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何应钦密令风波
于学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章 何应钦密令风波,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于学忠,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子夜时分的广化寺后殿,佛像前的长明灯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张自忠解开灰布长衫,露出腰间别着的两支勃朗宁:\"刚收到消息,何应钦已经同意日军在通州设立检查站。\"
香案后的阴影里,宋哲元正用匕首削着木棍,每削一下就说一个字:\"黄—郛—的—秘—书—昨—晚—去—了—天—津—日—租—界。\"木屑纷纷落在写满驻军番号的纸条上。
于学忠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份电文,火漆印已经被蒸汽熏开:\"这是今早截获的关东军密电,他们要求在停战协定里加入'取缔反日活动'条款。\"供桌上的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将电报纸上\"限期答复\"四个字照得触目惊心。
(5月31日,塘沽)
白河码头的晨雾中,日本军舰\"出云号\"的轮廓若隐若现。何应钦的代表熊斌在签完最后一个字时,钢笔尖竟划破了纸张——协定正文里\"中国军队撤至延庆、昌平、顺义一线\"的条款下方,日方代表冈村宁次又用红笔添了\"包括警察部队\"的备注。
当夜,于学忠独自登上正阳门城楼。东南方向隐约可见日军探照灯的光柱在云层间扫射,犹如一柄柄出鞘的武士刀。他忽然从怀中掏出那枚\"甲午海战纪念章\"——这是他父亲临终所赠——狠狠砸在雉堞上。金属与城砖碰撞的铮鸣声中,远处传来打更人嘶哑的梆子声:
\"平安——无事——\"
回到东四三条胡同的私宅,于学忠发现书房的门闩被人动过。掀开《申报》包裹的砚台,底下压着张炭笔素描:画中是喜峰口残存的炮台,几个士兵正将马克沁机枪埋进伪装好的地窖。画纸角落题着张自忠的笔迹:\"种子已藏好。\"
当他翻开日记本时,一枚带着体温的子弹从扉页滑落。窗外槐树沙沙作响,仿佛千万阵亡将士的絮语。钢笔尖在纸上悬停良久,最终洇开大团墨迹: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今日之耻,他日必以血洗!华北可失,人心不可失!只要一息尚存,抗战到底!”
合上日记本,他望向窗外的夜空,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