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中东路事件惊雷
于学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0章 中东路事件惊雷,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于学忠,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29年5月17日清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马迭尔宾馆二楼,留声机的铜喇叭里飘出沙哑的《伏尔加船夫曲》。
于学忠用银匙搅动着黑咖啡,杯底沉淀着未化的砂糖。窗外,一队苏联铁路警察踏着马靴走过,枪托上雕刻的镰刀锤子徽记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总司令,\"副官李振唐将电报压在糖罐下,\"苏方局长伊万诺夫今晨下令,全线停用中国员工。\"他手指点在译电文某处,\"特别注明——尤其是信号员和调度岗。\"
咖啡杯底磕在描金茶托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于学忠展开《东北边防军密令》,张学良的钢笔字力透纸背:\"苏联擅改铁路章程,实为侵我主权。着东路护路军即刻武装接管各要害站点。\"末尾一抹朱砂印,像滴凝固的血。
街对面面包房飘来列巴的焦香,俄罗斯老板娘正踮脚擦拭橱窗。于学忠突然眯起眼——玻璃反光里,两个戴鸭舌帽的男人在报刊亭旁反复翻看同一份《远东报》。
\"通知驻满二十八旅,\"他将方糖捏成齑粉,\"把咱们的铁路工人都换上军装。\"
五日后,奉天大帅府议事厅。檀木座钟的铜摆咔嗒作响,张学良抓起青花盖碗又重重砸下,碎瓷在波斯地毯上炸开青白色的花。
\"中东路是爹用命换来的!\"他扯开军装领口,露出锁骨上一道子弹疤痕,\"老毛子现在连调度权都要抢?\"
杨宇霆摩挲着翡翠扳指:\"莫斯科刚和德国签了《拉帕洛条约》,斯大林正缺个立威的靶子。\"他忽然用马鞭挑起地图,\"汉卿你看,苏联在远东有...\"
\"啪!\"
于学忠的佩剑鞘压住马鞭:\"杨总参议,咱们江防舰队的新炮艇上周刚试航。\"剑鞘上\"保境安民\"四字金漆蹭掉了半边。
窗外槐花被风卷进,落在《中俄协定》文本上。张学良突然冷笑:\"蒋介石答应给多少军饷?\"
\"二百万元。\"财务厅长颤声补充,\"但要等咱们收回铁路后...\"
\"放屁!\"少帅一脚踹翻茶几,烟灰缸滚到于学忠脚边,\"孝侯,你亲自去哈尔滨。记住——\"他抓起于学忠的佩剑,\"这次我要听见老毛子的军舰放炮!\"
7月12日黎明,同江码头薄雾弥漫。\"利绥号\"炮舰的甲板上,士兵们正用浸湿的棉被覆盖弹药箱。
\"苏联阿穆尔河舰队!\"了望哨的破锣嗓子撕裂晨雾。
于学忠的望远镜里,\"列宁号\"铁甲舰152毫米主炮正在转向,炮管上的霜花簌簌掉落。他猛地按下机枪手:\"隐蔽!\"
第一发炮弹掀起的江水暴雨般砸在甲板上。二等兵张阿贵(虚构)被气浪掀翻,怀里的全家福飘向燃烧的轮机舱。于学忠抓过无线电:\"各舰自由射击!瞄准水线带!\"
江面突然浮现密密麻麻的三角波纹——苏军鱼雷艇从芦苇丛杀出。\"利捷号\"舰长王孝芝(史实人物)的吼声混着静电传来:\"撞上去!不能让他们...\"
轰隆!
燃烧的残骸中,于学忠看见飘来的俄文报纸头条:《真理报》称这是\"中国军阀的挑衅\"。他吐出口中的血沫,夺过高射机枪对准俯冲的苏联侦察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