%(基于仓储点位置暴露程度及冲突烈度)。
供应链恐慌: 制造广泛的社会恐慌,促使中小型分销商(尤其穆斯林背景或位于敏感地带)因惧怕损失及安全威胁,主动销毁或隐匿库存。预期影响库存:10%-30%。
信息干扰: 冲突引发的混乱与信息管制,将迫使阿亚尔家族调整其物流部署,暴露更多潜在运输路线及隐藏节点,为后续精准打击创造机会。
战略缓冲: 为全球范围彩粉拦截行动(方舟计划核心)争取至少72小时黄金窗口期。】
【风险评估:
平民伤亡(高): 冲突核心区及波及地带,预计直接伤亡(死+重伤)人数范围:150-500人\/起。间接影响(流离失所、经济损失)人数:5000-人\/起。
社会秩序崩坏(中高): 存在冲突升级为区域性教派仇杀风险(概率评估:35%)。需严密监控及预备快速干预小组(qRF)进行隔离。
暴露风险(中): 行动痕迹可能被阿亚尔家族反制部门或印度国家机器捕捉,导致我方潜伏人员暴露。
道德代价(极高): 主动点燃仇恨之火,违背秘党守护准则底线。】
【结论: 此为当前技术及资源约束下,唯一具备可行性(>50%)能大规模破坏污染彩粉流通网络、延缓灾难爆发、为方舟计划创造窗口期的战术选项。建议授权执行。】
报告的最后,是芬格尔那几乎力透纸背的签名。
死寂。
比之前更深沉、更令人窒息的死寂,瞬间吞噬了整个天机室。连EVA那全息影像中流淌的数据流,似乎都凝滞了一瞬。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钉在那份冰冷的报告上,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们的视网膜上,烫在他们的灵魂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