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肃清余波
于学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章 肃清余波,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于学忠,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报告!《盛京时报》社长赵xx潜逃,其住宅已查封,发现大量污蔑少帅、鼓吹‘满蒙独立’的反动文稿!”
“报告!锦州方向急电!杨宇霆部将孙xx闻讯,率骑兵一营叛逃,向山海关日军方向流窜!我追剿部队已出发!”
每一条信息都关乎生死,关乎稳定。于学忠目光如炬,在地图上快速标注,口中下达着一条条清晰而果断的命令:
“李xx严加看管,突击审讯!”
“张xx救活,撬开他的嘴!他知道兵工厂内部多少猫腻!”
“东大营参与骚动士兵,隔离审查,甄别首恶与胁从!”
“通缉赵xx!封锁所有出城通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命令追剿部队,务必全歼孙xx叛军!绝不能让一人一马逃入日军控制区!必要时,可请求驻守山海关的何柱国旅协助拦截!”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威严和冰冷的杀伐决断。副官李振唐飞快地记录着命令,并迅速传达下去。卫士长王勇则如同门神般守在指挥部门口,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腰间鬼头大刀的刀柄在灯光下泛着幽光。
这一夜,奉天城无眠。血腥的清洗在暗夜中有序而高效地进行着。当第一缕惨白的曙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投射在奉天城头那面猎猎作响的青天白日旗上时,帅府指挥部的电话铃声终于稀疏下来。
李振唐拿着一份汇总的报告,走到于学忠面前,声音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振奋:“司令,初步统计,按名单及关联线索,奉天城内共抓捕杨常余党及通敌嫌疑人三百七十六人,击毙顽抗者四十七人。锦州、山海关方向,孙xx叛军已被我追剿部队及何柱国旅合围于大凌河畔,激战半小时后,除孙xx及少数亲信被击毙外,余部三百余人全部缴械投降!杨宇霆在锦州、滦州的残余势力据点,已被当地驻军控制,首要分子正在缉拿中。城内秩序已基本恢复,谣言渐息。”
于学忠放下手中的红蓝铅笔,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夜未眠,精神高度紧张,此刻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他走到窗前,推开紧闭的窗户。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沫子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远处奉天城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渐清晰,街道上开始有了稀疏的行人和车马声,仿佛昨夜的腥风血雨只是一场噩梦。
“传令各部,”于学忠的声音依旧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加强警戒,防止反扑。被捕人员,严加甄别,深挖线索。务必肃清余毒,不留隐患。同时,晓谕军民:杨常伏诛,乃其勾结日寇、图谋叛乱、咎由自取!东北军上下,当同心戮力,拥护中央,保境安民!胆敢造谣生事、图谋不轨者,同此下场!”
“是!”李振唐肃然领命。
于学忠的目光投向窗外那面在寒风中招展的青天白日旗。他知道,杨常虽除,但流出的血需要时间凝固,造成的裂痕需要时间弥合。而东北真正的威胁,从来不在内部。他手按腰间那柄“断浪”宝刀冰冷的刀鞘,目光越过奉天城的屋脊,投向东南方向——那里,是南满铁路,是关东军虎视眈眈的兵营。白山黑水短暂的平静下,更大的风暴,正在海的那一边酝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