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兵工厂中论短长
于学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章 兵工厂中论短长,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于学忠,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阳兵工厂,这座由张作霖倾注巨资打造的庞然大物,矗立在浑河岸边。高大的烟囱喷吐着滚滚浓烟,机器的轰鸣声几里外可闻,空气中弥漫着钢铁、机油和火药混合的独特气味。这里是东北军的命脉所在,也是各方势力垂涎的焦点。
于学忠陪同钱大钧一行,在兵工厂总办米春霖的引导下,走进巨大的枪械生产车间。眼前景象蔚为壮观:长长的流水线上,零件流转,穿着工装的工人们专注地操作着机床,锉刀与钢铁摩擦发出刺耳的尖鸣,冲压机床发出沉闷的巨响。一支支崭新的辽十三式步枪的枪管、枪机、护木等部件逐渐成型、组装、检验。
“钱次长请看,此为我厂主力产品,仿德式毛瑟步枪,性能可靠,颇受部队欢迎。”米春霖指着流水线介绍道,语气中带着自豪,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深知南京方面对兵工厂的企图。
钱大钧饶有兴致地拿起一支刚下线的步枪,掂了掂分量,拉动枪栓,动作颇为内行。“嗯,做工扎实。月产量几何?原料供应可还顺畅?”
“全力开工,月产步枪可达两千五百支。”米春霖答道,“原料……主要依靠本溪之煤铁,以及部分进口特种钢材。若原料充足,产量尚有提升空间。”他没提进口渠道正日益受到日方挤压的困境。
钱大钧点点头,未置可否。一行人又来到炮弹装配车间。这里戒备更加森严,空气中火药味更浓。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黄澄澄的弹头与装有发射药的弹壳组装起来,制造着75mm山炮炮弹和82mm迫击炮弹。
“山炮、迫击炮为我军火力支柱,炮弹消耗巨大。”于学忠补充道,“兵工厂之存续,关乎前线将士能否持续作战。”
“理解,理解。”钱大钧应着,目光却被车间深处几台被帆布半遮盖着的大型精密机床吸引。“米总办,那些是?”
米春霖脸色微变,看了一眼于学忠。于学忠平静地接话:“哦,那是去年刚从德国进口的几台精密镗床和铣床,用于加工火炮身管和关键部件。目前还在调试阶段,尚未完全投入使用。”他轻描淡写,却点明了这是东北军提升技术实力的核心资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